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进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麻疹
  • 2篇疾病监测
  • 2篇疾病监测点
  • 2篇病监测
  • 1篇医院传染病
  • 1篇疫苗
  • 1篇疫情
  • 1篇疫情报告
  • 1篇疫情报告管理
  • 1篇染病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麻疹流行
  • 1篇麻疹疫苗
  • 1篇门诊
  • 1篇门诊日志
  • 1篇疾病
  • 1篇钩体病
  • 1篇腹泻

机构

  • 6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成都军区后勤...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作者

  • 6篇王进
  • 3篇白红
  • 2篇邓颖
  • 2篇王燕
  • 2篇宋杨
  • 2篇杨维中
  • 1篇周功营
  • 1篇张自光
  • 1篇方刚
  • 1篇袁建国
  • 1篇赵永刚
  • 1篇罗湘蜀
  • 1篇赵新华
  • 1篇马峰
  • 1篇宋扬
  • 1篇刘青恋
  • 1篇郭安荣
  • 1篇许军红
  • 1篇马煦

传媒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麻疹疫苗复种时间的探讨
1997年
本文采用队列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5~1995年的麻疹发病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5~1987年间,麻疹疫苗的初种率较低(38.4%~86.7%)。这三年间出生者的麻疹队例发病率变化都呈现这种规律:1~2岁发病率较高,2岁后发病率下降,3~5岁在较低水平,5岁后迅速上升,6~7岁时达到高峰水平,此后又下降,以至最低水平。由于初种率较低,初种后留下的免疫空白较大,未经初种或初种不成功的人在4年后(5岁后)发病大量增加,造成6~7岁时的发病高峰。因此,在初种质量和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和年龄组,麻疹疫苗复种时间可从原定的7岁提前到4岁,这对于削平此后出现的发病高峰,降低麻疹发病水平,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杨维中王进刘青恋宋杨方刚许军红罗湘蜀
关键词:麻疹疫苗
四川省1991年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分析
1993年
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方案”于1991年10月中下旬对全省13个市地、州619个医疗单位统一进行了检查。发现各级医疗单位的级别高低与总得分成正相关,以乡村卫生所得分最低。各级医疗单位的门诊日志评分均最低。传染病报告率也以个体、厂矿、乡、区级医疗单位较低。报告率较低且有实际意义的传染病为伤寒、副伤寒、痢疾、钩体病。
王进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管理疫情报告管理门诊日志钩体病报告率
四川省疾病监测点13年居民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研究四川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方法 根据 1985~ 1997年四川省疾病监测点资料汇编进行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死亡率差别的显著性测定采用 χ2 检验。结果 在 4 13 82 3 61例监测人口中 ,年平均出生率 12 83‰ ,年平均标化死亡率 62 2 60 /10万。前 5位死因顺位无变化 ,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病和传染病的标化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监测系统人群平均期望寿命 71 3 4岁 ,男性 66 0 0岁 ,女性 73 4 9岁 ,去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后平均期望寿命明显增加。结论 应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和意外死亡相关因素的监督监测工作。
王进张自光白红宋扬王燕邓颖
关键词:疾病
四川省1950~1997年麻疹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根据全省麻疹疫情,对1950~1997年的麻疹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自然感染时期(1950~1965年)麻疹发病、死亡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流行频繁,流行间隔3~5年;城市发病高于乡村;发病高峰集中在冬春季节.计划免疫时期(1983~1997年)麻疹的发病、死亡位次明显下降,流行减少,以散发为主要形式;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发病高于内地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发病季节高峰向后推迟,峰值降低.建议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调整免疫策略.进一步提高免疫覆盖率,降低麻疹高发年龄段的发病.
王进杨维中马煦白红袁建国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西藏地区病毒混合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1996年
作者(1990.5—1992.4)采用PAGE和电镜技术,查获得149例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共检出病毒5种13组,病毒混合感染率9.57%(149/1557)。其中多重感染为11.6%;双重感染为4.96%;重叠感染为3.73%。<20岁组为6.49%;>21岁组为3.08%;流行季节前期居多,散发流行在人口密集的拉萨、林芝和昌都地区。呕吐、发热、脱水和腹泻加重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外,文中对发现的冠状病毒从形态和分子结构上作了描述和流行病学分析,除证实在当地感染(3.73%)的存在外,讨论了HECV与人类腹泻的密切病因关系。
马峰郭安荣王进周功营赵新华
关键词:腹泻病毒
四川省疾病监测点13年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王进白红赵永刚宋杨王燕邓颖
关键词:疾病监测点传染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