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甜甜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穴位
  • 9篇穴位注射
  • 9篇火针
  • 6篇火针治疗
  • 4篇穴位注射治疗
  • 4篇中药
  • 4篇口腔
  • 4篇口腔溃疡
  • 4篇复发
  • 4篇复发性
  • 4篇复发性口腔
  • 4篇复发性口腔溃...
  • 3篇心脾
  • 3篇心脾积热
  • 3篇针疗
  • 3篇针疗法
  • 3篇注射液
  • 3篇火针疗法
  • 2篇神经根
  • 2篇神经根型

机构

  • 17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作者

  • 17篇王甜甜
  • 10篇赵春香
  • 8篇任红
  • 7篇邱超
  • 3篇卢红
  • 3篇陈强
  • 3篇刘媛媛
  • 2篇马林
  • 2篇朱利
  • 1篇韩康
  • 1篇王佩
  • 1篇郭淑芹
  • 1篇张志强
  • 1篇孙立虹
  • 1篇石烁
  • 1篇程晓东
  • 1篇耿巍
  • 1篇郭涛
  • 1篇周兴华
  • 1篇袁军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穴位注射联合刺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刺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10例,取穴定喘、肺俞、脾俞、天突、膻中、孔最、丰隆为基础穴位,每穴分别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然后依据辨证分型结合刺络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方法。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同步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心电图、心音图、肺阻抗图、一阶微分图,然后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阻抗血流图8项指标均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仅有4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刺络法治疗COPD疗效确切,且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疗效好,痛苦小,便于临床推广。
邱超程凤宽任红陈强马林卢红郭涛赵春香王甜甜
关键词:刺络法复方当归注射液肺阻抗血流图
益气活血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2009—2010年,我们采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40例,并与卡托普利片治疗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1999年制订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1]。年龄〉60岁,除外心肌梗死、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所有病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2]。
邱超程晓东程凤宽赵春香王甜甜
关键词:高血压益气活血中药疗法
穴位注射配合火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邱超张志强王甜甜赵春香郄增旺王卫力程凤宽
课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门诊和骨科住院请会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25-65岁。穴位注射取穴:大椎、大杼、养老、悬钟、后溪、曲池、外关、风门,天柱...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穴位注射治疗火针治疗
穴位注射合并火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合并火针疗法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将32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每周3次,共治疗2周;火针点刺溃疡面及周围黏膜,每日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100 mg、维生素B220 mg,每日3次;肌肉注射转移因子,每次2 m L(3 mg),每周2次,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溃疡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8%,优于对照组的76.07%(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疗法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口服维生素及肌肉注射转移因子,其止痛效果好、见效快,可改善相关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降低复发率。
王甜甜佟柳高宝丽卢红陈强马林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穴位注射火针疗法
穴位注射与火针并用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18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与火针并用对不同程度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以及年龄、病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穴位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并采用火针点刺溃疡面及其周围黏膜进行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转移因子,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观察两组不同程度患者有效率及治疗组患者年龄、病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重度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同年龄组及病程组患者疗效有差别。结论穴位注射与火针并用对于中、重度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明显,随患者年龄增长、病程加长,疗效呈下降趋势。
王甜甜赵春香邱超郭星石烁王斌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穴位注射火针临床疗效
阳性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在阳性穴位上进行埋线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126例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来诊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63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治疗前依据经络脏腑辨证合理取穴,创新点为取阳性穴位,在相应穴位上出现,即条索、硬结、凹陷、压痛等,进针得气后再行埋线;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9.8%;治疗组为9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阳性穴位上进行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普通针刺治疗,且减少治疗次数,减少患者费用并提高临床疗效。
邱超赵春香王甜甜王卫力郄增旺
关键词:得气穴位埋线普通针刺神经根型颈肩痛
中医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以中药组方煎服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对其踝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进行持续被动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汤,2组均治疗1个月并随访2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术后1 d、15 d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35%,较对照组的81.40%高;相较于术前,术后3个月2组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主动活动度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则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红热、活动障碍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相较于术后1 d,2组术后15 d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以中药组方煎服联合持续被动活动能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更利于患者配合进行持续被动活动锻炼,恢复踝关节功能,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韩康刘媛媛王甜甜朱利郭得立周兴华李涛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持续被动活动中药组方踝关节功能疼痛炎性因子
刺络放血加中药治疗顽固性皮肤病1例被引量:1
2013年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中医认为其可以归属于“牛皮癣”、“顽癣”范围,因反复发作,而难以治愈。近期笔者应用刺络放血加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神经性皮炎20年,多次反复,未能痊愈,日渐加重。现主症:皮损散发在双侧肘部(每侧2cm×2cm)、头部两侧(右:4cm×4cm;左:5cm×7cm),右手背连及腕部(6cm×7cm),肥厚性斑片,疮面基底潮红,周边有卫星状分布的米粒大小扁平丘疹,渗出较少,头部疮面有少量脱屑。近年瘙痒感不明显,时有心烦、胸闷,睡眠可。面色润泽,口唇色红微干,口干、微苦。
任红郝英霞王甜甜
关键词:中药治疗刺络放血顽固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扁平丘疹疑难病
毫火针治疗湿瘀互结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2023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远期并发症,多与DVT类型、DVT为初发或复发、抗凝药物使用周期及强度、患者本身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相关^([1-2])。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期,遗留在静脉管腔内的陈旧性血栓与静脉管腔内膜发生粘连、蔓延、机化、再通等病理改变,导致静脉管腔阻塞和/或静脉瓣膜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引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慢性下肢静脉压力升高。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或怒张、皮肤营养障碍改变(色素沉着、湿疹、硬化),甚至静脉性溃疡等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国外有研究报道,33%~50%的DVT患者在1~2年内最终会发展为PTS^([3]),其中伴有静脉溃疡5%~10%^([4]),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组第2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5])指出,DVT慢性期可导致PTS,PTS发生率为20%~50%,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远较同病期的关节炎、慢性肺疾病及糖尿病更严重^([6])。目前预防PTS发生最好的方式是有效治疗DVT,下肢DVT的急性期积极治疗与否和PTS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对于下肢PTS的治疗手段相当有限,以抗凝、使用弹力绷带、弹力袜或气压治疗为主,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PTS的手段^([7-8])。
王甜甜刘媛媛任红刘梦柳赵春香王文涛孙月鹏赵亚楠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任红郭淑芹陈强王丽英王甜甜马淑义赵春香袁军李继增
在以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并对此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规范操作技术。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方法,将三个中心的138例...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