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鹏
- 作品数:71 被引量:227H指数:9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水土保持率综合研判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率综合研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基本信息,并解析生成不同土壤侵蚀类型、不同省区、不同水土保持三级分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属性数据mat文件;对研究区域在指定时期的水土流失研判规则进行...
- 焦鹏肖培青王玲玲孙彭成赵胜朝亢海港王靖淑张羽飞刘杨鲍宏喆罗俊皓侯欣欣赵春敬杨春霞李莉孙维营卫午毓吕青霞王晨申震洲
- 基于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西柳沟LUCC变化分析
- 2022年
- 西柳沟为内蒙古十大孔兑之一,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基于景观格局变化指标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研究了流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和土地利用转移规律。结果表明,西柳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一直以草地为主,草地面积占流域面积的50%以上。199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比例显著改变,且2005-2010年变化最为剧烈。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增加主要发生在灌木林地,减少量主要在未利用地和耕地,高中低三种不同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之间的交互转换最为频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低覆盖度草地不断向中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演变。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十大孔兑水沙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 王玲玲史学建焦鹏焦鹏
-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
- 姚文艺冷元宝吴智仁时明立杨才千王立久肖培青申震洲杨大令梁止水刘慧秦奋高海鹰董晶亮杨久俊徐宗学李长明郜志勇宋万增伍艳高卫民韩俊南张磊焦鹏陈硕沈鑫蔡怀森张凯邓琳张婷婷左德鹏杨若冲刘军王萍朱吉鹏冯伟风
- 近年来砒砂岩区的治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砒砂岩侵蚀岩性机理及动力学机制没有得到揭示,尚未形成阻控侵蚀与促进植被恢复一体化的治理技术体系。为此,必须突破常规治理技术,创新水土保持...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
- 佳芦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对下垫面治理的响应被引量:8
- 2015年
- 根据实测水文资料,从下垫面治理入手,对佳芦河流域"2012-7-27"暴雨洪水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成因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域洪水泥沙关系和汛期降雨产流关系及其变化,采用"指标法"计算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量,并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能力和植被措施对流域洪水泥沙的削减作用。结果表明:(1)"2012-7-27"暴雨的雨量、雨强和笼罩面积都很大,但洪峰流量、最大含沙量、洪水量和洪水输沙量却明显减小;流域汛期降雨产流关系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以场次洪水对应的面平均雨量为参数,可以分为暴雨区、大雨区和一般降雨区等3个区。(2)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削洪减沙作用十分明显。"2012-7-27"暴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分别达到26.8%和38.3%,其中坝地减洪减沙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71.0%和51.9%,林草等植被措施(包括封禁治理)减洪减沙所占比例其次,梯田减洪减沙所占比例位居第三。(3)植被措施对流域洪水泥沙削减作用显著,但梯田、林地减沙能力均未达到其最大减沙能力,抵御暴雨洪水的空间仍然很大,草地减沙能力约为其最大减沙能力的1.8倍,需要继续加大植被措施建设力度。同时,在流域治理中要继续加大治沟骨干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
- 冉大川齐斌肖培青焦鹏
- 关键词:暴雨洪水
- 一种基于淤地坝淤粗排细功能的径流泥沙测量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淤地坝淤粗排细功能的径流泥沙测量装置,它包括在三角槽入口设有拦污栅,所述的拦污栅前方设有马达带动的挂污带,所述的挂污带的外面呈钉刺状,所述的三角槽两边各有一个存污库,所述的三角槽中间部位有刻度线,所述...
- 姚文艺申震洲肖培青焦鹏孔祥兵李勉杨吉山王玲玲杨春霞冉大川左仲国杨二张楠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遥感影像耕地变化检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遥感影像耕地变化检测装置,包括:影像校正单元、影像绘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模型构建单元、通信单元、终端设备;影像校正单元用于采集耕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获得耕地校正影像;影像绘制单元用于绘制...
- 孔祥兵 王逸男 张梦轩 郭凯 赵春敬 赵金涛 李聪毅张攀焦鹏李莉孙娟董飞飞 侯欣欣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风水复合侵蚀区的雨水集储灌溉系统
-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风水复合侵蚀区的雨水集储灌溉系统,其包括蓄水箱和配电柜,所述蓄水箱的的干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斗,所述导水斗的底部和蓄水箱内顶部相连通,所述导水斗的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安装有圆环,...
- 姚京威姚文艺肖培青张攀申震洲孙维营李莉侯欣欣焦鹏梅莎莎张亚强
- 黄河流域砒砂岩区地貌-植被-侵蚀耦合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砒砂岩地区是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的核心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点。揭示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地貌植被侵蚀耦合规律,对于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评述了砒砂岩区侵蚀地貌特征、植被生境空间分异规律、侵蚀空间分异规律,以及砒砂岩区地貌-植被-侵蚀空间耦合关系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向:应着重从机理层面对砒砂岩区的地形地貌空间结构分异特征、植被生境和群落分异特征及侵蚀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将三者作为一个耦合系统的因素进行研究,解决制约砒砂岩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理论水平提升与实践的瓶颈问题;研究不同地貌单元的土壤侵蚀年内时空分异性特征及其成因,揭示坡沟系统水蚀年内时空分异性特征与自然植被时空分异性特征的耦合机理;揭示砒砂岩区地貌-植被-水蚀空间耦合机理。本综述可为黄河流域砒砂岩区生态保护、侵蚀规律研究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申震洲申震洲姚文艺肖培青饶良懿杨吉山李勉杨吉山
- 关键词:砒砂岩坡沟系统
- 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归因分析被引量:20
- 2016年
- 根据1960~2010年实测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治理实地调查资料,以1989年作为流域治理前后的分界年,对黄河内蒙古段西柳沟流域水沙变化对下垫面治理的响应进行了归因分析。首次提出"降雨产流产沙力"的概念,发现流域产流产沙量与降雨产流产沙力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构建基准期降雨产流产沙力经验模型,进行流域水沙变化"水文法"分析;采用"指标法"计算了流域梯田、林地、草地、坝地和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量。计算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1990~2010年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年均减水303万m^3,因降雨影响年均减水369万m^3,人类活动与降雨影响权重之比为45%:55%。1990~2010年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年均减沙121万t,因降雨影响年均减沙209万t,人类活动与降雨影响权重之比为37%:63%。2)截至2012年西柳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337.3万m^3,年均减沙106.6万t;在各项措施中林地的减水减沙贡献率均为最大,分别达到73.2%和66.2%。3)西柳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应以工程措施为主,突出生态建设,实施分区治理。坝系建设应该是今后治理的重中之重。
- 冉大川张栋焦鹏姚文艺倪用鑫
- 关键词:水沙变化减水减沙归因分析
- 黄河沙漠宽谷段水沙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被引量:9
- 2017年
- 根据定位观测、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遥感影像解译的数据,利用MWP、双累计曲线、水土保持分析法、数学模拟等方法,分析了黄河上游水沙变化特征,评估了多元驱动因素对2000—2012年黄河下河沿-头道拐沙漠宽谷段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基准期相比,2000年以来径流量、输沙量同步减少,水沙关系也发生变化,单位径流量的输沙量明显减少;沙漠宽谷段径流量减幅沿程不断增加而输沙量减幅沿程变化不大,水沙年内分配较基准期发生倒置,来沙系数不断减小;灌区引水引沙、水土保持措施、水库拦沙、支流来水来沙、水库调蓄及河道冲淤是沙漠宽谷段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对沙漠宽谷段径流量减少的作用最大,贡献率为81%,其次是水库蓄泄量,占15%以上;水库拦沙对头道拐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最大,占41%,其次是支流水土保持措施,贡献率约占13%,入黄风沙减少的贡献率并不大,约为6%,而河道淤积量、灌区引沙量较基准期都是减少的,贡献率分别约为-41%和-8%;近10多年来降雨等自然因素对水沙变化的作用相对不大,起主要作用的是水库运用、水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等人类活动因素。
- 姚文艺张晓华高亚军焦鹏
- 关键词:水沙变化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