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沛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植物
  • 6篇胁迫
  • 5篇燕麦
  • 5篇基因
  • 4篇盐生植物
  • 4篇小花
  • 4篇小花碱茅
  • 4篇碱茅
  • 3篇生理响应
  • 3篇生物胁迫
  • 3篇作物
  • 3篇克隆及序列分...
  • 3篇非生物
  • 3篇非生物胁迫
  • 3篇K^+通道
  • 2篇多光谱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指数
  • 2篇生理
  • 2篇生理功能

机构

  • 15篇西南民族大学
  • 1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24篇王沛
  • 12篇周青平
  • 8篇陈有军
  • 8篇王锁民
  • 6篇田莉华
  • 3篇马清
  • 3篇包爱科
  • 2篇周向睿
  • 2篇张金林
  • 2篇高丽
  • 1篇伍国强
  • 1篇王茜
  • 1篇岳利军
  • 1篇袁惠君
  • 1篇郭强
  • 1篇李静
  • 1篇张静
  • 1篇马蓉
  • 1篇未丽
  • 1篇李惠茹

传媒

  • 5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6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燕麦杂交套袋装置
本发明涉及燕麦杂交试验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燕麦杂交套袋装置,包括可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底座上表面中部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前侧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通过设置在安装板两侧...
雷映霞陈有军汪辉王沛周青平
15份垂穗披碱草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比较被引量:11
2020年
为了筛选出适宜川西北高寒牧区干旱环境下生长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资源,采用室内盆栽法,对15份21 d龄的种质资源进行8 d的自然干旱处理,测定胁迫后各种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积累及相对电导率的干旱胁迫指数(DRI),并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了15份不同垂穗披碱草种质资源抗旱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15份种质资源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均下降;而相对电导率(REC)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有不同程度升高。15份垂穗披碱草种质资源苗期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E15>E10>E5>E14>E1>E2>E13>E9>E8>E11>E4>E7>E6>E3>E12。筛选出的抗旱性突出的材料为康北垂穗披碱草、I-1-1-14、11-22,其中康北垂穗披碱草作为国审品种,表现出的很强的优势,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普及推广,I-1-1-14、11-22可作为抗旱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备选材料。
张静王沛王平周青平孙万斌
关键词:垂穗披碱草抗旱性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相对电导率
高寒地区6种禾本科牧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被引量:23
2021年
为筛选出耐寒性强的禾本科牧草品种,研究了青牧一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Qingmu No.1’)、同德老芒麦(E.sibiricus‘Tongde’)、同德短芒披碱草(E.breviaristatus‘Tongde’)、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Qinghai’)、青海扁茎早熟禾(P.pratensis var.anceps Gaud‘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Qinghai’)幼苗生理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对6种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青海冷地早熟禾鲜重降幅最小,青牧一号老芒麦的干重降幅最小。2)低温胁迫下,6种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3)运用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表明,6种禾本科牧草耐寒性强弱依次为青牧一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综上可见,青牧一号老芒麦为上述六种禾本科牧草中耐寒性最强的牧草。
何子华杨成行王沛包爱科马清
关键词:高寒地区禾本科牧草耐寒性低温胁迫生理响应隶属函数
一种沙化地防风固沙草带沙障建植治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种一种沙化地防风固沙草带沙障建植治理方法,包括在流动沙化地和半流动沙化地设置菱形草带沙障,在固定沙化地设置条形草带沙障;在菱形草带沙障和条形草带沙障上混播特定比例的草种,在菱形草带沙障、条形草带沙障之间和菱形草...
陈有军周青平田莉华王沛汪辉胡健
文献传递
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禾豆混种作物生长估算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农作物遥感监测技术领域,提供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禾豆混种作物生长估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混种区域的多光谱数据,根据多光谱数据计算植被指数与纹理指数,确定混种区域内作物的生物量与氮含量,基于一般线性回归...
汪辉赵保文关皓陈有军周青平雷映霞王沛胡晓炜段东东
基于RGB成像技术估算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性能
2025年
为实现无损、高效、准确估算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生长性能指标,本研究基于Lemna Tec Scanan‐lyzer植物表型分析系统拍摄盐胁迫下29个紫花苜蓿品种幼苗顶视、正视和侧视RGB图像,分析筛选可估算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叶面积和株高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图像表型参数。结果表明:侧视图投影面积与紫花苜蓿幼苗叶干重、茎干重和总干重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顶视、正视和侧视投影面积计算得到的5个参数中,VIAP(VIntegrated Analysis Platform)对幼苗总干重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模型为y=0.0054x+0.0305(R^(2)=0.84)。侧视图投影面积和侧视图最小外接圆直径可分别用于建立紫花苜蓿幼苗叶面积和株高的估算模型(R^(2)分别为0.71和0.84)。主成分分析表明,无盐胁迫、低盐胁迫(75 mmol·L^(-1))和高盐胁迫浓度(150和225mmol·L^(-1))处理的幼苗图像表型参数明显在不同象限。顶视、正视和侧视3个角度投影面积和侧视图最小外接圆直径均在4个盐胁迫浓度梯度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能够估算紫花苜蓿幼苗生长性能,进而评价其耐盐胁迫能力。
雷俊锋王沛王沛周青平陈有军
关键词:紫花苜蓿盐胁迫投影面积
一种基于点云及可见光影像的农作物种类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及可见光影像的农作物种类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遥测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基于无人机采集任一区域的影像资料,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任一区域的正射影像数据;将任一区域的正射影像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软...
王沛王茜王志伟周青平宋雪莲阮玺睿
盐生植物小花碱茅K^+通道PtAKT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为研究小花碱茅(Puainellia tenuiflora)K+/Na+选择吸收分子机制,根据已报道的其他植物AKT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小花碱茅根部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出AKT1基因,以期为小花碱茅AKT1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其作物改良的研究奠定基础。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度大约为1019 bp,编码339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高等植物AKT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在85%以上,与其他AKT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3%以上。
郭强周向睿王沛张金林包爱科伍国强王锁民
关键词:小花碱茅克隆
盐生植物小花碱茅外整流K^+通道SKOR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为研究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K+/Na+选择性运输的分子机制,根据已知的外整流K+通道高度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小花碱茅根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SKOR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长度为555bp,编码185个氨基酸;该序列与其他已报道的高等植物SKOR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66%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5%以上。
王茜王沛王锁民
关键词:小花碱茅耐盐性
木栓质及其生理功能被引量:8
2018年
木栓质是一种以甘油酯-酚类为基本单元的生物聚酯,包含聚脂肪族和聚芳香族两个结构域。典型的聚脂肪族聚酯包括ω-羟基脂肪酸、α,ω-双羧基酸、脂肪酸和伯醇,阿魏酸则是聚芳香族的主要成分。木栓质通常沉积于特定组织的细胞壁,例如根内皮层、外皮层、周皮、种皮以及其他的边缘组织,形成木栓层。木栓层作为一种保护性屏障,不仅在控制根系径向水分及营养元素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有效抵御病原菌和有毒气体的入侵。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及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木栓质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本文在概述木栓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化学组成和超微结构、木栓质单体的跨膜转运及其聚合组装的基础上,重点对木栓质合成途径及其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及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讨论,为通过改变植物根系适应性结构特征以改良作物及牧草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高丽杨海莉王沛王锁民
关键词:细胞壁超微结构化学成分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