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义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参麦制剂对肺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及比较单纯介入化疗和中药参麦制剂联合介入化疗对晚期肺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肺癌病人分成单纯介入化疗组和介入化疗加中药参麦组,两组均用两个疗程介入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介入化疗加参麦组病人在治疗后CD3+及NK均有较大提高,并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较治疗前增高(t=1.795)。单纯介入化疗组在治疗前后CD3+、NK无明显变化,CD4+/CD8+下降。结论:中药参麦制剂能改善晚期肺癌病人的免疫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寿伟臻刘嘉湘沈德义李炯俞启泉包琪
- 关键词:肺癌参麦制剂肺动脉介入化疗
- 血清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75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采用ELISA法、同位素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细胞角质蛋白 19片段 (CYFRA2 1 1)、α1微球蛋白(α1MG)、癌胚抗原 (CEA)和糖类抗原 (CA12 5)。结果 VEGF、CYFRA2 1 1、α1MG阳性率显著高于CEA和CA12 5(P <0 .0 1)。腺癌CEA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癌 (P <0 .0 5 ) ,另 4项标记物在腺癌与鳞癌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VEGF、CYFRA2 1 1、CA12 5阳性率肺癌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 (P <0 .0 1、P <0 .0 5 ) ,α1MG和CE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1~ 5项标记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0 %、93.3%、 6 4 .0 %、 30 .7%和 9.3%。结论 VEGF、CYFRA2 1 1和CA12 5可作为NSCLC是否转移和预后是否良好的预测指标 ,α1MG和CEA不能预测肺癌的转移和预后 ,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沈德义李炯俞杞泉
-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记物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诊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血清CA125检测在肺癌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了解血清 CA12 5水平在原发性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健康人、6 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30例未经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血清 CA12 5测定。结果 :CA12 5平均浓度在肺癌患者中为 (76 .9± 118.37)× 10 3U/ L。在肺良性病变中为 (2 2 .5 2± 2 2 .5 5 )× 10 3U/ L,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在健康人群中 CA12 5平均浓度为 (2 .6 5± 3.2 9)× 10 3U/ L。以 6 0× 10 3U/ L 为临界值 ,肺癌组与正常组比较 :敏感性为 34.6 %、特异性为 10 0 %、阳性预测值 10 0 %、阴性预测值 37%、正确性 5 2 .8%。肺癌组与肺良性病变组比较上述值分别为34.6 %、92 .19%、90 %、40 .97%、5 3.6 %。本组资料中几乎所有 CA12 5水平升高肺癌患者都是晚期 (4 3/ 45 ) ,其生存率明显低于 CA12 5水平正常的肺癌患者 ,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结论 :血清 CA12 5是一个显示疾病程度的指标 。
- 寿伟臻张嗣博沈德义沈敏祺李炯
- 关键词:肺癌CA125预后
- sCD_(44V6)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CD44V6(sCD44V6)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30名正常人sCD44V6浓度。结果正常人sCD44V6浓度显著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1)。鳞癌与腺癌患者sCD44V6浓度差异无显著性。sCD44V6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CD44V6是一较好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 李炯沈德义沈敏祺
- 关键词: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黏附分子
- 肺癌,综合治疗效果好
- 2004年
- 肺癌有多种治疗方法,首选的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切除。从治疗的效果来看,目前以手术切除疗效最佳。但是,当确诊为肺癌时,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仅占20%~30%,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当然,具有手术条件的肺癌病人不应放弃手术治疗机会。
- 沈德义
- 关键词:肺癌肿瘤切除术生活质量手术方式介入化疗
-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长期生存因素的探讨(附1056例分析)
- 1999年
- 总结我院1959年—1986年1056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探讨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893例,女性16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6岁。1.2组织类型鳞癌605例(57.3%),腺癌364...
- 沈德义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
-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
- 1997年
-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远期疗效沈德义自1983年至1989年期间,80例经手术切除,并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032上海市宛平南路725号)作相应胸内淋巴结清扫,病理证实,并按照UICC-P-TNM分期法(1986年)...
- 沈德义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肿瘤化学疗法
- 非小细胞肺癌P-TNM分期法修改前后疗效对比(附1056例分析)
- 1999年
- 沈德义裴广廷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85例小细胞肺癌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自1959年—1986年间我们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85例,其中手术切除71例,除6例外均得到随访。现就影响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76例,女性9例。年龄21岁~69岁,平均年龄51.72岁。<50岁24例占28...
- 寿伟臻张嗣博沈德义
- 关键词:肺癌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疗效
- 血清sCD_(44v6)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_(44v6)(sCD_(44v6))检测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5例肺癌患者和30名正常健康者(正常组)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定量法检测sCD_(44v6)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CD_(44v6)含量为(314.77±84.83)ng/ml,显著高于正常组(101.10±9.18)ng/ml(P<0.000)。肺癌患者根治术后血清sCD_(44v6)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0);化疗后血清sCD_(44v6)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00)。早期(Ⅰ期+Ⅱ期)肺癌患者血清sCD_(44v6)显著低于晚期(Ⅲ期+Ⅳ期)患者(P<0.01)。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患者血清sCD_(44v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CD_(44v6)检测在肺癌的辅助诊断、手术疗效和化疗疗效以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沈德义俞杞泉包祺
- 关键词:肺肿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