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疾病控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高血压数据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适宜的、有效的、稳定的、可靠的高血压数据质量控制指标。【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研究制定高血压数据质量控制指标,利用高血压、糖尿病、死亡三个条线的历史数据对指标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对高血压业务和数据特点的研究,得出四个数据质量控制指标,分别为BMI纵向波动、BMI横向波动、死后随访、血压无波动。通过验证,这四个指标均能找出异常数据,BMI纵向波动(异常率0.29%,t=4.70,P<0.000 1)、BMI横向波动(异常率1.9%,t=-7.72,P<0.000 1)、死后随访(异常率33.76%)、血压无波动(异常率20.03%)。【结论】通过对高血压历年数据及与其他条线关联数据的研究,制定的四个质量控制指标,能够准确找出存在的异常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提高业务工作效率,还有助于提高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 王云徽杨晓明王英
- 关键词:高血压管理数据质量
- 某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病情况并研究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的960名社区居民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和相应的体格检查。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5.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间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等。结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多接触其保护因素,以减少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病。
- 王良锋王英韩婕刘宾益
-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
- 平衡操和传球游戏对社区老人注意和平衡能力提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在社区开展娱乐康复预防老人跌倒的活动中,观察平衡操和传球游戏对社区老人注意力和平衡能力提高的效果。方法:A、B、C、D四社区128位老人参与研究,A社区进行功能第1次评定后进行娱乐康复锻炼2月,B社区功能第1次评定后不进行锻炼,2个月后A和B社区进行功能第2次评定。随后B社区锻炼,2个月后再次进行功能第3次评定。C、D社区和A、B社区研究设计相同。功能评定包括注意力评定和平衡能力评定。娱乐康复锻炼方法为坐和站位平衡操、传球活动,均每周5次,每次约20min。结果:共87位老人完成锻炼和功能评定,锻炼后A、C、D社区老人听跟踪有显著提高;B、C社区老人注意广度有显著提高:A、B、D社区老人注意持久性有显著提高。4组社区老人左右摆幅值均明显减少;A、B社区老人右前后摆幅减少,B、C、D社区老人左内外摆幅值减少;D社区老人右内外摆幅值减少,A、B、D社区老人轨迹长值明显减少。结论:娱乐康复中的平衡操、传球活动能提高社区老人的视、听追踪、注意持久性、注意广度能力和站位平衡能力。
- 金培勇王凯李敏何永频王英吴朝阳许磊
- 关键词:社区康复老人跌倒注意力
- 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12月,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的960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5.63%。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与婚姻状况组间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危险因素为心血管疾病家庭史、年龄、饮酒、睡眠质量、体质指数。结论静安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龄大、饮酒、睡眠质量差、体重指数大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
- 王良锋王英韩婕刘宾益
-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
- 2007年上海市静安区部分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在上海市静安区5个社区中采用多阶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6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960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过高、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分别为25.63%、5.83%、6.35%、3.13%、5.73%、1.77%。6种慢性病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P〈0.01);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均为有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P〈0.01)。[结论]静安区部分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家族史是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王良锋王英韩婕刘宾益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
- 娱乐康复对社区老人跌倒预防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娱乐康复对社区老人跌倒率的影响。方法选择4个社区248名老人,分为干预组128名、对照组120名。依次对4个社区老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对干预组进行娱乐康复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进行注意力和平衡功能评定,并随访12个月,观察老人在此期间的跌倒情况。结果实际完成190名。各社区干预组老人锻炼后听跟踪、注意广度、注意持久性、平衡能力有提高(均P<0.05)。干预组老人跌倒发生率下降40%~54.5%,跌倒人次数下降45.5%~72.2%;对照组老人跌倒发生率、跌倒人次数无明显改变。干预组老人对跌倒恐惧感下降,采取跌倒预防措施人数上升。结论娱乐康复能提高社区老人注意和平衡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防跌意识,降低社区老人的跌倒发生次数,是社区预防老人跌倒的一项有效方法。
- 王凯何永频王英
- 关键词:老人跌倒
- 社区居民系列健康培训的组织与有效性研究
- 2006年
- 目的为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转变。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18个居委会抽取调查对象及参照人群;对调查对象开展系列健康知识培训。结果通过参加系列培训,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健康观念得到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也得到有效的倡导。结论居民系列健康培训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 王英李彦玲
- 关键词:有效性
- 上海市静安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上海市静安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对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查14 52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分别是10.11%和11.30%。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与糖尿病的检出有关联。年龄≥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家族史、血脂异常、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长时间静坐、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与糖尿病前期的检出有关联。结论应重视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高危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及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转变。
- 陈洁华王英王妍敏任东升张欣
-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
- 上海市静安区白领女性生命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白领女性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静安区工作的、在白领驿家参加活动的494位白领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状况问卷(SF-36)等收集资料,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494位白领女性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得分分别为(87.59±15.71)、(85.12±28.68)、(88.46±13.34)、(71.78±17.97)、(73.10±13.92)、(86.19±16.08)、(80.09±33.40)和(70.39±13.94)分。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是影响白领女性生命质量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上海市静安区白领女性总体生命质量良好,生理健康状况优于心理健康状况。应针对影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总评分的主要因素对白领女性采取不同侧重点的卫生保健措施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对该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卫生服务工作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 韩志英王英袁文英高洁
- 关键词:生命质量白领女性
- 静安区“健康楼宇”高血压管理模式探索
- 2007年
- 目的探索符合上海市静安区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楼宇高血压管理模式。方法在按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开展示范点高血压管理的基础上,在全区试点健康楼宇开展高血压综合管理。结果在试点楼宇建立了由街道、社区医院、楼宇管理部门组成的高血压综合管理体系。结论楼宇人群工作较为繁忙,经济文化背景较复杂,需加强组织协调和完善管理形式,以适应不同需求。
- 王英韩婕
- 关键词: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