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嘉玮

作品数:28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针刺
  • 8篇针灸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针药
  • 5篇灸治
  • 4篇针灸治疗
  • 4篇灸疗
  • 4篇灸疗法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针灸疗法
  • 3篇针药结合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
  • 3篇急性
  • 3篇肠易激
  • 3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机构

  • 19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江苏省第二中...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中医...

作者

  • 28篇熊嘉玮
  • 6篇张建斌
  • 5篇李浩
  • 5篇倪光夏
  • 4篇李玉堂
  • 2篇朱莉
  • 2篇周颖
  • 1篇单华
  • 1篇张兰坤
  • 1篇李镇
  • 1篇李泽卿
  • 1篇江雪梅
  • 1篇叶和松
  • 1篇吴昆旻
  • 1篇袁红宇
  • 1篇秦远
  • 1篇马辉
  • 1篇焦莉莉
  • 1篇姜丹
  • 1篇周小建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美他嗪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心肌缺血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治疗组。2组均给予传统抗心绞痛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盐制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曲美他嗪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曲美他嗪;共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以及心脏超声的指标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曲美他嗪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消耗量(P<0.01),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P<0.01),改善左室舒张功能(P<0.01)。但2组的血压、心率,以及血压心率乘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能减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的症状,提高和改善其收缩和舒张功能。
盛蕾熊嘉玮江雪梅姜丹焦莉莉王栋钱芳芸
关键词:脑血管病心肌缺血心绞痛
治疗月经不调的选穴规律探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探析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选穴规律。方法:手动检索古代及近代出版书籍及杂志,在中国知网中检索近5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并对其频次、归经以及所在部位进行梳理,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包含91个腧穴,腧穴运用总频次为845次。应用频次前10依次为三阴交、关元、气海、中极、血海、脾俞、肾俞、太冲、足三里、行间。结论: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选穴以三阴交、关元、气海为主,选穴多集中于任脉、膀胱经、肾经、脾经,达到调冲任、补肾疏肝健脾的效果。
贡妍婷裴梦莹熊嘉玮
关键词:针灸月经不调月经病
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观察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神阙穴隔药饼灸,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 mg,每日3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全身症状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 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 3%(22/30)(P <0. 05)。治疗组复发率42. 9%(12/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18/20)(P <0. 05);两组治疗后全身症状、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全身症状、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疗效优于匹维溴铵片,可以改善患者情志因素,且复发率较低。
李浩周颖李镇朱莉熊嘉玮李玉堂张建斌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情志因素
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内服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熊嘉玮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疗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中相关刺激量和效应评价等相关问题,对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研究作初步论述。提出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特点包括数据量巨大、数据流稳健、客观量化和自由度分析高等。认为针灸临床视角下的脑-机接口数据获取重点包括了神经元网络整体联结性,特定脑区活动,针刺干预中机体耐受/痛阈波动,皮质不同板层神经元动力学改变等4方面。以针灸干预中风后康复的疗效评价为例,说明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的研究特点和潜在优势。
金传阳朱海滨熊嘉玮张建斌
关键词:针刺刺激量脑-机接口神经电生理
激光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我国T2DM患病率已从1980年的0.67%升至2013年的10.4%[2]。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的报道,中国现已成为全球T2DM患者最多的国家[3]。
张荣贤李浩蒋永取熊嘉玮李玉堂
关键词:激光针灸激光穴位照射2型糖尿病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为主治疗,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为主治疗。治疗前后行简式FugI-Meyer运动功能与修订的BartheI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2.8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马辉熊嘉玮倪光夏
关键词:脑梗死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康复训练
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起止时间均为199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隔物灸与中药或西药对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9个研究,合计657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隔物灸法在有效率[RR=1.23,95%CI(1.15,1.33)]上优于中西药物对照组。结论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常规中西药物治疗组。
李浩韦春香夏星周颖还涵李玉堂熊嘉玮张建斌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隔物灸META分析
筋针配合毫火针治疗顽固性背肌痉挛验案1则被引量:1
2019年
肌肉痉挛为临床常见疾病,但发病于背部肌肉的痉挛较为少见,且痉挛日久易诱发他病,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多采用西药、外科手术及物理疗法。中医治疗多从经筋辨治思路着手,本文记录1例顽固性背肌痉挛患者的转归过程,综合运用筋针及毫火针等特色针刺疗法,取得良好的疗效。
张荣贤熊嘉玮李玉堂
关键词:经筋病
针刺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物重吸收案被引量:14
2019年
患者,男,60岁,于2015年1月3日收治入院。主诉:左侧腰骶部连及左下肢酸痛麻木半月余。病史:半月前因感受风寒导致左小腿前外侧酸胀不适,伴腰骶部隐痛,行走尚可,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自行予膏药外用(具体不详)活血止痛,但是疗效不佳。
还涵王申单华李玉堂熊嘉玮张建斌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针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