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飞

作品数:8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因病缺课
  • 3篇上海市中小学...
  • 3篇缺课
  • 3篇小学生
  • 2篇肥胖
  • 1篇学年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血脂异常
  • 1篇少年
  • 1篇身体活动
  • 1篇水痘
  • 1篇体育
  • 1篇体育运动
  • 1篇青春
  • 1篇青春期
  • 1篇青春期发育
  • 1篇青春期学生
  • 1篇青少年
  • 1篇缺勤

机构

  • 8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卢湾区疾病预...
  • 1篇上海市卢湾区...
  • 1篇闸北区疾病预...
  • 1篇上海市崇明县...

作者

  • 8篇罗春燕
  • 8篇王鹏飞
  • 5篇虞瑾
  • 3篇周月芳
  • 3篇陆茜
  • 2篇邹志勇
  • 2篇郭常义
  • 2篇张喆
  • 2篇杨东玲
  • 1篇王向东
  • 1篇冯玮
  • 1篇何懿
  • 1篇刘淮玉
  • 1篇刘锋
  • 1篇陈涛
  • 1篇冯晓刚
  • 1篇胡国泉
  • 1篇汪玲
  • 1篇赵宇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教育生物学杂...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上海市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与大气污染物的关联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现状,探索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与大气污染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数据、大气污染物数据和气温,描述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现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大气污染物和气温指标重新组合为综合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大气污染物及气温主成分与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的关系。[结果]2013—2016年,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累计667 978人日,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为0.71‰;冬季和春季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第一、第二主成分特征值均>1,二者累积贡献率达84%,提取第一、第二主成分以综合反映大气污染物及气温指标。PM_(2.5)、PM_(10)、SO_2、NO_2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μg/m^3,CO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 mg/m^3,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分别上升0.54‰、0.51‰、0.70‰、0.94‰和0.01‰。O_3日最大8 h均值每增加1μg/m^3,气温每增高1℃,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分别下降5.51‰和0.94‰。[结论]上海市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气温相关。
张喆虞瑾罗春燕王鹏飞曲爽笑
关键词:因病缺课呼吸系统症状大气污染物
2014—2015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了解2014—2015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流行特征和原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学生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系统监测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行列表χ2检验方法,描述2014—2015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流行特征,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因病缺课原因构成差异。结果 2014—2015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总因病缺课率为0.31%,首次缺课422 469人次。冬季学生因病缺课率较高。首次缺课个案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小学生比例高于初中、高中学生。因症状缺课是首次缺课的主要原因,占90.76%,多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因传染病、伤害、其他疾病缺课分别占首次缺课病例的2.70%、1.54%和5.00%。不同性别、不同学段的学生因病缺课原因构成有显著差异。结论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系统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继续挖掘监测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因病缺课动态,完善症状监测及传染病预警体系。
张喆罗春燕王鹏飞虞瑾
关键词:因病缺课
上海市初中学生屏幕时间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掌握初中学生屏幕时间现状,了解屏幕时间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健康问题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2月随机抽取上海市6所中学初中部的全部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接受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549份。观察初中学生的屏幕时间,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学生在调查前1周的屏幕时间平均为2.83h/d,周末的屏幕时间是上学日的2.06倍。致使屏幕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为非毕业班、男孩、卧室摆放电视机、不约束看电视时间、拥有自己的电脑、中学生特质焦虑分数高于平均分、经常在看电视和用电脑时吃零食、母亲屏幕时间平均>2h/d、认为屏幕时间对健康没有影响。[结论]电子屏幕使用是上海市初中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屏幕时间延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也是初中学生多种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屏幕时间的控制需要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的共同努力。
罗春燕王鹏飞骆璇王向东刘淮玉赵宇
关键词:肥胖初中学生
青春期学生血脂水平与青春期发育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描述青春期学生血脂水平及其与性发育和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联,为制定青春期学生血脂标准和开展青春期脂代谢异常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6月,随机抽取上海市2个区6所学校1 298名六至八年级学生,询问青春期发育的情况、测量身体形态并检测血脂、性激素等指标。结果影响男生血脂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腰围、年龄和发生遗精,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与腰围有关(B值分别为0.016,-0.008,0.011,P值均<0.01),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与年龄有关(B值分别为-0.112,-0.046,P值均<0.01),发生遗精男生的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未发生遗精的男生(B=-0.163,P<0.05)。影响女生血脂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腰围和发生月经初潮,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与腰围有关(B值分别为0.134,-0.009,0.110,P值均<0.01),发生月经初潮以后女生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低于未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B值分别为-0.134,-1.144,P值均<0.05)。结论青春期学生血脂水平受到年龄和青春期发育的影响,腰围对血脂的影响较大。评估青少年血脂水平时,需要将年龄和青春期发育的因素考虑进去。
罗春燕汪玲陆茜冯晓刚周月芳蒋惠芬汤海英王鹏飞
关键词:血脂异常青春期发育
学校缺勤缺课监测对于水痘监测的作用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学校缺勤缺课监测系统中因水痘缺课的数据,探讨其对水痘监测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学年第一学期监测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并与网络直报水痘资料进行比较,评价缺勤缺课监测的及时性、敏感性等特征。结果 2010学年第一学期共计监测97d,1 644所学校因水痘缺课3 287人、20 202人天。缺课率和缺课天数在高发期(11~12月)要高于其他月份。52.11%水痘病例来自小学。网络直报病例缺课天数要长于未网络直报病例(P<0.05)。对于就诊病例网络直报的及时性要好于学校缺勤缺课监测。结论学校缺勤缺课监测对于水痘缺课的报告与网络直报系统基本一致,而前者对于那些未就诊的轻症水痘病例具有更高的监测价值,学校缺勤缺课监测系统未来应侧重于基于症状的症候群监测。
何懿冯玮陈涛王鹏飞罗春燕
关键词:因病缺课水痘
上海市青少年静态行为与相关因素抽样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静态行为与屏前行为、轻度体力活动、中重度体力活动,以及与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2011年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上海市3个区3所中学共10个班级的学生自行填写的调查表,对学生上学日和周末的整日各个活动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周末调查对象的静态行为是每天389.19 min,屏前行为的时间是每天122.93 min,均超过上学日的3倍。青少年的静态行为时间与中重度体力活动无关,与轻度体力活动有关。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较低体重组和营养不良组周末的屏前时间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课余时间的体力活动不足,屏前行为可能与青少年不良的营养状况有关。
罗春燕虞瑾王鹏飞刘锋赵宇胡国泉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
中小学生身体活动与近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索上海市中小学生体力活动、静态行为时间与近视患病率的相关性,为学生近视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共8个行政区16所中小学,对入选学校的9 583名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体力活动、静态行为时间等变量,并进行视力检查。分别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学生身体活动时间与近视患病率的关联。结果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7.2%,平均每天中等到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and r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时间为0.57 h(0.25~1.14 h),平均每天总静态时间为5.77 h(2.50~8.00 h),其中做作业时间为2.00 h(1.50~3.00 h),看电视时间为0.50 h(0.33~1.00 h),玩电脑/电子游戏时间为0.33 h(0.00~1.00 h)。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了性别、年龄、父母近视的影响后,做作业时间长是学生近视患病率的危险因素,做作业时间每增加1 h,学生患近视的风险增加9.5%(OR=1.095,95%CI=1.043~1.150)。MVPA达1 h则是学生近视患病率的保护因素,每天MVPA达1 h的学生,其患近视的风险小于每天MVPA不足1 h的学生(OR=0.823,95%CI=0.735~0.921)。结论做作业时间长是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的危险因素,而MVPA达1 h则是保护因素,应鼓励中小学生多参加户外体力活动预防近视。
杨东玲郭常义周月芳虞瑾王鹏飞陆茜邹志勇罗春燕
关键词:近视
上海市中小学生体力活动不足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中等到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不足1 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多层整群抽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共8个行政区16所中小学,对入选学校的9 583名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体力活动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VPA不足1 h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中小学生平均每天MVPA时间为0.55(0.21~1.07)h,70.1%的中小学生每天MVPA不足1 h,其中男生为67.7%,女生为72.8%,女生MVPA不足1 h的比例高于男生(χ~2=29.7,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272,95%CI=1.156~1.399)、年龄小(OR=0.906,95%CI=0.892~0.920)、孩子从不或很少和同学/朋友一起运动(OR=3.347,95%CI=2.303~4.864)、父母每天MVPA时间少(OR=0.793,95%CI=0.763~0.825)、家长很少给孩子留出运动时间(OR=1.412,95%CI=1.178~1.684)、学校下午没安排体育活动时间(不包括体育课时间)(OR=1.667,95%CI=1.496~1.858)是中小学生MVPA不足1 h的危险因素。结论 MVPA不足1 h现象在上海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存在,急需开展更多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的工作。在开展促进活动时,需综合考虑学生自身、同伴、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杨东玲罗春燕周月芳虞瑾王鹏飞陆茜邹志勇郭常义
关键词:体育运动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