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例老年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体会
- 目的:总结5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外科手术治疗技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2007年明外科手术治疗的24例50岁以上 ASD 的病例。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神经系统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 华菲沈振亚于曙东朱江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陈一欢
- 文献传递
- 胸腺修饰诱导大鼠心脏移植耐受与白细胞介素-2,10的关系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在手术当天进行胸腺修饰,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并对其可能机制作初步分析。方法通过胸腺注射和围手术期短程使用FK506来诱导心脏移植耐受,观察供心存活天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受体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无处理组、对照组、经典诱导组和实验组供心存活时间分别为(6.8±1.9)、(17.4±5.1)、(73.8±8.6)、 (55.0±24.7)d,实验组与经典诱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处理组、经典诱导组和实验组的供受体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刺激效应分别为198.72%、95.80%、67.94%,实验组和经典诱导组较无处理组增殖反应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者间增殖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L-10水平在无处理组移植心脏被排斥时为(48.10±5.14)ng/L较移植前(52.60± 10.14)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组早期呈低水平表达,为(36.10±2.30)ng/ L,术后中期(281.80±65.44)ng/L晚期(80.90±12.39)ng/L较移植前水平高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体IL-2水平在无处理组发生排斥时为(159.80±59.19)ng/L较移植前 (54.80±8.42)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移植手术当日胸腺内注射供体同种抗原,与术前21 d胸腺注射的经典诱导组同样能诱导宿主对移植物的低反应状态;IL-2 的水平与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而IL-10可能是免疫耐受的特异性指标,IL-10更可能与免疫耐受的维持有关。
- 叶文学沈振亚于曙东余云生焦鹏
- 关键词:胸腺修饰FK506免疫耐受心脏移植
- 两种术式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分析79例早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效果,其中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后期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患者的年龄偏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高,肺功能较差;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1年生存率相似(胸腔镜组95%,肺叶切除组91%),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胸腔镜组65%,肺叶切除组70%,P<0.05)。提示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早期NSCLC患者,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只要患者心肺功能能耐受,仍应首选肺叶切除术。
- 李厚怀沈振亚许栋生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周晓彤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胸腔镜
- 异种胸腺修饰对大鼠抗豚鼠天然抗体产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为观察异种胸腺修饰对大鼠抗豚鼠天然抗体产生的影响 ,将供体豚鼠和受体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a组 )、全身照射组 (b组 )、照射 +胸腺注射组 (c组 ) ,a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经处理的豚鼠脾淋巴细胞 (5× 10 6个 ) ,7d后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抗豚鼠IgM及IgG类天然抗体水平的变化 ,b、c组在腹腔注射异种抗原前 17d接受全身照射 ,c组大鼠另在全身照射后 3d接受胸腺内豚鼠脾淋巴细胞注射。结果表明 :a组和b组中 ,腹腔注射后两类天然抗体的水平均明显上升 (P <0 0 1) ,c组中 ,腹腔注射后IgM类的水平亦明显上升 (P <0 0 1) ,而IgG类上升受抑。提示异种胸腺修饰能抑制IgG类天然抗体的生成 ,但对IgM类天然抗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 沈振亚倪斌何建明张治瞿冀琛余云生叶文学焦鹏孟自力滕小梅
- 关键词:胸腺修饰全身照射天然抗体异种移植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晚期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沈振亚惠杰焦鹏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杨俊华
- 2000年5月1日~2005年11月30日,由江苏省“135”医学重点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进行了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以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的临床综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3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焦鹏沈振亚于曙东郑世营赵军余云生叶文学
-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心律失常并发症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 MSC移植能改善心脏功能、促进局部血管再生,这已经在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塞大量动物实验中得到证明并已应用于临床上。本研究旨在MSC移植治疗心力衰竭有效的实验基础上,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以探讨其临床疗效。目的:选择...
- 沈振亚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华菲胡雁秋滕小梅
- 文献传递
-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转染EOMA细胞时转染条件的优化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优化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将小鼠NF-κB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EOMA细胞时的转染条件。方法将1.0μl和1.5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与20 pmol、30 pmol4、0 pmol5、0 pmol6、0pmol的带荧光标记的siRNA分别组合,制备成相应的转染混合物,转染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细胞),于转染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率、MTT法检测各转染条件下EOMA的细胞活性。结果在siRNA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1.0μl和1.5μl的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转染其转染效率、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P>0.05);转染混合物中siRNA浓度为50 pmol时,转染效率最高达到86%,继续增加siRNA的浓度,转染效率提高并不明显;siRNA浓度为60 pmol时转染混合物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结论以1.0μl LipofectamineTM2000与50pmol的siRNA组成转染混合物可以实现对EOMA细胞高效转染并保持较高的细胞活性。
- 周晓彤沈振亚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焦鹏滕小梅
- 关键词:阳离子脂质体小干扰RNA转染血管内皮细胞
- 快速右室起搏建立动物心力衰竭模型被引量:10
- 2004年
- 为建立稳定的慢性终末期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动物模型 ,选择太湖梅山猪 12只 ,采用快速 (2 30次 /分 )右室起搏 4周 ,之后改用 190次 /分的频率维持右室起搏 4周。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 ,观察猪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心功能参数。结果 :快速起搏 4周后 ,所有猪均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衰的表现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壁变薄、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明显下降 ;心导管检查结果示肺动脉压、右房压、肺动脉楔压升高 ,而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动脉压降低 ;在以 190次 /分维持 4周后 ,上述参数仍保持稳定。结论 :快速右室起搏可建立稳定、持久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
- 惠杰沈振亚焦鹏杨俊华余云生孟自立叶文学黄浩岳刘鸿程张卫民李红卫方祖祥杨向军蒋文平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 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
- 沈振亚于曙东何靖康余云生郑世营赵军叶文学焦鹏葛锦锋朱江朱蔚
- 该课题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心肌疾病(主要为扩张性心肌病)、各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等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自1967年Barnard完成世界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以来,该项手术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超声检测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