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铀燕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犯罪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刑法
  • 1篇刑法规制
  • 1篇刑法修正
  • 1篇刑法修正案
  • 1篇修正案
  • 1篇虚拟财产
  • 1篇职务犯罪
  • 1篇特权
  • 1篇权益
  • 1篇外交特权
  • 1篇外交特权与豁...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犯罪
  • 1篇网络虚拟
  • 1篇网络虚拟财产
  • 1篇豁免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信息

机构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程铀燕
  • 2篇李明

传媒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中国信息安全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2011年
1网终犯罪的概念与特征什么是网络犯罪?回答这一问题要从计算机的发展与网络的普遍使用谈起:计算机自1946年在美国诞生以来,计算机的运用不断发展,触及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上个世纪中叶,利用或针对计算机的犯罪不断出现,不过,这些大多是针对单一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学者们把这一现象形象地概括为计算机犯罪。最早提出计算机犯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唐.B.帕克,他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计算机犯罪是指在实施的犯罪过程中直接涉及计算机;日本有学者认为,计算机犯罪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反社会行为。在我国,学者们从刑法学角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计算机犯罪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危害社会并以处以刑罚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计算机犯罪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利用计算机及其技术作为工具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李明程铀燕
关键词:网络犯罪计算机信息系统
外交邮袋的相关理论及改革前景
2012年
文章重点考察关于外交邮袋的滥用及其限制问题,外交邮袋是指无论有无外交信使护送的,装载来往公文、公务文件或公务专用物品,用于国家为同无论何处的该国使团、领馆或代表团之间公务通讯,以及这些使团、领馆或代表团同派遣国之间或彼此之间进行公务通讯,附有外部标记,可资识别其性质的包裹。外交邮袋的不可侵犯性,保证了使馆的外交文件和公用物品,得以安全保密的传送,保护了派出国的利益。但正由于它的不可侵犯性,外交邮袋长期以来就成了外交走私的护身符,需采取对策防止其滥用。
程铀燕
关键词:外交特权与豁免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虚拟空间中,他们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娱乐。其中,网络游戏这种新型产业已经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网络虚拟财产就是...
程铀燕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合法权益
高校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防控
2012年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我国高校职务犯罪表现为大案要案、窝案串案突出,犯罪领域相对集中,犯罪方式智能化等新特点,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法律制度的缺失、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任职者心态失衡以及价值观的扭曲。加强职务犯罪预防的立法,在高校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培育,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协作化,使其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法人是解决高校职务犯罪的有效措施。
李明程铀燕
关键词:职务犯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