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炳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甾醇
  • 2篇固定化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1篇选育
  • 1篇预处理
  • 1篇藻酸钙
  • 1篇植物甾醇
  • 1篇牛瘤胃
  • 1篇萃取
  • 1篇琥珀
  • 1篇琥珀酸
  • 1篇细胞固定化
  • 1篇两相系统
  • 1篇瘤胃
  • 1篇毛细管
  • 1篇毛细管电泳
  • 1篇快速选育
  • 1篇固定化细胞
  • 1篇硅藻

机构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安徽建筑工业...

作者

  • 5篇罗炳华
  • 4篇潘丽军
  • 3篇杨英
  • 3篇冯丽桦
  • 3篇姜绍通
  • 1篇陈晓晖
  • 1篇操丽丽
  • 1篇李兴江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固定化分枝杆菌BD696-6产雄烯二酮发酵条件的研究
2009年
利用海藻酸钙凝胶颗粒将分枝杆菌BD696-6固定,进行固定化细胞的发酵条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最适条件为:pH8.5、温度32℃、底物浓度0.5%、转化时间144h,较游离细胞发酵周期缩短了24h,雄烯二酮产量明显提高,得率均在78%以上,且固定化细胞的贮藏稳定性、重复使用效果较好。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以海藻酸钙为包埋载体时,营养物质可自由传输。
冯丽桦潘丽军姜绍通杨英罗炳华
关键词:细胞固定化甾醇海藻酸钙分枝杆菌
琥珀酸产生菌的快速选育被引量:2
2008年
以牛瘤胃内容物为菌源,在高浓度CO2下向培养基额外添加莫能菌素和富马酸钠实现选择性富集培养。溴甲酚绿中性平板变色圈作为筛选标记,以变色区域大小初步筛选得到500株产酸菌株。结合TLC法快速地确定了其中含有28株产琥珀酸菌株。在HPLC和HPCE对发酵液检测的对比过程中优选HPCE法,检测发酵液得到6株优良菌株,其中发现15号菌株琥珀酸产量达11.5 g/L,有较少的甲酸和乙酸产生。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对牛瘤胃中的琥珀酸产生菌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分离筛选,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陈晓晖潘丽军李兴江操丽丽罗炳华
关键词:牛瘤胃琥珀酸TLC毛细管电泳
两相发酵系统中提取分离雄烯二酮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分枝杆菌B696在构建的油水两相发酵系统中具有较高的降解植物甾醇侧链成为雄烯二酮(4-AD)的能力,但如何提高产物的提取率和纯度是目前要解决的难点之一。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及萃取、结晶等操作对提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了产物4-AD的较适提取工艺条件为50℃加热处理10min,甲醇萃取油相,萃取温度15℃,萃取比3:1,结晶温度10℃,时间15h。此工艺下4-AD提取率为76.61%,产品纯度达98.24%。
潘丽军罗炳华姜绍通杨英冯丽桦
关键词:预处理萃取
双相系统中硅藻土固定分枝杆菌转化甾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在双相发酵系统中,将分枝杆菌BD696-6细胞固定在不同载体上,进行降解植物甾醇侧链生成雄烯二酮(AD)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丝瓜布、棉纱布及泡沫,硅藻土有更好的固定化效果。在硅藻土用量7g/L,接种量18%(V/V),甾醇添加量3g/L的实验条件下发酵7d,AD得率达到81.47%,比游离细胞发酵AD得率提高了19.52%。
潘丽军冯丽桦姜绍通杨英罗炳华
关键词:甾醇固定化细胞硅藻土
外加因子对两相系统转化植物甾醇制备雄烯二酮的影响
雄烯二酮(AD)是制备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通过微生物选择性切除植物甾醇侧链获得,但该法仍存在底物甾醇进入细胞困难等问题,因此产物转化率较低。本文在现有菌株及发酵液配方基础上,引入鱼精蛋白、甘氨酸、表面活性剂及超...
罗炳华
关键词:两相系统植物甾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