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晖

作品数:2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磁共振
  • 8篇核磁共振
  • 8篇成像
  • 6篇MRI
  • 6篇磁共振成像
  • 4篇核磁共振成像
  • 3篇肿瘤
  • 3篇梗死
  • 2篇血性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缺血性坏死
  • 2篇椎间盘
  • 2篇脑病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坏死
  • 2篇骨头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头

机构

  • 22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22篇王晖
  • 6篇姜飚
  • 5篇周航
  • 4篇杨晨
  • 3篇石佳滨
  • 2篇王金
  • 2篇杨佳滨
  • 2篇宋长悦
  • 2篇刘宁
  • 2篇王全
  • 1篇刘敏
  • 1篇宋华
  • 1篇孙臣义
  • 1篇朴钟源
  • 1篇魏亚芬
  • 1篇黎丽
  • 1篇李桂雪
  • 1篇孙臣毅
  • 1篇尚瑞芬
  • 1篇宋琳

传媒

  • 4篇黑龙江医学
  • 4篇中外医疗
  • 3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日立公司生产的20EX 0.2T永磁型MR扫描机上进行MRA检查163例,其中作为正常对照组82例,各种脑血管疾病81例,使用SE序列MRI,三维时间飞越法MRA,原始血管图像用最强信号投影重建。结果:163例MRA检查均成功,160例显示满意。82例正常对照组中,脑前、中、后动脉显示清晰。81例脑血管疾病者,MRA可显示各种病变的影像特征。总的符合率为90%,定位诊断为100%。结论:MRA检查成功率高,颅内动脉的血管闭塞,血管狭窄及先天性血管床发育畸形等显示清晰,对颅内动脉病变的适应证广泛,诊断可靠,还可作为脑血流量的检测。
王晖姜飚杨晨
关键词:颅脑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CT及MRI特征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disease,B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B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CT,MRI的影像变化。结果:①24例(92.3%)患者有5~35年不等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8例(30.8%)有糖尿病史,长期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或伴有多年饮酒史、吸烟史者病情较重。②BD临床特征:进行性加重的智能衰退,定向力障碍及人格改变,假性延髓麻痹征,锥体系及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③脑CT及MRI特点:白质疏松和深部白质的小梗死,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周围包括半卵圆中心对称性慢性缺血病灶,从侧脑室后角及前角向外方延伸,呈毛糙状边缘不清,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同时可伴有基底核-内囊区、脑干的腔隙梗死。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是B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伴有多发性腔隙性梗死者,结合脑CT及MRI改变可诊断为BD,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延缓病程。
张忠玲王晖尹燕红宋宇李国忠
关键词:BDMRI脑CT侧脑室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梗死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脑梗死伴脑微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治疗对脑梗死伴脑微出血(CMBs)影响。方法根据头颅GRE-MRI序列的结果,选取CMBs阳性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各28例,入组者进行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法舒地尔治疗14d。根据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治法舒地尔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临床症状。
朴钟源臧召霞魏亚芬宋琳刘永丹殷萍刘英王晖
关键词:脑梗死脑微出血RHO激酶抑制剂
直肠癌造瘘术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1999年
黎丽王晖李京平
关键词:造瘘术直肠癌临床护理会阴切除率自我形象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中降低漏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的28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28例患者血肿边界欠清晰,大小不等,新月形血肿25例,梭形血肿3例。结论 CT室医生在阅片诊断过程中应仔细,结合CT影像中提示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综合分析,可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的发生率。
王晖石佳滨宋长悦
关键词: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低磁场MRI的表现
目的:结合资料总结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低磁场MRI的表现。材料和方法:搜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6-77岁,平均5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部剧痛、腹痛,心前区不适。15例有高血压病史。使用日本...
孙臣义刘敏王晖包礼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低磁场MRI
文献传递
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诊断评价
2006年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ACM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相应病理变化等进行总结。结果:苍白球长T2信号影(坏死灶)15例,海马回长T2信号影6例,脑皮碎质T2像呈云雾状改变10例,皮层下白质广泛长T2信号影(脱髓鞘改变)18例,晚期脑萎缩18例,片状或腔隙性脑梗塞13例,脑出血3例。结论:MRI能较早发现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变性和坏死,但缺乏特征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影像表现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王晖杨晨杨佳滨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核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以MRI确诊的87例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87例患者共累及终板142个,其中累及单个终板7例,累及多个终板80例。Modic分型,其中Ⅰ型退变46个,Ⅱ型退变75个,Ⅲ型退变21个。142个受累终板中,腰1~骶1均有累及。结论MRI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诊断中具有显示清晰,易分型的优点,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王晖姜飚周航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MRI
CT引导下微创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在对146例患者行微创臭氧消融术中,通过CT机或者C型臂X光机显示屏调整穿刺方向,确保穿刺部位,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和盘外注射臭氧。结果:146例患者均在CT或者C型臂X光机引导下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均治愈出院。对146例治愈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统计其疗效:优76例(占52.0%)、良52例(占35.6%)、可16例(占10.9%)、差2例(占1.6%),优良率为87.6%,未发生下肢瘫痪、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重要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王晖姜飚周航王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微创
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幕上星形细胞瘤呈长T1、长T2信号,一般而言,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信号较均匀、边缘较清,多数无瘤周水肿,少数有轻至中度瘤周水肿,占位效应轻。结论 MRI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直接任意扫描且无创伤性,对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王晖
关键词:核磁共振星形细胞瘤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