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小剂量溶栓剂 (尿激酶 )联合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 UA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复合组 ,治疗前、后检测常规心电图、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 (FG)、血浆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 (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和 ST段压低值总和 (Σ ST)、血脂、血糖、FG没有显著差异 (P>0 .0 5 )。治疗后 PAI-1活性复合组较肝素组低 (P<0 .0 5 ) ,t-PA活性增高 ((P<0 .0 5 )。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加肝素治疗 UA,纤溶活性增高 ,无明显激活凝血活性的作用 ,用于治疗 U
- 吴志峰高明乐姜毅王军郭素华
- 关键词:尿激酶肝素
- 老年性肺曲菌球8例治疗分析
- 2004年
- 刘艳萍刘艳明王军喻声洋余研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变化的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49名老年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进行分析,分别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TO、T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HRT间存在明显差别:心衰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0.99±2.26vs-1.84±2.13,P<0.01);心衰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2.87±1.89)ms/RRvs(8.03±3.51)ms/RR,P<0.05]。TO、TS与LVEF、LVED有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RT出现钝化趋势,TO、TS值变化作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危险程度评估的一项参数有一定参考意义。
- 吴志峰王军李斌廖建宁王素美孙如鹏
- 关键词:心率震荡慢性心力衰竭室性期前收缩
-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姜毅王军郑永奇李毅张耀亭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重症呼吸衰竭
- 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塞36例临床分析
-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已确诊的36例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肺心病并发脑梗塞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头晕头痛28例(77.8%)、反应...
- 王军
-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塞头颅CT检查误诊分析
- 文献传递
- 急性肺栓塞合并呼吸停止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成功1例
- 2004年
- 姜毅王军
- 关键词:抢救成功入院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肺栓塞查体胸闷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活性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老年HF患者46例(HF组),非器质性心脏病住院患者18例(对照组),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血浆肾素活性(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老年HF患者血浆RA、PAI-1活性、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PA活性则降低(P<0.05);血浆PAI-1活性与AngⅡ含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6,P<0.01)。结论老年HF过程中血浆RAS激活对纤溶活性改变有重要影响。
- 吴志峰王军余研喻声扬秦毅辉郑永奇李毅
-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纤溶活性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变化及药物干预效应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心力衰竭过程中,神经-激素系统的过度激活是造成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和其他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可以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本研究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S和纤溶活性的变化及ARB的干预意义。
- 吴志峰王军郑永奇余研秦逸辉李毅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力衰竭患者干预效应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老年药物
- 微量泵持续滴注硝普钠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35例被引量:3
- 2004年
-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量泵持续滴注硝普钠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 3 5例 ,结果总有效率达 88.6% ,与常规治疗组 62 .9%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王军姜毅刘艳萍叶焕华
- 关键词:微量泵持续滴注硝普钠低分子皮下注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
- 肺动脉栓塞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总结肺动脉栓塞诊治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对27例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误诊情况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中≥60岁者15例,平均年龄68·3岁。81·5%(22/27)有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症状:81·5%(22/27)有呼吸困难,胸痛只有8例,咯血只有9例,晕厥只有3例。动脉血气分析:PaO2降低25例,ALT升高19例。心电图只有13例呈SⅠQⅢTⅢ变化。X胸片有5例正常。19例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其中呈双肺多处血流灌注缺损18例。27例中曾被误诊22例。经溶栓或其他治疗,死亡8例。结论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典型“三联症”很少见,临床误诊率很高,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是诊断肺栓塞的安全可靠方法,抗凝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对症治疗。
- 姜毅王军喻声洋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