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凌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烧伤
  • 5篇病人
  • 3篇伤病
  • 3篇烧伤病人
  • 2篇实习教学
  • 2篇实习教学质量
  • 2篇临床护理
  • 2篇临床实习教学
  • 2篇临床实习教学...
  • 2篇教学质量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教学
  • 2篇大面积烧伤
  • 1篇悬浮床
  • 1篇悬浮床治疗
  • 1篇严重烧伤
  • 1篇严重烧伤病人
  • 1篇营养支持
  • 1篇用药

机构

  • 10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10篇潘凌燕
  • 1篇吴红梅
  • 1篇宫莉
  • 1篇仲红梅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天津护理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首届《中华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伤科病区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烧伤科病区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经验。方法病区内成立药品护理管理小组;查找临床护理用药安全隐患;规范使用各类药品标识和警示标识;配合药剂科完善与落实各类药品管理制度;制定病区药品管理的检查表和考核扣分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制定并落实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培训与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流程。结果用药差错及缺陷发生率.药物过期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可以使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潘凌燕宫莉吴红梅
关键词:临床用药护理安全
分组救护在成批烧伤病人救护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分析分组救护管理模式在成批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烧伤科2008—2010年收治成批烧伤患者,共5批36例。采用了分组救护的护理模式,经过分流、防错、集中等模式后,在统一安排、分组管理的救护中,使患者获得了及时的救治。结果 34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在1周后死亡,平均抢救成功率为94.4%。结论分组救护模式能够优化管理,加强救护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是成功的护理模式。
潘凌燕
关键词:烧伤急救护理
应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0年 6月~2013年 6月之间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住院治疗期间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本院加强悬浮床环境护理、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心理护理,高渗性脱水预防护理及悬浮床管理等护理措施,最终治愈 46例,其余 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经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达到92.0%.结论 采用悬浮床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治疗,配合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应进一步加强悬浮床应用及其护理.
潘凌燕
关键词:悬浮床大面积烧伤护理
严重烧伤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烧伤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中60例采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加强对病人的营养支持,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营养状况、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烧伤病人的早期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其抵抗力,促进恢复。
潘凌燕
关键词:严重烧伤营养支持护理
护理行为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6年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规则和要求,需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就护理病历书写,履行患者合法的权益,规范护理的技术操作等护理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危险因素,其目的是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潘凌燕
关键词:护理工作护士病人关系护理纠纷
运用目标教学法 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是走向社会的开始,是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临床实习历年来是以实习大纲为指导,由于实习大纲多由护生所在院校制定,要求较笼统,实习各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且无时效控制,...
潘凌燕
文献传递
运用目标教学法 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被引量:2
2002年
该文介绍了目标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实习中的运用,在临床实习中通过对目标对象评估、教学目标制订,采用多种方法实施教学目标和进行教学目标的评价,突出了临床教学目的性,三级教学网络的建立键全,使环环相扣的目标教学法得以顺利进行,加强了临床教学的管理力度,目标教学法注重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潘凌燕
关键词:目标教学教学质量
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护理风险管理被引量:3
2009年
为加强外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本文从分析外科住院患者在术前、术后阶段、出院阶段实施健康教育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入手,提出了规避护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对策,即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制订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掌握沟通技巧,达到规范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行为,促进外科住院患者掌握有关健康知识,减少护理纠纷的目的。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将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外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护理风险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凌燕仲红梅
关键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风险管理
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气道灌洗效果观察与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气道灌洗的效果。[方法]对32例头面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实施气管切开病人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并给予吸痰护理及气管切开护理,监测气道灌洗前后吸出痰液的性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pH值。[结果]气道灌洗后病人的心率及呼吸频率明显减缓;SpO2与PaO2值明显上升,动脉血pH值明显下降,与气道灌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给予气道灌洗可明显改善低氧血症、发绀及呼吸窘迫等状况。
潘凌燕
关键词:头面部烧伤重度吸入性损伤气道灌洗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方法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65例,将2010年12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0例),将2011年1月后入院的患者设为研究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采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估心理状态。采用卡式评价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患者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潘凌燕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重度烧伤临床护理整体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