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洪涛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吗啡、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配伍用于下肢手术后镇痛的研究
- 刘跃森牟洪涛窦燕刘红李艳玲
- 选择硬膜外麻醉骨科下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吗啡2.5mg、罗哌卡因20mg,B组吗啡2.5mg、罗哌卡因20mg加地塞米松5mg,均用盐水稀释至10ml,于手术后分次经硬膜外腔注入,研究两组患...
- 关键词: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吗啡罗哌卡因地塞米松
-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不同剂量的芬太尼轻比重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观察
- 2012年
- 小剂量布比卡因轻比重腰麻常用于剖宫产及老年患者手术[1,2],由于局麻药用量少,浓度低,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和持续时间都减少,不仅双下肢能在早时间进行活动和功能锻炼,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还有利于术后子宫的收缩,
- 牟洪涛
- 关键词: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轻比重腰麻剖宫产
- 小剂量氯胺酮在临床中的应用
- 姚传玉陈欣李艳玲刘红宋源牟洪涛
- 氯胺酮是唯一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的药物,对NMDA受体的阻滞作用是引起麻醉和镇痛的主要原因,在组织创伤之前给予可有效预防中枢敏感而发挥镇痛作用。但手术中氯胺酮使用剂量大,易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且镇痛不全,无肌肉松驰...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药物
- 比较不同液体在骨科手术围椎管内麻醉期间的容量效应
- 刘红李艳玲姚传玉刘耀森牟洪涛杨华
- 课题选择临床常见骨折患者作为麻醉科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对象,在围术期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加万汶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加聚明胶肽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结果显示,预充万汶和聚明胶肽对腰硬联合麻醉下骨科手术后的低血压有很好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科手术方法
- 徒手牵引复位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5
- 2015年
-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保守治疗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5%-20%,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总结自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采用仰卧位徒手牵引闭合复位PFNA-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杨学桥王铭刘会欣李海滨潘洪阁刘跃森刘红牟洪涛李秀茹苏艳冯海鹏刘海青马亮赵延通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牵引复位骨折端术后谵妄基础疾病
- 小剂量氯胺酮在局麻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在局麻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334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在局麻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0.4mg/kg以下剂量的氯胺酮能达到镇痛、镇静充分,产妇舒适,对出生的新生儿无任何抑制。大小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局麻剖宫产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可行。
- 姚传玉陈新宋源牟洪涛刘红李艳玲
-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剖宫产局麻
- 布比卡因轻比重腰麻注射泵给药行剖宫产术剂量和容积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轻比重腰麻因对循环、呼吸的干扰小,术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少,而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亦不逊色于等比重和重比重而被广泛的用于临床。但对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行剖宫产的剂量和容积研究甚少,笔者将不同剂量和容积的布比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采用注射泵恒速注药,以排除因人工注药不均对麻醉平面的影响,探讨合适的局麻药的剂量和容积。
- 牟洪涛刘耀森李艳玲
- 关键词:布比卡因剖宫产术
-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下喉罩联合硬膜外对老年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E组)和丙泊酚(P组)。记录全麻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5 min(T4)、停止麻醉时(T5)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停药至清醒、拔出喉罩的时间以及清醒后1、6、12、24 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24 h不良反应。结果在T1与T0时两组组患者MAP、HR、B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组较E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MAP、HR、BIS在T2~T5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诱导和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 牟洪涛
- 关键词: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硬膜外麻醉喉罩
- 下肢手术后吗啡、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配伍镇痛效果比较
- 2010年
- 目的总结吗啡、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三种药物复合在下肢手术后硬膜外单次给药维持镇痛的时间及并发症。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ASAⅠ~Ⅱ级骨科下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吗啡2.5mg加罗哌卡因20mg,B组吗啡2.5mg加罗哌卡因20mg加地塞米松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于手术后分两次注入硬膜外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24h VAS评分情况;术后镇痛(VAS≤3分)维持时间及另一侧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h VAS评分均<3分,但24h A组VAS评分(>4分)明显高于B组;B组患者术后无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术后另一侧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两组基本相同;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相似,但A组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吗啡加罗哌卡因加地塞米松硬膜外给药可维持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24h以上,且并发症少。
- 刘跃森牟洪涛刘红
- 关键词:吗啡罗哌卡因地塞米松下肢手术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