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波
- 作品数:34 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机械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随访研究,接受二尖瓣置换术随访患者126例,男54例,女72例,平均年龄(42.8±13.8)岁。病变类型:风湿性心脏病109例,心内膜炎导致二尖瓣病变11例,先天性二尖瓣病变6例。随访超过15年(最长21年)69例,平均随诊(15.5±3.8)年。结果在手术住院期间死亡患者为4例(3.2%),死亡主要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左心室破裂1例;实际符合参与随访研究患者为122例,术后随访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5.9%和56.6%;年龄在50岁以上,再次瓣膜置换,重大抗凝并发症,术后心功能低(Ⅲ-Ⅳ级)为明显影响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结论机械二尖瓣置换术后如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下,术后能严格控制抗凝,重视维护心功能,远期生存可以获得可喜结果(95.9%),再次瓣膜置换术一般发生在术后6-10年,长期严格抗凝管理应予高度重视。
- 章海波马庆荣李智佳杨柳陈凯宾晓农
- 关键词:二尖瓣随访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止血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创面应用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两组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及拔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手术后的引流量,止血效果明确、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李智佳章海波黄壮荣马庆荣陈凯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
-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外科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外科难愈性感染伤口中应用后的效果与总结体会。方法对我科46例难愈性感染性伤口的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方法治疗[1]。结果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难愈性感染性伤口中治疗效果好。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外科难愈性感染性伤口应用中方法灵活,适宜在普通医院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陈凯王淮玲章海波黄壮荣李智佳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创面愈合
-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前后HMGB_1、CK、CK-MB、LDH、LD_1、AST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前后患者血清HMGB1、CK、CK-MB、LDH、LD1、AST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7例体外循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MGB1表达水平,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检测血清中CK、CKMB、LDH、LD1、AST水平。对体外循环手术前后血清HMGB1表达水平与CK、CK-MB、LDH、LD1、AST的水平进行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体外循环手术患者HMGB1、CK、CK-MB、LDH、LD1、AST水平在手术后0.5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均高于手术前(P<0.05);HMGB1、CK、CK-MB、LD1、AST水平在手术后24小时达高峰,LDH水平高峰出现于手术后48小时,其他各指标渐渐下降。体外循环手术阻断时间延长,则HMGB1、CK、CK-MB、LDH、LD1、AST水平升高。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血清中HMGB1表达水平与CK、CK-MB、LDH、AST指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血清HMGB1、CK、CK-MB、LDH、LD1、AST水平升高,HMGB1参与了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 马庆荣章海波颜艳飞李智佳李少萍陈凯荣健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酶
- 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自体心包片修复完全性下腔静脉梗塞一例
- 1989年
- 下腔静脉梗塞征在亚洲及我国并非罕见。在外科治疗方面,如为膜样梗塞,可用手指或器械将膜捅裂,但适用本法的病例较少,且常复发;如梗塞部过长,一般多用人造血管作右心房一下腔静脉梗塞部远端分流,或右心房与其他连通下腔静脉的静脉搭桥术。
- 詹樾胡建国江亚平江亚平
- 关键词:自体心包下腔静脉深低温体外循环搭桥术人造血管
-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外科治疗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13例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13例小左心室瓣膜病患者经过充分围术期的准备后在ECMO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5例,联合瓣膜置换术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三尖瓣成型术7例,左心房折叠术3例。通过手术前后心脏彩超测定EDVI、LVEDD、IVS、PH、LVEF、FS作为评估左心室功能的指标;通过HR、MAP、PCWP、CI、PAO、SVRI、PVRI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受益的情况。结果手术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右心功能不全2例,左心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肾功能不全2例,MSOF3例;其中术后死亡4例(肺功能衰竭l例,心功能衰竭1例,MSOF2例)。余9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合并小左心室瓣膜病是重症瓣膜病的一种,术后早期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充分的围术期准备和在ECM0辅助下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黄壮荣章海波马庆荣李智佳
- 关键词:小左心室瓣膜病围术期体外膜肺氧合
- 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肺癌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肺癌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肺癌麻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通气方法作为常规通气组(CV组),另一组采用保护性通气方法作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分别在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90 min(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并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OI)均有所降低,但PV组明显高于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在T2时点明显升高,相同时点PV组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麻醉患者中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方法能有效提高动脉氧分压,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手术期间患者肺功能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 黄壮荣章海波祝曙光马庆荣梁葳陈凯
- 关键词:保护性通气单肺通气肺功能
- 罗伊适应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78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患者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出院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住院适应性、治疗依从性、病人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住院适应率为87.1%(74例),对照组住院适应率为66.7%(62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88.2%(75例)、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72.0%(67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89.4%(76例),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3.1%(68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总体健康得分(74.1±8.3)高于对照组(56.7±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癌患者手术后的住院适应性、治疗依从性及病人满意度,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推广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具有现实意义。
- 杨柳俞庆华颜艳飞吴妙莉高晓君章海波
- 关键词:罗伊适应模式肺癌生活质量
- 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长期随访中的精细化管理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长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长期随访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根据二尖瓣置换术的疾病特点,按照"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核心,制定了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管理团队、随访方式、随访时机、随访内容及随访数据的处理的精细化管理随访方案。结果实际随访例数151例,随访期死亡5例,随访期死亡率3.3%,死亡原因: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1例;瓣膜栓塞+妊娠1例;脑梗死1例;脑出血1例;不明原因死亡1例(在家猝死)。术后随访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和59.0%;随访过程发现3例再发瓣膜病而成功再次瓣膜置换;发现抗凝不当18例,及时予以干预,住院或输血;本组共有37例育龄期妇女(其中1例随访7年后进入育龄期),发生妊娠4例,3例顺利生产出健康胎儿。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长期随访的精细化管理,对随访数据的完善性和有效性,以及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有效干预和预后有很重要的作用。
- 杨柳颜艳飞陈艳马庆荣章海波
-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随访
- MAPKAPK2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评估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致癌基因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2(MAPKAPK2)的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例NSCLC组织中MAPKAPK2基因的蛋白表达量,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MAPKAPK2表达与NSCLC预后的关联,并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探讨其预测价值.结果: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随MAPKAPK2表达分级而显著缩短(低∶中∶高:22个月∶15个月∶8个月;Log-rank检验P=2.51×10-6);MAPKAPK2高表达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死亡率增加(HR=3.02,95%CI=1.86-4.92).NSCLC五年生存率下,MAPKAPK2表达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可达0.711.结论:MAPKAPK2高表达可增加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对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章海波祝曙光马庆荣李智佳杨柳宾晓农
- 关键词:肺癌预后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