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强
-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10—2019年重庆市渝中区脑卒中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脑卒中死亡率趋势变化,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科学建议。方法2010—2019年重庆市渝中区脑卒中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进行疾病分类。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和构成比。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结果2010年与2019年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58.49/10万与55.30/10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脑卒中标化死亡率由2010年的50.00/10万下降至2019年的35.35/10万,APC=-4.21%,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3.10,P<0.05)。2010—2019年女性脑卒中标化死亡率以年均4.40%的速度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则保持稳定(P>0.05)。2015年和2019年男性脑卒中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以脑内出血和脑梗死为主。脑卒中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45~54、55~64、75~84及≥85岁年龄组脑卒中死亡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8.33%、-7.13%、-7.78%和-5.54%,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重庆市渝中区脑卒中死亡率较低,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仍是脑卒中防治的重点人群。
- 张雍汤洪秀周琦汪强
- 关键词:脑卒中死亡率
- 重庆市主城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重庆市渝中区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死因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分析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截缩率、累积率等指标,并与全国和历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渝中区居民恶性肿瘤2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5.28/10万和78.84/10万,截缩率和累积率分别为126.29/10万和11.24%;是总死亡原因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亡的23.13%。居前5住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5.20/10万和52.03/10万,男性标化率明显高于女性(u=10.73,P〈0.01)。肺癌是重庆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的首要死因,它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7.17%,是第2位死因肝癌的2.59倍。渝中区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该区全国第2次死因调查(1990~1992年)的173.85/10万比较有所下降,主要恶性肿瘤肺癌的死亡率低于第2次死因调查的58.74/10万,低于1991~2000年间的63.44/10万。结论重庆市主城居民以肺癌为主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可能与环境污染治理等措施初见成效有关,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是制订相关策略和措施的依据,也是进行评估的基础。
- 毛德强冯连贵潘传波汪新丽汪强张春华苏培学李洪
- 关键词: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
- 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实践对策研究
- 2024年
- 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专业实践不够重视、实践时间短、应急能力不高、理论联系实际不紧密等问题。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未来公共卫生人才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提出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延长专业实践时间、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学习质量的考核指标和质量评价体系、高校和基地联动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同时,过程指导突出“6个细”,着力提升专业实践质量和实践效果,培养符合新形势发展需求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 沈倩倩王佳汪强
- 重庆市某区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中小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获得重庆市某区8所中小学校的2144名学生,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特征和相关因素、传染病相关知识、健康行为、知识获取途径和需求。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庆市某区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8.70%,男生、女生的知晓率分别为67.15%、70.05%;小学生、中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67.07%、70.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小学生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为69.54%,男生、女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09%、70.32%,小学生、中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2.99%、6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学段、女生、户籍为城镇的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率高,户籍为城镇、非独生子女、低学段、家庭人口数较少的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形成的好。结论重庆市某区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较低,相关健康行为有待提高,应针对性地开展干预,重点关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
- 孙振兴张科曾艺汪强
- 关键词:传染病防控知识影响因素
- 重庆市渝中区2013年—2016年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及流感疫情情况分析
- 目的分析重庆市渝中区2013年—2016年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及同期渝中区流感疫情情况,掌握区域内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为渝中区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流感病毒检测,...
- 张科汪强曾艺李向东杨慧
-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哨点监测疫情分析
- 重庆市渝中区2011-2012年2所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重庆市渝中区流行性感冒(流感)哨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流感防控工作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2所流感哨点监测医院对重庆市渝中区2011~2012年流感样病例(ILI)进行监测,对部分ILI采集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2所哨点监测医院监测ILl分别占监测诊室病例总数的0.45%(2193/491231)、2.44%(12742/521876)。监测的ILI比例儿童高于成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岁以下ILI占85.53%(12774/14935)。2个监测年度A、B型标本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年和2012年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40%(106/855)和19.22%(248/1290),2012年阳性栓出率高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是重点防控人群,优势毒株会交替出现,特别是每年2—3月份是毒株更替时期。应对学校、幼儿园的疫情进行重点关注。
- 汪强李向东彭焱曾艺
-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哨点监测
- 重庆市渝中区2013—2016年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庆市渝中区2013—2016年流感哨点监测结果,掌握区域内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为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渝中区2家流感哨点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分析渝中区ILI时间和年龄分布、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流感病毒亚型时间分布及流行性感冒疫情情况。结果 2013—2016年,渝中区流感哨点监测医院共监测门诊就诊人数4 250 121例,其中ILI 40 832例。渝中区15岁以下人群是ILI的主要人群,约占76.38%。2013—2016年,渝中区流感哨点监测医院共检测ILI标本7 228份,检出阳性964份,阳性率为13.34%,不同年份之间流感亚型交替流行,2013年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以新甲型H1型为主,2014—2016年均以季节性H3型为主。渝中区流感疫情病毒分型情况与流感哨点监测结果相似。结论 2013—2016年,渝中区流感流行整体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的重点防控人群,优势毒株会交替出现,应重点关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的流感疫情发生情况。
- 张科汪强曾艺李向东杨慧
- 关键词:流感哨点监测传染病控制病原学
- 儿童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2010—2016年重庆市渝中区儿童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该地区儿童重型乙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渝中区2010—2016年的儿童乙脑患者的基本特征、分型及其差异性、乙脑病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乙脑发病特征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重型乙脑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渝中区在此期间共报告儿童乙脑病例725例,主要为幼托儿童,其中重型344例(47.45%)。人群分布、诊断型别、是否住院、发病前25 d是否有外出史、头痛、精神萎靡、烦躁、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肌张力增强等18个因素在非重型组与重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惊厥(P<0.000 1,OR:2.876~8.237)、意识障碍(P=0.013,OR:1.109~2.436)、脑膜刺激征(P=0.000 5,OR:1.350~2.963)、病理反射肌张力增强(P=0.000 4,OR:1.377~3.023)的乙脑患儿更易发展为重型乙脑。结论儿童重型乙脑病情重、发展较快,因此临床医生在接诊儿童乙脑患者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避免轻型乙脑患者发展为重型。
- 陈磊曾艺陈先刚汪强
- 关键词: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影响因素
- 某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艾滋病认知及高危性行为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医学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艾滋病认知及高危性行为相关情况,为特定人群针对性地进行防艾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编制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某医科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在校硕士研究生1004名,平均年龄(24.56±2.985)岁,女性占72.91%(732名);艾滋病知识及格率83.57%(839名),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9,P=0.005);月生活费高于3000元者及男性对一夜情、商业性行为赞成率更高;男性对自慰、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的赞成率均高于女性;43.13%(433名)的被调查者发生过性行为,其中高危性行为占比53.58%(232/4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性行为与性别比值比(OR)=1.607,95%可信区间(CI:1.075~2.403)、月生活费(OR=1.555,95%CI:1.247~1.941)相关。结论被调查硕士研究生群体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良好,但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尤其是男性和经济收入较好者更为突出。
- 徐畅许红朱贤刘城璐曾艺汪强张臻
- 关键词:艾滋病认知硕士研究生高危性行为
- 2012—2019年重庆市渝中区居民脑卒中疾病负担及趋势分析
- 目的分析重庆市渝中区脑卒中疾病负担趋势变化,为脑卒中防控提供科学建议。方法 2012—2019年重庆市渝中区常住居民脑卒中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采用SPSS 19.0分析脑卒中发...
- 汤洪秀汪强周琦凌瑜双张雍
- 关键词:脑卒中疾病负担伤残调整生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