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仁芳
-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肝源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表现、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结果:HU以上腹痛最多见但缺乏规律性;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于胃溃疡(P<0.05);HU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难治愈,及时正确诊治HU可降低病死率。
- 石仁芳
- 关键词:肝硬化溃疡门静脉高压幽门螺杆菌
- STA3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结直肠癌及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TAT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30例腺瘤性息肉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AT3蛋白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质。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56.7%和30.0%。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组织(P〈0.05)。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组织电。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浆膜浸润、肿瘤远处转移、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STAT3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夏恶性演进有关。在腺瘤性息肉组织中,STAT3阳性的组织细胞可能是潜在的癌前细胞。检测STAT3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 石仁芳唐国都李运千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转录因子信号转导
- 青年人大肠癌63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63例青年人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大肠癌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其次为血便、黏液血便,肿瘤部位以直肠多见,误诊率高,根治率低,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预后差。重视直肠指诊,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之关键。
- 石仁芳
- 关键词:青年人
- 新时期诊断学见习课的教学体会
- 2009年
- 诊断学是医学生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重要桥梁,诊断学见习更是诊断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见习内容主要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密切相关。笔者承担了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班的诊断学见习带教工作,现就如何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建议。
- 石仁芳
- 关键词:诊断学见习教学
- 广西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按性别及年龄配对,收集肝癌高发家族(试验组)和无癌家族(对照组)中的成员各103例,入选者均为HBV感染者。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及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型的检测。结果:研究对象共检出B、C、B/C混合、D 4种基因型,它们在两组中的比例分别为31.1%、63.1%、1.9%、1.9%和30.1%、55.3%、6.8%、2.9%,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BeAg阳性率C基因型高于B基因型(P<0.05),B、C基因型在性别、年龄、民族、HBV DNA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肝癌高发区HBV以B、C基因型为主,有少量的B/C混合型和D基因型。广西肝癌高发与基因型关系不大。
- 石仁芳吴继周万裴琦吴健林宁秋悦庞裕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基因型家族聚集
-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氨浓度的关系
- 2002年
- 石仁芳林中
- 关键词:肝硬化幽门螺杆菌血氨浓度
- 癌基因STAT3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癌基因STAT3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37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并对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对于正常肠粘膜组织,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的STAT3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STAT3高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在癌旁组织中,那些STAT3蛋白阳性的组织细胞可能是潜在的癌前细胞。检测结直肠癌中STAT3蛋白的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 石仁芳唐国都李运千
- 关键词:癌基因STAT3结肠直肠肿瘤
-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及内镜诊断特点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4例U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资料。结果:UC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多;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81.91%)、腹痛(72.34%)、粘液脓血便(54.26%);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51.06%);内镜下主要以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79.79%)、弥漫性浅表糜烂和(或)多发浅溃疡(56.38%)为改变。结论:UC有较明显的临床特征,结肠镜结合活检有助于诊断该病。
- 石仁芳林中张剑波韦铮武卢艺周本英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内镜
- 血清CA125水平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住院患者105例,根据Child-pugh积分法分A级28例,B级40例,C级37例,设慢性胃炎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8例。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A125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B级较A级及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P<0.05;经常规护肝治疗后,A级及B级显著下降,P<0.05,C级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及升高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其水平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并可能成为监测肝硬化患者腹水消长的一项有用指标。
- 石仁芳陈晓燕
- 关键词:血清CA125肝硬化
- PBL教学法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1
- 2009年
- 石仁芳周玉翔
- 关键词:PBL教学法内科学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