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昌
- 作品数:55 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委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胃病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目的观察中药胃病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治疗效果及肠上皮化生的逆转疗效.方法经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患者3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0例,给予胃病灵.对照组180例,给予市售猴头菌片,同服得乐冲剂(CBS),两组均用药8wk.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变,好转率均在80%以上.但是,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各项检查结果不相一致.①胃泌酸功能:治疗前,两组胃酸均值BAO10mmol/h或MAO50mmol/h以下者192例,中药治疗后其泌酸功能均有提高,最高者达92mmol/h,治疗前后P<005~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②免疫指标:本组治疗前免疫功能多见失调,而治疗后得以调整.治疗前IgA,IgG均上升,补体C3,CH50少数偏高,多数活化下降;细胞免疫中淋转.E玫瑰花结下降.中药治疗后IgA,IgG呈波动状态,而C3,CH50明显升高,并有治疗前偏高者治疗后下降的双相反应现象.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之比P<001.③病理改变:中药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善.粘膜萎缩消失者48例(24%),转为轻度者?
- 李荣华王士昌遇俊清丁明发董建琪冯忠军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
- 胸外心脏按压对心室颤动的直接转复作用被引量:5
- 2005年
-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赵淑健王士昌
- 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电除颤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 2000年
- 目的 :借助动态血压监测 ( ABPM)和心脏超声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91例轻中度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进行 ABPM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将其分为 2组 :血压节律正常者 3 5例 ( A组 ) ,异常者5 6例 ( B组 ) ,将这两组患者 ABPM和左室肥厚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B组比 A组有较高的 2 4h SBP,n SBP,n DBP、收缩压负荷以及明显的 L VMI。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ABPM监测能够为判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提供依据。
-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赵维江王士昌
- 关键词:高血压心室肥厚血压节律血压监测心脏超声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药物治疗被引量:5
- 2004年
- 王士昌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发病机制
- 卡托普利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 6 (IL- 6 ) ,白细胞介素 - 10 (IL- 10 ) ,一氧化氮 (NO)的干预影响。方法 将 5 5例 CHF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 1周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测定 TNF-α,IL- 6 ,IL- 10 ,NO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 TNF- α,IL- 6 ,NO水平均明显下降 (P<0 .0 5 ,P<0 .0 1,P<0 .0 1) ;治疗前血清 IL - 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治疗后 IL - 10水平明显升高 (P<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后降低或升高的幅度 (P<0 .0 5 )。结论 ACEI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浓度来改善心功能 。
- 陈亚丽王士昌戴华肖文良姜志安张晓光赵淑健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因子干预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左心室纤维肌束及其特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3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 (ERS组 ) ,简单随机法选择 10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检测其左室纤维肌束 ,并对左室纤维肌束发生率、左室纤维肌束位置及数目的构成比、左室纤维肌束的长度、宽度及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R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左室纤维肌束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左室纤维肌束的不同数目例数构成比、长度、宽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两组之间左室纤维肌束位置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ERS组起于室间隔中部而止于左室游离壁中段的左室纤维肌束约 47% ,对照组仅 2 % ;ERS组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左室纤维肌束的位置及夹角是导致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测其原因主要与左室纤维肌束对起止点的牵拉引起部分内膜下心肌较正常激动顺序提前复极 。
- 武彩娥李徽朱天刚王士昌李惠玲丁明发董建琪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室心电图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 PCR方法分析 149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 ACE基因型。结果 :1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构成比 ,正常对照组与 2型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异 ;2并发高血压组 DD型及 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 I/ D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有关。
- 李英张艳玲孙述强韩爱民张丽红迟燕青王士昌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糖尿病高血压基因多态性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及血脂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绝经后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和血脂水平是否相关。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检测绝经后妇女中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90例正常对照者ER基因型 ,并与各组的血脂水平和高血压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ER等位基因X、x和P、p 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 143、0 857、0 444、0 556和0 139、0 861、0 422、0 578。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 平衡定律。XbaⅠ及PvuII酶切多态性中 ,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结合XbaⅠ和PvuII2个酶切多态性分析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0 05) ,且ER基因型在血脂水平、高血压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0 05)。结论 :在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存在ERXbaⅠ和PvuII基因多态性 ,但XbaⅠ和PvuII酶切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性 ,与血脂水平、高血压分级亦无相关性。
- 程爱娟戴华王士昌王佩显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绝经后妇女血脂
-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原梗死区ST段急性抬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原梗死区ST段急性抬高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O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原梗死区ST段急性抬高且在首次发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均未采用溶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患者21例,均按急性左心衰竭常规处理以及对症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平稳后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随着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的好转,抬高的ST段逐渐回落至等电位线或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前水平,但未出现典型AMI的T波演变,病理性Q波也无明显加深加宽。CAG结果证实所有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均是完全闭塞的,梗死区的血运完全靠侧支循环提供。冠状动脉3支病变16例(76·2%),2支病变5例(23·8%)。结论:O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其ST段抬高实质是梗死区域残存心肌侧支循环明显减少甚至中断,而非常规意义的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所致的AMI。临床上应按急性左心衰竭常规治疗,不应采取溶栓治疗,适时行完全或部分血运重建。
-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赵淑健王士昌张永健付向华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侧支循环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摘要)
- 1996年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摘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三科戴华王士昌我们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的特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①患者组51例,其中男36例,...
- 戴华王士昌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缺血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