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瀚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大学地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长江宜昌站汛期径流变异的天气气候学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用1881—1987年长江宜昌站月平均流量资料,研究长江上游汛期径流长期变化特征,讨论其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并用1951—1987年资料,研究径流丰、枯年份汛期500百帕、100百帕环流的差异,计算分析宜昌站7—9月平均流量与前期环流和海温场的相关联系。所发现的若干有意义的事实,可供汛期流量长期展望参考。
- 王德瀚
- 关键词:防洪径流天气气候学长江
- ENSO事件与浙江金衢盆地降水
- 1993年
- 本文以金华、衢州两站的资料为代表,研究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与金衙盆地雨季降水量的关系。一、金衢盆地的雨季图1为金华(1953~1991)和衢州(1951~1991)逐旬多年平均旬降水量R的变化曲线。图中虚线为36个旬的旬多年平均降水量值R。当某连续二旬以上的时段内R≥R。
- 王德瀚
- 关键词:金衢盆地南方涛动埃尔尼诺气候概率月降水量
- 华东初夏降水的日变化被引量:1
- 1991年
- 一、引言降水的日变化规律是区域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对降水预告也有参考价值。本文用1963—1979年共17年的6、7月份华东5省1市(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上海)共79个站的雨量自记每小时降水量资料,对这个问题作一概要的探讨。参照通常暴雨中分析工作中定义的雨团标准,规定一小时降水量大于5毫米为大雨。
- 王德瀚
- 关键词:日变化江淮流域行星边界层物理成因辐合
- 上海地区农业界限温度和干燥指数的长期变化
- 1989年
- 用上海1873—1984年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上海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15℃、20℃的持续期和积温以及干燥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发现若干有意义的事实.
- 王德瀚
- 近40年浙江地面气温的变化被引量:2
- 1994年
- 用浙江10个站的月平均资料,分析近40年地面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年温变化的总体势态已由本也纪60年代初开始的下降转变为上升。升温开始时间各地不同。本世纪80年代后期,暖冬占优势,夏季气温也有回升迹象。
- 王德瀚
- 关键词:地面气温气候变化
- 我国大陆降水年变的谐波分析
- 1983年
- 本文对我国大陆200个站的平均月降水量序列进行谐波分析。结果表明:头三个谐波已足以描写我国大陆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一波尤占优势。不同降水年变类型区域及其间的过渡在一波图上表现很清楚。
- 王德瀚
- 关键词:月降水量谐波分析
- 长江宜昌站枯季径流长期变化的分析被引量:6
- 1994年
- 用1882~1992年月平均流量资料研究长江宜昌站枯季(1~3月)平均流量的长期变化特征,发现本世纪2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由多水期进入少水期的变化,它与全球范围的气候突变同步.相关分析表明,1~3月平均流量与前期12月平均流量相关最好,其次为10月.10月平均流量可作为前期流域蓄水量的标志.
- 王德瀚
- 关键词:枯季径流长江
- 从气温、降水年变论台湾气候被引量:1
- 1989年
- 用谐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台湾岛上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本岛东、西两部分气候差异十分显著;气温年波振幅从东南向西北增大;气温峰值出现日期从西南向东北推迟;雨峰出现日期,西部自北向南推迟,东部自南向北推迟。本岛东北端为我国唯一的冬雨型区。
- 王德瀚
- 关键词:谐波分析气候气温降水年变化
- 干旱指标的比较分析——以上海为例
- 1992年
- 一、引言大家知道,干旱与某一相当长时期内水分欠缺有关。但至今尚无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曾为特殊目的,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过许多种干旱指标,其中一类仅考虑气象参数,可称之为气象干旱。
- 王德瀚
- 关键词:气象干旱农业干旱距平作物系数蒸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