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成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大学生
  • 3篇就业
  • 2篇大学生就业
  • 2篇学生就业
  • 2篇高校
  • 2篇毕业生
  • 1篇德国大学生
  • 1篇新人
  • 1篇信息渠道
  • 1篇信用
  • 1篇信用体系
  • 1篇信用体系建设
  • 1篇业绩
  • 1篇职业生涯管理
  • 1篇社会组织
  • 1篇生涯管理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市场化
  • 1篇企业

机构

  • 6篇全国高等学校...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大中...

作者

  • 6篇王大成
  • 2篇张娴初
  • 1篇张凤有
  • 1篇刘鸿宇
  • 1篇刘鸿宇
  • 1篇王欣涛
  • 1篇程武
  • 1篇曹殊

传媒

  • 2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当代财经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以科学发展观评析“十五”展望“十一五”期间的大学生就业被引量:6
2006年
曹殊王大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信息渠道的绩效评价问题也为公众所广泛认知。相关调查显示,政府渠道、市场渠道、校园渠道和其他渠道分别影响着就业绩效中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个维度;政府渠道、校园渠道、其他渠道分别与就业过程绩效、结果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渠道与过程绩效未见显著正相关关系;就业信息渠道的各个维度对就业绩效的贡献程度依次为校园渠道、其他渠道、政府渠道、市场渠道。
王大成张娴初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绩效实证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15
2011年
知识经济条件下,健全的薪酬激励体制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和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有力工具,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科学完整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体制,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围绕现存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采用领先型薪酬水平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的高弹性的薪酬结构及其提高薪酬支付的民主性在内的薪酬体系整体对策。
张娴初王大成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
德国大学生就业工作考察报告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全面介绍了分析德国就业政策、各高校在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方面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对于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我国就业和创业指导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张凤有王大成王占仁刘鸿宇刘鸿宇程武王欣涛
关键词:就业市场化社会组织
高校毕业生信用体系建设探析
2010年
建设高校毕业生信用体系,不仅是对毕业生管理中现有法规政策的必要补充,更是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益完善。文章在深入剖析高校毕业生信用问题的基础上,对现存的各类涉及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贷款、求职、签约等方面信用缺失的现状进行一一分析,进而提出了政府、高校、毕业生、社会四位一体的高校毕业生信用体系建设思路,并对体系建设的目的进行了阐述。
王大成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信用
企业参与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可雇佣能力是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西方学者和组织对可雇佣性和可雇佣能力的诠释,归纳出适用于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分析的维度模型。纵观各种可雇佣能力的维度分析结论,发现并非每一个维度的可雇佣能力都是需要企业参与的,也并非每一个维度的可雇佣能力都存在企业参与的可能性。根据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的参与程度不同,目前可主要分为推诿型、参与型和共生型三种企业。通过分析这些现状存在的主要成因,最终提出应对大学生在可雇佣能力培养方面的各种需求,企业可以采用显性和隐性的多种方式,探索大学生可雇佣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并逐步将其规范化、体系化,形成一整套可雇佣能力开发的有效模式。
王大成刘鸿宇
关键词:大学生企业职业生涯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