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刚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清代骈文集序跋研究
- 清代骈文有“复兴”之称,具体表现在作家创作群体之层出不穷,理论批评范畴上的独树一帜,大量经典骈文别集、总集的刊刻和深远流传。清代骈文并不是对以往骈文史上某个时代或某种风格的简单模仿,亦不是某种文体的消极重复,无论其文体特...
- 王正刚
- 关键词:清代序跋
-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 2017年
- 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的主题为“文体·文心·文化”的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3日至4日在桂林召开,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澳门及内地各高校、科研院所与出版界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11篇。
- 莫道才王正刚
- 关键词:中国古代散文专家学者
- 王国维“忧生诗学”建构的启示被引量:2
- 2009年
- "忧生"情怀是王国维的"忧生诗学"建构的原动力,其"忧生诗学"的产生是中西文化、诗学交融化合的产物。当代理论界同样处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消解与融会的时代,如何学习王国维中西文化交融的学术态度以及宽广的学术视野,并把人生问题的探问与学术活动或诗学创造相贯通的方法,以化别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诗学理论,这就是王国维"忧生"诗学建构带给我们的启迪。
- 王正刚
- 关键词:忧生欲望境界
- 化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王国维“忧生诗学”中的境界观
- 2010年
- 《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是王国维"忧生诗学"的核心内容,王国维以"境界"为基点,对其建立在"忧生"与"解脱"基础上的"忧生诗学"之理论内涵、结构肌理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察析。境界有文学作品之境界、创作主体之境界及读者之境界三层含义,其中遥寄了王国维通过提升主体之境界而提升读者之境界的美学意蕴。
- 王正刚
- 关键词:忧生境界不隔天才
- 思与诗——王国维的“忧生诗学”及其建构
- 在王国维的“忧生”诗学中,“思”乃是基于对个人及人生之忧患而作出的形而上思考,而“诗”乃指通过艺术的审美创造实现人生苦痛之解脱。这就是将王国维诗学冠名为“忧生”诗学的原因。“忧生”乃指对个体生命乃至整个现实人生的忧患。“...
- 王正刚
- 关键词:诗学建构文学创作审美
- 文献传递
- 黄金台骈文略论
- 黄金台骄文还有善于化用六朝典故,喜用数字做对等特点,除此之外,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弊病和不足。如有的作品过份尖巧,格调不高,如《谢陈憩亭晌水蜜桃启》、《责须檄》;有的营营于私人琐事,把文章作为攻汗之用,如《与王姬书》、《...
- 王正刚
- 关键词:清代骈文叙事结构
- 学术与人生的贯通——王国维“忧生诗学”与诗学话语的创构
- 2011年
- 所谓"忧生诗学",乃是基于王国维将人生问题的探问与学术活动相贯通的诗学追求而言的。其内在动力为"忧生情怀";"形上之思"使王国维发现人生苦痛之因及解脱的审美途径;文学的审美解脱功能得之于"境界"的创造,"境界"的创造则来自于"有境界"的创作主体;通过提升创作主体之境界,创造出"有境界"的文艺作品,从而提升读者之境界,最终实现人生痛苦之解脱,寄托了王国维遥深的审美理想。
- 伍世昭王正刚
- 雾里看花论姜夔——《人间词话》中的姜夔
- 2012年
- 姜夔是南宋大词人,一生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作格律严密,素以空灵含蓄著称,然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他评价不高,其原因在于姜夔其人其词离王国维推崇的"境界"相去甚远。
- 王正刚
- 论王国维“忧生情怀”产生的原因
- 2011年
- 根据王国维的人生轨迹和相关诗文论著,论述了王国维诗学建构的内在动力:"忧生"乃是一种对个体生命乃至整个现实人生的人本忧思,它是王国维学术活动、诗学建构的思辨基点。并分析了其忧生情怀形成的内、外因素及诗、文表征。
- 王正刚
- 关键词:忧生知情
- 从“鼾”字看宋诗审美取径被引量:1
- 2016年
- 宋诗有着明显不同于唐诗的审美取径,从宋诗中多次出现的通俗、恶俗之字如"鼾"字等,能折射出二者在题材、语言、功用、风格等方面各有旨归,见出理学背景下宋诗平淡、通俗、以文为诗、化禅为诗等特点。但总的来说,唐诗、宋诗审美取径有不同,诗歌境界无高下。
- 王正刚
- 关键词:唐诗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