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妊娠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 2篇孕产妇死亡
  • 2篇剖宫产
  • 2篇发生率
  • 2篇分娩
  • 2篇分娩方式
  • 2篇干预
  • 2篇干预措施
  • 2篇产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重度窒...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亚群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孕产妇死因
  • 1篇再次妊娠

机构

  • 11篇深圳市龙岗区...

作者

  • 11篇王艳
  • 3篇陈文英
  • 2篇史丹红
  • 2篇邹丹玲
  • 1篇冉健
  • 1篇魏凤香
  • 1篇李高驰
  • 1篇裴元元
  • 1篇任振敏
  • 1篇张绍强
  • 1篇吴小玲
  • 1篇高坚欣
  • 1篇邝清梅
  • 1篇周小丽
  • 1篇杨青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干预对策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和死因构成,探讨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龙岗区2006-2015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65例,平均死亡率为16.74/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5年低至4.89/10万。孕产妇死亡直接产科因素为产科出血占2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0.77%、羊水栓塞占18.46%、异位妊娠占10.77%、子宫破裂占1.54%;间接产科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比例上升,2012年开始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超过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2014、2015年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为0。结论龙岗区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对控制孕产妇死亡起到了较显著的作用,可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史丹红王艳邹丹玲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
深圳市龙岗区居民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女性居民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龙岗区1 944名女性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其进行HPV检测;按年龄、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后比较HPV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检出HPV阳性283名,阳性率为14.56%,共检出21种HPV基因型,优势亚型为HPV52(16.27%)、HPV43(13.33%)及HPV16(9.87%);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女性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岗区的HPV感染有其特殊的影响因素,以HPV52基因型为主。应加大研究对象样本量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裴元元李高驰冉健任振敏王艳魏凤香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院剖宫产指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院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2010年度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院收治的13 764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区总的剖宫产率为37.27%。疤痕子宫(19.51%)、胎儿窘迫(15.77%)、社会因素(15.71%)是本区剖宫产指征的前三位。二级医院中疤痕子宫(20.42%)居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民营医院中社会因素(23.16%)居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二级医院中因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脐带异常等高危因素而行剖宫产手术的比例以明显高于一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一级医院和民营医院中以相对头盆不称、产程异常等明确的产科因素为剖宫产指征的比例明显高于二级医院。结论:应加强孕期宣教,增强医患沟通,避免过度诊断,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减少无医学指征剖宫产。
王艳
关键词:剖宫产发生率分娩方式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最佳选择。方法 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312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RCS组)210例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组(VBAC组)102例,另外选择同期210例首次剖宫产者为PCS组。观察产妇的分娩方式和结局,并比较三组相关情况(产后出血、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312例产妇,试产144例,阴道分娩102例,成功率为70.83%;168例直接行剖宫产,占53.85%。RCS组产后出血(310.5±30.2)ml明显高于VBAC组的(143.5±25.2)ml(U=7.55,P〈0.01)和PCS组的(244.2±28.3)ml(U=20.40,P〈0.01);RCS组平均住院天数(7.5±0.2)d明显多于VBAC组的(3.0±0.3)d(U=25.50,P〈0.01)和PCS组的(6.6±0.6)d(U=16.70,P〈0.01);RCS组住院费用(4 451.5±62.4)元明显多于VBAC组的(1 223.6±12.3)元(U=71.50,P〈0.01)和PCS组的(3 756.4±54.6)d(U=25.20,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只要在医务人员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王艳
关键词:剖宫产术妊娠分娩
2004-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探索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共监测53例死亡孕产妇,平均年龄30.77岁;平均病死率为38.65/10万,孕产妇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直接产科死因造成死亡占60.04%,其中产科出血居首位;院外分娩孕产妇死亡比例最大。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产科队伍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打击非法接生,加大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才能降低孕妇死亡率。
吴小玲高坚欣王艳张绍强
关键词:孕产妇干预措施
T细胞亚群及其免疫分子介导的妊娠免疫耐受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妊娠属于孕产妇特有的生理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妊娠与多种免疫调节皆有关系,故而应对妊娠免疫进行研究。从生殖免疫学方面进行探究可知,胚胎形成和同种异体移植的相似度极高,这时对于母体而言其属于半同种异体抗原,其中正常分娩(未被母体排斥)属于母-胎界面母体和胚胎比较复杂的对话结果,同时细胞与细胞因子之间会构成比较复杂的网络,进而形成特有的免疫耐受状态,也称之为妊娠免疫耐受。从该层面上而言,妊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成功的妊娠免疫耐受状态。近几年相关研究表明,妊娠免疫耐受与T细胞亚群及其免疫分子介导有关,本文就其进行了综述。
王艳周小丽杨青
关键词:妊娠免疫耐受T细胞亚群
385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围生结局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各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生儿结局和预后,为妇幼信息上报、产前咨询、产后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度在深圳市龙岗区产前和(或)产后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并通过妇幼信息系统上报的385例的病历资料,并对出生1年后的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深圳市龙岗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89%,其中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占73.77%,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占26.23%。83.90%病例确诊时间为产后;复杂型先心病的孕期发现率要高于简单型先心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6,P<0.01)。385例先心病结局为:引产60例,死产1例,7天内死亡3例,活产321例(其中含3例7天后死亡),存活率为83.38%;简单型先心病存活率显著高于复杂性先心病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46,P<0.01)。追踪随访活产儿282例,随访率87.85%,其中51例预后较差,占随访病例的18.09%。结论深圳市龙岗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以简单型为主,确诊时间主要为产后,产前诊断率较低,不利于进行早期干预,因此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在妊娠期尽早发现和确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性先心病,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陈文英王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随访预后
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儿重度窒息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情况,并分析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取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医疗卫生机构新生儿基础资料388 181份,统计重度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做趋势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相关因素。结果 2006-2015年龙岗区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5.03‰下降至1.00‰,2015年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十年间最低,为21.95%。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35岁、孕期保健次数<5次、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及胎盘异常是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重度窒息高危孕产妇,应加强孕期保健及监测,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做到及早诊断、及时干预。
史丹红王艳邹丹玲
关键词:重度窒息新生儿患病率
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中监测的2009至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导出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09-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总的发生率为15.12‰,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114.23,P<0.001),其中产前确诊占10.39%,产后确诊占89.02%。6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外耳其他畸形、唇裂合并腭裂。男婴和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7.914,P<0.001),不同户籍类型的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χ~2=8.518,P=0.014)。开展免费筛查和诊断前后引产孕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7,P<0.001)。结论龙岗区近几年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多,尤其以先天性心脏病增长比例最高,因此应制定一、二级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婚前、孕前保健,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率。
陈文英王艳
关键词:发生率
16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母儿结局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会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确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照随机选择的168例无子宫肌瘤的同期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观察组)孕期各种合并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期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较正常妊娠的剖宫产率高,子宫肌瘤的存在对孕期长短,新生儿产程及各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王艳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合并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