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琛岳

作品数:56 被引量:344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篇锆石
  • 10篇盆地
  • 9篇岩石
  • 8篇EBSD
  • 7篇地质
  • 7篇韧性剪切
  • 7篇年代学
  • 6篇造山带
  • 6篇韧性剪切带
  • 6篇山带
  • 6篇碎屑
  • 6篇中亚造山带
  • 6篇剪切带
  • 5篇杂岩
  • 5篇隆升
  • 5篇北缘
  • 5篇变质
  • 4篇碎屑锆石
  • 4篇组构
  • 4篇花岗质

机构

  • 55篇吉林大学
  • 10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国土资源部
  • 4篇沈阳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山东莱克工程...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长春黄金研究...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金日成综合大...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5篇梁琛岳
  • 28篇刘永江
  • 27篇温泉波
  • 23篇李伟民
  • 18篇赵英利
  • 11篇韩国卿
  • 10篇冯志强
  • 8篇郑常青
  • 8篇张丽
  • 6篇金巍
  • 6篇周建平
  • 6篇李婧
  • 6篇李伟
  • 4篇米晓楠
  • 3篇张丽
  • 2篇唐振兴
  • 2篇李伟民
  • 2篇赵立敏
  • 2篇吴琳娜
  • 2篇孟婧瑶

传媒

  • 9篇岩石学报
  • 9篇地球科学
  • 4篇世界地质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科技风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2015中国...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L型构造岩构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松辽盆地西缘与大兴安岭东缘的边界断裂带,又称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中亚造山带东段。断裂带呈NNE走向,沿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交界,一直向南延伸至河北省境内与平场-桑园大断裂相接,全长1200km。该断裂带传统认识上被认为是一条NNE向的大型正断层或拆离断层。目前对于断裂带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北段的嫩江断裂,但侧重区域地球物理方面,通过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深反射剖面研究确定了断裂带的走向、展布位置,及伸展拆离断层或大型低角度正断层的性质;其南段断裂带(红山-八里罕断裂)的研究,主要与喀喇沁隆起的形成时间、性质、演化阶段等方面相联系;然而对断裂带中段的嫩江-八里罕断裂的研究少有报道。近期,我们报导了嫩江-白令海断裂带岭下及白城地区发现的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并同断裂带南段的红山-八里罕断裂带楼子店地区进行系统的对比。通过对岭下地区韧性剪切带详细的野外调查、构造要素测量、显微构造研究、同构造变形岩石的有限应变分析、石英EBSD组构分析以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我们认为岭下韧性剪切带与楼子店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一致,证实了红山-八里罕断裂带至少可以向北延伸至中段岭下地区,其性质同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并具有相同的早期走滑时限(~130Ma)。本次,我们进一步对嫩江-白令海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地区韧性剪切带进行研究,通过对带内韧性变形岩石构造要素系统测量和统计、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其岩石类型属L型构造岩,具左行剪切特征。综合分析发现除构造岩的类型(岭下与楼子店地区发育S-L型构造岩),其余与岭下与楼子店地区韧性剪切带性质相同。另外,年代学表明L型花岗质岩石中发育的锆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梁琛岳温泉波赵英利
关键词:松辽盆地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西北缘韧性变形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记录了中国东部中生代克拉通减薄或燕山运动体制下的重要变质变形过程。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变形样式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笔者对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西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微观构造解析和石英EBSD组构分析。清晰地识别出两期韧性剪切变形事件,早期表现为右行韧性剪切变形,兼具水平走滑分量,石英和长石分别以GBM、BLG为主要显微变形机制,石英EBSD组构指示柱面滑移为主导滑移系,变形温度约为550~650℃;晚期为左行伸展剪切变形,石英颗粒以SGR为主要变形机制,EBSD组构以菱面滑移为主导滑移系,变形温度约为400~500℃,同时可识别出两期变形叠加的特点。强变形长英质糜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测试显示其结晶年龄为(157.4±1.6)Ma,代表区域晚侏罗世构造热事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两期韧性剪切变形时代限定于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分别与燕山运动多板块汇聚体制下伊泽那崎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和后撤有关。
曲姝玥梁琛岳郑常青郑常青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EBSD变形期次变形温度
黑龙江东部麻山地区麻山群变泥质岩石的变质作用特征:对佳木斯地块地壳演化的制约
杨岩梁琛岳郑常青
长春东南劝农山地区早二叠世范家屯组岩石变形组构及流变学特征
<正>韧性剪切带作为地壳深部广泛发育的具有塑性流变特征的面状应变带,通过对带内变形岩石及其两侧岩石内的矿物组合和变形特征的分析,对恢复岩石韧性剪切变形历史,认识深部地壳变形行为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劝农山地区位于长春市东南...
梁琛岳刘永江朱建江李伟民
文献传递
碎屑矿物年代对佳木斯隆起隆升时间的制约被引量:1
2011年
对佳木斯隆起周缘的勃利盆地和鸡西盆地中的早白垩世穆棱组和滴道组砂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碎屑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滴道组和穆棱组沉积时期,没有500Ma或大于500Ma的来自佳木斯地块基底的年龄纪录,暗示佳木斯隆起在早白垩世穆棱组沉积时期尚未隆起。黑龙江东部盆地群为统一的原型盆地,结合对该区白垩纪砂岩的矿物组成和砾石统计的研究成果,认为早白垩世末东山组沉积以后佳木斯隆起开始隆升,猴石沟组沉积时期佳木斯隆起已经隆升到一定高度并为其周缘盆地提供物源,同时随着佳木斯隆起的隆升,原来早白垩世的统一盆地遭到分割破坏,形成诸多相对独立的盆地。
温泉波刘永江刘兵韩国卿赵英利李伟梁琛岳
关键词:碎屑矿物
黑龙江省嫩江地区科洛杂岩隆升时代
科洛杂岩出露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兴安岭北段,构造解析指示其为—大型伸展滑脱构造,整体反映杂岩体向南东伸展滑脱的特征。依据杂岩体显微构造特征,推测科洛地区伸展滑脱变形带变形温度约300~450℃。滑脱带中变形花岗片麻岩样品中...
梁琛岳刘永江李伟韩国卿温泉波F.Neubauer
关键词:隆升滑脱构造变质核杂岩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隆起隆升历史的年代学证据
温泉波刘永江梁琛岳张丽米晓楠
漠河盆地西北缘漠河组逆冲推覆构造变形样式及时间--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启示
梁琛岳刘永江郑常青李伟民Franz Neubauer
地学相关专业“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4
2021年
“科技论文写作”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科研能力和外语写作能力培养。随着地质类相关专业对英文科技论文发表的需求增长,“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加强。文章针对该专业学生出现的问题,授课内容上增加英文内容比例,教学模式上突出写作技能训练,考核方式上多样化考核标准,开设学期相对提前,多方面的探索将为学生从事地学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郑琦梁琛岳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国东北地区蛇绿岩被引量:63
2019年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其所属微陆块的基底属性及拼贴位置、洋-陆转换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我们将东北地区微陆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增生地体、松嫩-锡林浩特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同时综述了东北地区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的时空分布、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新资料,讨论了其构造背景及俯冲-增生过程。东北地区增生造山不仅涉及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还可能与泛大洋有关,包括早奥陶世-晚三叠世古亚洲洋主洋盆及古亚洲洋分支--新元古代-晚寒武世新林-喜桂图洋、早寒武世-晚石炭世嫩江洋、新元古代-晚志留世黑龙江洋和晚二叠世-中侏罗世牡丹江洋的演化。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初,东北地区古亚洲洋分支洋盆全部闭合,所有微陆块完成聚合形成统一的东北陆块群。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时期,古亚洲洋主洋盆沿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带自西向东从早到晚以剪刀式最终闭合,完成东北陆块群与华北板块的拼接。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启动,东北地区进入古太平洋俯冲增生构造体系。
刘永江冯志强蒋立伟金巍李伟民关庆彬温泉波梁琛岳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蛇绿岩古亚洲洋俯冲增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