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勋鸿

作品数:2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文学
  • 8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文学
  • 8篇女性
  • 6篇小说
  • 4篇性文学
  • 4篇台湾文学
  • 4篇女性文学
  • 3篇性别意识
  • 2篇代文
  • 2篇学科
  • 2篇学史
  • 2篇聂华苓
  • 2篇女性主体
  • 2篇女性主体建构
  • 2篇作家
  • 2篇文学史
  • 2篇留学生文学
  • 2篇公共服务
  • 2篇国族
  • 2篇国族认同
  • 1篇当代文学

机构

  • 23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金陵图书馆

作者

  • 23篇王勋鸿
  • 1篇孙红玉
  • 1篇王娟
  • 1篇李亚江
  • 1篇马建春

传媒

  • 2篇世界华文文学...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山东教育学院...
  • 2篇现代语文(上...
  • 1篇图书馆建设
  • 1篇兰台内外
  • 1篇情报探索
  • 1篇图书馆学刊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晋图学刊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第十届中国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喧嚣后的思考——重读新写实小说
该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新写实小说产生的原因.从时代文化背景、民间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兴起和确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写实小说的产生原因.第二部分着重概括了新写实小说的艺术审美特征.共...
王勋鸿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文献传递
大爱下的小我——潘人木及其《莲漪表妹》和《马兰的故事》
2011年
本文尝试抛弃意识形态的拘囿,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视角,解析潘人木的《莲漪表妹》和《马兰自传》,力图重新诠释50、60年代台湾"反共文学"思潮下,女性作家如何经由爱情婚姻等私叙述参入家国的宏大主题。
王勋鸿
关键词:女性成长小说
“女儿”的余音不断——论析徐钟佩的长篇小说《余音》
2011年
生于五四时期的台湾五六十年代重要女作家徐钟佩,其写作风格却迥异于同时期其他闺秀文学女作家,她以"中性文体"见长,开掘了五十年代台湾女作家研究的书写特质,本文以其唯一的小说《余音》为研究文本,从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角度定位徐钟佩及其文学作品,还原五十年代女作家书写的多元丰富性。
王勋鸿
关键词:余音台湾文学性别意识女性文学
网络虚拟参考工具书及其检索技巧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着重阐述了网络虚拟参考工具书的特点、获取途径和查询技巧 ,并对部分参考工具书加以介绍。。
王勋鸿孙红玉
关键词:参考工具书
2015—2019年哲学学科CSSCI论文CASHL文献保障率实证研究——以8所高校引文数据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意义]旨在为学科建设及CASHL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以8所高校哲学学科2015—2019年CSSCI收录论文及其外文引文为数据源,匹配CASHL资源,从引文文献类型、语种及年代分布等维度,对CASHL资源保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CASHL资源体系中哲学学科资源存在语种及类型分布、平台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扩展文献覆盖类型,进行学科专业化建设;加大小语种保障力度,搭建多语种共享平台;优化平台服务质量,提升平台易用性等对策建议。
王勋鸿张越谢瑶
关键词:CASHL哲学学科
开端与终结——写在世纪初文学史分期大讨论后被引量:2
2006年
鉴于本世纪初关于文学史分期的大讨论的初衷及最后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上个世纪初5、0年代有关文学史分期的方法和观点加以梳理,期望为文学史建构范式及文学史的编纂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王勋鸿
关键词:文学史编纂近代文学新文学
台湾新故乡——五六十年代台湾迁台女作家的在地化书写
2011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攻复国回故乡"的官方主流论述的聒噪中,台湾文学出现了制式的"反共文学"和"怀乡文学"高潮。然而处于其中的迁台女作家却不同于男性的"政治怀乡",她们有别于同时期男性作家的时间叙述,特有的空间意识,使她们最早开始建构自己的第二故乡。文章分析该时期迁台女作家的散文和小说的在地化书写,分析女作家们如何藉由台湾人事物的叙述体现的"家台湾"意识和"台湾新故乡"的身份认同。
王勋鸿
关键词:台湾文学
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2006年
台湾50、60年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处于台湾文学的盲点,本文试图从该时期女性作家的研究入手,探寻二十多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脉络,分三个时期细梳了大陆对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状况。
王勋鸿
关键词:台湾文学女性文学台湾文学史
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总是以“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三重边缘的符号,边缘或者消音于中国文学史的叙述和研究中。异己意识形态的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以往的文学史著中几为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
王勋鸿
关键词:女性文学性别意识五四传统现代主义
国族认同与女性主体建构——於梨华及其留学生文学论析被引量:4
2012年
作为"留学生文学"的代言人,於梨华及其留学生小说在台湾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於梨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呈现五六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无根、离散的漂泊的主题审美内涵,反映出该时期无根漂泊的游子,尤其是留学女性在异乡情绪下,国族身份认同的焦虑/迷茫和女性主体建构的艰难。
王勋鸿
关键词:留学生文学国族认同女性主体建构於梨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