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玉洪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异己
  • 2篇红球菌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培养条件优化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机构

  • 2篇江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篇刘龙
  • 2篇房峻
  • 2篇陈坚
  • 2篇周景文
  • 2篇祝玉洪
  • 2篇李江华
  • 2篇堵国成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透明红球菌转化合成α-酮异己酸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对不透明红球菌(Rhodococcus opacus)DSM 43250转化合成α-酮异己酸(KIC)的培养环境进行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筛选获得对KIC产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关键营养因子:(NH4)2SO4、麦芽膏和NaNO3。通过最陡爬坡实验、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SAS软件回归分析建立了KIC产量关于3个关键营养因子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以模型求解确定最佳培养条件(g/L):(NH4)2SO4 0.23,麦芽膏2.42,NaNO3 1.43。在此培养条件下,KIC的理论最高产量为23.98 mg/L,在验证实验中KIC最高产量为23.93 mg/L,比优化前(3.72 mg/L)提高了6.43倍。
祝玉洪刘龙周景文房峻李江华堵国成陈坚
不透明红球菌转化合成α-酮异己酸的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基于非完全平衡块原理的Plackett-Burman法和响应面法对不透明红球菌(Rhodococcus opacus DSM 43250)转化合成α-酮异己酸(KIC)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KIC的产量.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KIC产量的6个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接种量、装液量和初始pH,然后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关键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并利用SAS软件回归分析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模型,通过模型求解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93%,装液量33.38 mL,初始pH 7.6.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KIC的理论最高产量为31.08 mg/L,在验证实验中KIC最高产量为30.97 mg/L,比初始产量23.93 mg/L提高了29.42%,为进一步的发酵放大奠定了基础.
祝玉洪刘龙周景文房峻李江华堵国成陈坚
关键词:响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