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鑫
- 作品数:53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ACE联合自身免疫细胞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术前经皮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自身免疫细胞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Ⅰb2期~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65例。治疗组32例,术前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置管,将导管超选择至子宫动脉,行双侧子宫动脉TACE术,TACE术后1~2周采用同样方法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自身免疫细胞[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自身免疫细胞];对照组33例,术前接受静脉化疗。两组分别于上述治疗结束后第10~14天评价疗效(近期疗效),并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进行组织学评价。分别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结束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为53.13%(17/32)、有效率为84.38%(27/32),对照组分别为45.45%(13/33)、73.73%(24/33),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78.13%(25/32),对照组为39.39%(13/33),两组相比,P〈0.01。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相比,P均〈0.01。结论术前TACE联合自身免疫细胞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近期疗效明显,提高肿瘤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沈国鑫庾君毅朱月华刘军权史跃
- 关键词:宫颈癌
- 骨盆开放骨折大出血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5例
- 1999年
- 夏增兵马锁坤吴水培李强沈国鑫
- 关键词:骨盆骨折开放性骨折大出血栓塞治疗
- 骨血管瘤32例综合报道被引量:12
- 1992年
- 本文综合报告了经病理证实的骨血管瘤32例,其中脊柱9例,长管状骨8例,头颅骨5例,肋骨和短管状骨各4例,膑骨1例,跟骨1例。分别论述了不同部位的血管瘤的临床X 线表现的特点,重点讨论了骨血管瘤的发病情况和产生X 线征象的病理基础.
- 姜兆侯于昭礼赵鹏普魏若林张书盛彭英政池印章宋国余曾海珊房学勤刘洪张成伍姚中强沈国鑫柳祥庭陈凡张汉卿
- 关键词:骨血管瘤X线
- 无水酒精加钢丝圈作精索静脉曲张的栓塞疗法
- 1993年
- 1990年初以来,我们采用经皮无水酒精加钢丝圈作精索静脉曲张的栓塞疗法,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费科与方法 1990年1月~1991年12月,对门诊18例年龄在23~38岁,平均26岁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精索静脉造影。15例为单侧性,均在左侧,3例为双侧性。其中10例有不育史。操作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氏法,经皮穿刺股静脉,将6.5~7.0F限镜蛇导管送入肾静脉内,并进行造影,观察肾静脉有无变异,观察精索静脉开口及有无逆流。然后将导管超选择插入精索静脉内,在直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进4~6cm,用60%泛影葡胺10ml,在Valsalva动作时手推逆行造影快速点片两张。
- 沈国鑫徐友平巴火明赵文明吴根和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栓塞疗法无水酒精钢丝圈
- 3.0T磁共振M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价值,了解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MRA表现、好发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4—2013-02我院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畸形好发部位、类型及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22例均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扫描,再将原始图像经AW4.5工作站采用MIP及VR两种方法进行血管重组,并对血管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中,单发19例,多发3例,共25处。其中19例单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6例,位于前交通动脉区3例,位于大脑前动脉10例;3例多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左椎动脉颅内段及左大脑前动脉1例,位于基底动脉及前交通动脉1例。22例中合并其他颅内血管性病变者20例(90.9%),双侧动脉对比一侧优势者16例,伴AVM 1例,永存三叉动脉1例,大脑前动脉A1段缺失8例,血管狭窄2例。结论 3.0T磁共振MR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及合并颅内其他血管病变,是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首选、有效、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
- 胡海华沈国鑫唐杰瞿恒娟叶永强余景武陈静
- 关键词:颅内动脉MRA
- CO_2造影技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骨盆骨折大出血来势凶猛,外科止血难度大.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的主要死因,病死率约50.00%~60.00%[1].当前,介入栓塞术被认为是骨盆骨折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2-3],其中采用传统碘剂作为对比剂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临床应用广泛,
- 余景武苏佩华沈国鑫唐杰蔡雅娟
- 关键词:骨盆骨折介入栓塞治疗大出血造影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单层螺旋CT诊断烧伤合并肺动脉栓塞一例被引量:2
- 2011年
- 患者男,60岁。因"开水烫伤左上肢及双下肢伴疼痛17h"入院;查体见皮肤创面红肿,散在水疱。心率86次/min,体温37.3℃,血压130/65mm Hg,呼吸18次/min,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患者烫伤以来一直给予抗炎治疗,卧床休息,腰麻下行植皮手术5d突发胸闷、恶心、呕吐3次,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氧分压77.9mm Hg;白细胞16.5×109/L;呕吐后症状有所缓解,给予吸氧、防止应激性溃疡等对症处理;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 胡海华沈国鑫
- 关键词: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烧伤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示应激性溃疡
- MSCT对隐形骨折及骨折术前、术后的评价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骨折术前及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9例不同部位骨折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影像特点: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在骨折术前及术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MPR、MIP及VR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折术前及术后的细节。并能直观的显示骨折术后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是骨折术前及术后的重要检查方法。
- 叶永强沈国鑫张孝军
- 关键词: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胃前壁双对比造影技术的改进
- 1994年
- 胃前壁双对比造影技术的改进沈国鑫自1989年12月~1990年4月,我们在传统胃前壁双对比造影术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钡液,在技术上作了一些改良,经过450例的应用,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术前准备1.患者常规禁食,个别患者给...
- 沈国鑫
- 关键词:胃疾病胃前壁造影剂造影术X线诊断
- 3.0T磁共振M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颅内动脉成窗畸形MRA表现、好发部位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共22例颅内动脉成窗畸形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畸形好发部位...
- 胡海华沈国鑫唐杰瞿恒娟叶永强余景武陈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