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领 作品数:85 被引量:779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艺术 更多>>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内生存质量的影响 <正>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脑卒中已成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脑卒中是指脑部缺血性病变或出血性病变所形成的疾病,又名脑血管意外、中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等原因,我国每年的急性脑卒中发... 王于领 黄东锋 方积乾关键词:康复治疗 脑卒中 文献传递 功能稳定的感觉运动系统理论基础 王于领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2020年 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科学、骨科以及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制定了“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经检索国内外常用电子数据库,参考国际常用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合中国正积极倡导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和“体医融合”,该专家共识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规范和推荐建议,指导物理治疗实践和推行体医融合理念。 王雪强 王于领 张志杰 朱毅 李建华 杨霖 万里 马全胜 马明 刘春龙 祁奇 张伟明 谭同才 郭京伟 许志生 李扬政 宋朝 李艳 黄大海 李长江 矫玮 侯晓晖 黄力平 李豪杰 苟波 廖远朋 陈建 朱东 刘静 赵彦 王文清 江征 谢幼专 马辉 陈佩杰关键词:运动疗法 颈痛 循证 本体感觉与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24 2007年 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近年来,本体感觉对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成为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矫形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本体感觉的减退和躯干姿势控制能力的降低是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复发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在CLBP的治疗中应重建本体感觉和加强躯干肌控制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本文通过查阅Cochrane、Medline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综述了本体感觉维持关节功能性稳定的机制、本体感觉减退诱发CLBP及其在CLBP康复中的应用。 余秋华 王于领 王楚怀关键词:本体感觉 康复治疗 慢性腰痛 COCHRANE 关节稳定性 MEDLINE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13 2003年 王于领 黄东锋 梁崎关键词:脑卒中 量表 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在评估社区老年女性动态平衡功能中的运用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在评估社区老年女性动态平衡功能中的运用研究,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通过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方法,测试44名60—74岁认知功能正常、能够独立行走的老年女性的动态平衡能力。根据过去两年内跌倒的情况,将老年人分为跌倒组32人和无跌倒组12人。结果:星状伸展平衡测试结果组内一致性结果为0.940—0.984(P<0.05),其中内侧后方的伸展长度与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呈中度相关(P<0.05);跌倒组的星状伸展平衡测试结果显著低于无跌倒组(P<0.05),特别是在正后方上的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有无跌倒"与正后方向上的伸展长度呈高度相关(P<0.01),与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星状伸展平衡测试是一个可靠的社区老年女性动态平衡的测试方法,60—74岁两年内有过跌倒史的社区老年女性,双下肢动态平衡能力均显著差于无跌倒史的老年女性,正前方和正后方方向上的动态平衡能力可能与跌倒风险密切相关。 杨璨 庄洁 王于领 方叙伦关键词:老年女性 跌倒 迎接我国康复治疗发展的新世纪——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述评 被引量:1 2000年 黄东锋 王于领关键词:康复医学 神经康复 手麻有哪些原因 2018年 “一觉醒来后整条手臂麻木,就好像无数只蚂蚁爬过,休息5~10分钟后逐渐消失”,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这种由末梢血液流通不畅、局部供血不足或神经受外力压迫等引起的生理性麻木一般较轻,对健康影响较小。但是,如果长期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指的间歇性麻木,甚至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注意排除以下这些疾病。 王于领关键词:生理性 三维运动评估训练系统 王于领太极拳特定动作下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研究太极拳特定动作中股内侧肌(VMO)和股外侧肌(VL)的肌纤维募集情况。方法收集15名健康志愿者在维持5个太极拳定势(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VL、VMO的表面肌电信号,比较平均肌电值(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零点通过率(ZCR)。结果维持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时,其支撑脚VMO、VL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维持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其支撑脚VL的AEMG、MFC、ZCR、MF均小于VMO(P<0.05);与股四头肌的最大随意收缩负荷相比,所测试的动作下,肌肉负荷属于中小负荷,并且能募集到更多的慢肌纤维。结论进行太极拳运动时,肌肉负荷较小,并且能募集到更多的慢肌纤维;某些太极拳动作下,VMO可以较多地募集到肌纤维。 欧阳静明 王楚怀 王于领 张洲 缪萍 王玉娟 余秋华关键词: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