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清
- 作品数:42 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果实类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标本的一种制作方法。本发明适用于果皮较为坚硬的果实,如柑橘类包括柑橘、柠檬和金桔等果实,瓜果类包括南瓜、冬瓜和哈密瓜等果实的病害标本制作。所述制作方法将果皮较为坚硬的且发生典型病害症状后的果实经保色、刮...
- 李永刚潘春清张艳菊高杨
- 文献传递
- 西葫芦褐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被引量:3
- 2014年
- 西葫芦褐腐病已成为保护地西葫芦的重要病害之一,2012年课题组首次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现该病害,文章具体介绍了西葫芦褐腐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物、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对西葫芦的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 潘春清高红秀高黎力张艳菊
- 关键词:西葫芦褐腐病
- 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1%申嗪霉素悬乳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2%宁南霉素次之,5%井冈霉素水剂最弱。
- 王中业张俊华奚启新杨明秀潘春清
- 关键词:生物杀菌剂毒力测定
- 开放实验室的形式与管理被引量:4
- 2014年
- 国内高校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日趋加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的方面越来越重视,投入也是逐年增加,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是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实验室的开放正是迎合了教学改革的需求,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高红秀潘春清李晶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中国梦 知识女性梦——试论中国知识女性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被引量:1
- 2013年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破体制壁垒,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就目前我国知识女性退休年龄体制存在的壁垒进行分析,试图提出适当延长知识女性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目的是使中国知识女性为加速实现中国梦发挥出更大的正能量。
- 潘春清张艳菊文景芝张翀伟
- 关键词:知识女性延长退休年龄弹性退休
- 一种大豆根腐病菌尖镰孢单孢株分离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根腐病菌尖镰孢单孢株分离的方法。本发明是针对大豆尖镰孢分生孢子小,颜色浅,不容易分离,提供了一种大豆根腐病菌尖镰孢分生孢子单孢子分离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尖镰孢分生孢子萌发后,增大其体积,然后进行稀释至...
- 李永刚李文彬潘春清王春玲
- 文献传递
- 2008~2009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被引量:13
- 2010年
- 2008~2009年在中国黑龙江省各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稻瘟病标样,共分离得到356个单孢菌株。采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7群34个中国小种。其中ZA、ZC和ZB为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优势小种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4.83%,19.38%和16.57%。ZB1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9.27%,其次是ZC1(5.62%),再次是ZA1(5.06%)、ZA33(5.06%)和ZA49(5.06%)。从总体上看,不同地区稻瘟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 孙洪利潘春清刘洋大川张明刘扬王中业依铁柱张俊华
-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 生物胁迫下黄瓜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与鉴定
- 2025年
- 以黄瓜抗病高代自交系D9320为试验材料,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黄瓜霜霉病和棒孢叶斑病菌胁迫下黄瓜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结果表明:酵母文库克隆数为350个,文库滴度为3.5×10^(7)CFU/mL,重组率达到100%,插入片段长度在750~2000bp,平均片段长度超过1000bp。文库容量和重组率及插入片段大小均说明霜霉病菌和棒孢叶斑病菌胁迫下黄瓜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成功,可用于黄瓜双抗机制互作蛋白的筛选。
- 刘东潘春清张艳菊
-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黄瓜棒孢叶斑病CDNA文库酵母双杂交
- 有机玻璃瓶保存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与目前常用的圆形玻璃瓶装标本相比,有机玻璃瓶装标本具有美观、立体感强、密封好、保存液不挥发的优势,成为当今植物病害浸渍液标本保存的最前沿实用技术。对有机玻璃瓶保存植物病害标本的具体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 潘春清张艳菊张俊华张翀伟
- 关键词:植物病害
- 根癌农杆菌介导gfp基因转化水稻纹枯病菌及其对病原菌稳定性和致病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对根癌农杆菌介导gfp基因转化水稻纹枯病菌及其对病原菌稳定性和致病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0μg/m L潮霉素B可作为转化子的筛选浓度,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为:共培养AS浓度为250μmol/m L,预诱导时间为9 h,共培养温度为26℃,共培养时p H为5.8~6.0,共培养时间为22 h。分别对随机选取的5个转化子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已成功转化到水稻纹枯病菌中。转化子稳定性及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5代后仍对潮霉素B具有抗性,表明gpf成功转化到水稻纹枯病菌中且稳定遗传。转化子与野生型水稻病菌导致的水稻发病程度基本一致,表明gfp遗传转化后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力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开展水稻纹枯病菌与水稻品种互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 张俊华牟明常浩李云鹏范琳钟庆燕潘春清邹徳堂
-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绿色荧光蛋白水稻纹枯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