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宁
- 作品数:116 被引量:3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双源CT上腹部低千伏扫描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利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探讨低千伏在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患者行DSCT上腹部强化扫描扫描,其中男22例,女18例。扫描完成后取得3组数据,A组融合图像(相当于120 kV)重建函数为D30(反投影滤过重建算法),B组和C组为80 kV数据,重建函数分别为D30和I30(迭代重建算法)。3组数据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分别测量腹主动脉、门静脉主干、肝脏、脾脏、胰腺、腹膜后脂肪及肌肉的平均CT值及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对3组影像质量评级评分。结果 A组和C组的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B组(P<0.05);门静脉主干、主动脉、脾脏的平均CT值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A组(P<0.05);门静脉主干、主动脉、脾脏的SNR 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C组(P<0.05)。肝脏、胰腺的平均CT值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B组(P<0.05)。A组和C组图像满足诊断率均为100%,高于B组(P<0.05)。结论 80 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可得到质量满意的上腹部强化扫描图像。
- 杜煜时高峰王琦王亚宁李月考
- 关键词:管电压
- CT导引下肺部病变穿刺切割活检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对肺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52例肺部病变CT导向下经皮针刺切割活检术。穿刺针为美国MD公司TRU-CORE 18 G切割针,均做切割后病理组织学检查,6例加做...
- 李月考时高峰王亚宁田志辉许茜
-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活体组织检查
- 文献传递
- 大鼠Walker-256肝微小转移癌模型的CT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研究肝脏微小转移癌大鼠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2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细胞数量2×10^7)制备成肝脏微小转移癌的大鼠为实验组;10只大鼠经脾脏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CT灌注扫描后用斜率法计算得到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肝灌注指数、总肝灌注量。病理学检查HE染色证实转移癌的存在。结果 19只大鼠发现的转移灶直径在0.5~6.6mm之间。肝脏微小转移癌的大鼠肝动脉的灌注量远远大于对照组(是对照组的2.25倍);而门静脉灌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是对照组的76.6%)。总肝灌注量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大鼠微小肝转移癌表现为肝动脉灌注量的增加和门静脉灌注量的降低。CT灌注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评价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时高峰王琦许茜李如迅杜煜王亚宁李月考杨丽刘辉彰俊杰王士杰
-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灌注成像
- 肺母细胞瘤的CT诊断
-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针吸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母细胞瘤1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肿瘤9例位于周边肺胸膜下,即周围型,1例为中央型;10例中,右肺6例...
- 李月考时高峰王亚宁田志辉许茜王琦刘辉杜煜
- 关键词:肺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针吸活检CT导向
- 文献传递
- 胰岛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目的:分析胰岛细胞瘤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00年5月~ 2004年4月在我院作CT检查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13例...
- 时高峰彰俊杰许茜李如迅王琦杜煜王亚宁
-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瘤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VB)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气道阻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男40例,女20例,年龄16~66岁。采用Siemens Volum Zoom 4排螺旋CT机,12...
- 许茜时高峰李如迅杜煜李月考王亚宁杨丽
- 关键词:肺肿瘤仿真支气管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在腹膜后脂肪肉瘤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螺旋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15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注射流率3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
- 杜煜时高峰许茜李如迅王琦王亚宁李月考杨丽刘辉彰俊杰
- 关键词:脂肪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腹膜后腔
- 文献传递
- 基于ADC图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基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疗效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3月—2019年5月43例非转移性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nCRT,在治疗前后进行MRI检查。采用ITK-SNAP在治疗前ADC图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通过影像组学软件Pyradiomics提取109个影像组学特征。43例患者采用配对差异分析方法(paired-difference analysis,PDA)增加样本量后共获得378个样本对,按照7∶3随机分成训练组和测试组。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AE)、线性判别分类器(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罗杰氏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LR-Lasso等模型进行筛选。根据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来决定一个模型的最优组合,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估不同模型的诊断性能。分析模型基于Sklearn和软件FeAture Explorer。结果:最终筛选出较为稳定的3个模型分别是SVM、RF及LR-Lasso模型,SV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准确率为0.934和98.4%,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0%和100.0%,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为98.3%和100.0%。RF模型的AUC、准确率为0.998和98.4%,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和98.3%,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为100%和83.2%。LR-Lasso模型的AUC、准确率为0.997和98.4%,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和98.3%,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为100%和83.3%。结论: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率,采用RF方法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较其他组学模型诊断效能更高。
- 匡婕时高峰李如迅杨丽王亚宁马晓静杜薇王安
-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表观扩散系数
- 自发性食管粘膜剥脱症1例
- 2013年
- 患者,女,47岁,剧烈呕吐后,呕出大量鲜血和一与口腔相连的管状膜样物,病理检查为复层鳞状上皮,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 许茜王亚宁李月考杨丽
- 关键词:影像表现
- 姑息性切除胃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56例胃癌姑息性切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探讨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以其提高CT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对56例胃癌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常规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种植性转移15例,占83.33%(15/18),远处转移4例,占100%,包括肝转移2例,卵巢转移2例,局部侵犯转移29例,占85.29%(29/34)。结论多层螺旋CT对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患者术前评价和指导术后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 李如迅时高峰焦志凯王亚宁杨丽史健彰彤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胃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