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波
- 作品数:4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余绍宋与近代中国画学——以《画法要录》为例被引量:1
- 2006年
- 余绍宋(1883——1949),字越园,浙江龙游人,其成就博及史学、法学、方志学、目录学、书画学、金石学等研究领域,是近代“全才型”的学者。一生勤于治学的他,著述甚丰,仅与书画有关的著作即达十余种,其中《书画书录解题》是我国第一部书画类著作的专科目录,基本包括了中国历代有关书画艺术、书画理论的重要著作,备受学界推崇。本文旨在通过对余绍宋1926出版之《画法要录》的考察,审视其画学观,并藉以一窥中国古代画学向近代画学转型与演变的特点。
- 毛建波
- 关键词:余绍宋画学画法专科目录书画理论
- 品读田林海的山水世界被引量:1
- 2019年
- 以现代日渐细密的专业划分角度看,九里山人田林海似乎不属于专业画家。从他的履历表看,自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他起初任职文化馆,随后成为中央企业的领导,最后调入山东美术出版社,任编辑室主任直至退休,能用于中国画创作的大块时间并不多,好在中国画创作精进的过程中,既强调技法能力,更强调作者艺术素养、人生经历、文化积淀等综合因素。
- 毛建波
- 关键词:林海中国画创作山水品读编辑室主任
- 高简纯净、浑朴静穆——顾生岳艺术论被引量:2
- 2012年
- 2012年9月15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老教授顾生岳先生遽然离世,中国人物画坛又失去一位骁将。顾先生是20世纪风靡全国的“浙派人物画”五位开山之一,他以用笔洗练、形神兼备的速写和古朴凝重、高简大气的工笔人物画闻名艺坛,成为几代学子学习、效法的对象。
- 毛建波
- 关键词:艺术论静穆中国人物画浙派人物画
- 加强高等艺术院校文学教学之我见
- 1997年
- 1996年5月底,笔者借全国高等艺术学院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三次教学研讨会在广西艺术学院召开之机,编制了《高等艺术院校文学教学调查表》分发与会代表,会后又寄发未能到会的同行,试图以调查摸底、量化分析的形式,对现今艺术院校文学教学的情况作一全面的检阅。这一举措,受到同仁的赞许和大力配合,他们对表中所列问题进行了详细、如实的填写,提供了大量的客观材料,通过对调查表的综合分析,再结合会议讨论时的有关话题,本文试对艺术院校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番探讨,提供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 毛建波
- 关键词:文学教学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专业外国文学调查表大学语文
- 斯艺长存——吴山明美术馆开馆座谈会侧记
- 2021年
- 日前,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吴山明美术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钱塘江畔,六和塔旁,外观古色古香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吴山明美术馆正式开馆。开馆特展"赤子之心——吴山明捐赠作品展"分"高格写魂"、"墨意文心"、"蔼然师者"、"赤子人生"四大板块,展出了包括早期《小菊》《傣家少女》《饱经风霜的老人》、中期《农家》《风雪牧牛人》和晚年耗时两年完成的12幅大型组画创作《香格里拉》与《知白守黑——黄宾虹像》《麟凤之象》等力作,立体展现了吴山明先生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
- 毛建波
- 关键词:开馆仪式美术馆
- 人文化天工——一次关于工笔画的对话
- 2005年
- 毛建波:(以下简称“毛”)2005年5月28日,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恒庐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浙江省首届工笔画邀请展”,这次工笔画展最初是在恒庐美术馆开馆之际举行的座谈会上,由宋宗元、杜曼华等几位老先生倡议发起的,我参与了具体策划。这次展览包括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块,主要以人物和花鸟为主。虽然不能说群贤毕至,老少成集,但可以说基本上代表了浙江工笔画的现状。参展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是浙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 毛建波张伟民祝平凡
- 关键词:工笔画画展美术创作
- 余绍宋(1883—1949):传统绘画及画学的近代转型
- 余绍宋 (1883-1949),浙江龙游人,字越园,他“学与位俱显,才与艺兼长”,在法学、方志学、目录学、书画、书画理论、鉴赏等方面皆有建树,是近代“全才型”的学者。在以往的近代美术史研究中,研究者的目光更多关注的是在艺...
- 毛建波
- 关键词:余绍宋近代绘画书画目录
- 贯休《十六罗汉图》的创作背景与图式价值被引量:3
- 2004年
- 西岳高僧名贯休,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帧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忽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窣窣豪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骨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
- 毛建波
- 关键词:贯休《宣和画谱》吴道子
- 何者为先——任伯年对当代人物画的启示
- 2003年
- 在任伯年研究中,许多学者关注于任氏曾学过西式素描、水彩画一事,并强调对其国画创作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梳理任氏艺术历程,认为在接触西方绘画之前,任氏业已于传统绘画领域筑基颇深,成果卓著,故而其绘画基础仍是传统绘画,西方绘画对其影响不仅极为有限,而且是为我所用式的,能有机地吸收合理因素融入传统绘画图式中,而无生硬结合之累。基于此,本文反思当代人物画教学先从西式素描入手,课时量很大,学生先确立了西方绘画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方式,在真正接触传统绘画时无以自拔,力不从心,只能用中国的笔墨纸砚去模拟西式素描的效果。本文希望中国人物画教学尽快走出这一误区,先以传统人物画奠基,深入挖掘传统人物画的内涵与技法,再适当吸收西画的合理成分,复兴中国人物画。
- 毛建波
- 关键词:任伯年人物画
- 东皋雅集坚守的方式与意义
- 2020年
- 雅集是中国文化人历史悠久的交流方式,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或悠游山林,或跻身书斋,或吟诗唱和,或濡墨挥毫,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历史上,从二千二百年前梁孝王刘武组织的梁苑之游,到西晋豪族石崇的金谷园雅集,从催生《兰亭集序》的修褉事,到产生《滕王阁赋》的洪都诗会,历代雅集活动层出不穷,硕果累累,成为令后世文人墨客钦羡、追慕、仿效的文坛佳话。
- 毛建波
- 关键词:《兰亭集序》雅集中国文化史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