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斐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咪唑
  • 6篇咪唑类
  • 4篇蛋白
  • 4篇溶菌酶
  • 4篇乳球蛋白
  • 4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相互作用
  • 3篇Β-乳球蛋白
  • 3篇白质
  • 2篇修饰
  • 2篇修饰碳纳米管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2篇活性剂
  • 2篇复合材料
  • 2篇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耿斐
  • 3篇王晓晴
  • 3篇于丽
  • 3篇于丽
  • 1篇焦静静
  • 1篇宋岱锋
  • 1篇郑利强
  • 1篇陈辉
  • 1篇刘永辉
  • 1篇李干佐
  • 1篇王韶颖

传媒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咪唑类离子液体聚集行为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近年来各种类型、各种功能的离子液体被设计合成,其应用也渗透到各个领域。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体系在药物、化妆品、生物及食品等领域中有着...
耿斐
关键词:咪唑类离子液体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表面活性剂
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聚集行为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作为新型两亲分子而受到关注。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聚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其表面活性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C_n mimBr(n=12、14、16)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
王晓晴耿斐于丽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聚集行为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王晓晴耿斐于丽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聚集行为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作为新型两亲分子而受到关注。其聚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中可以自聚集形成胶束,碳链越长,越易形成胶束,具有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其胶束化过程为熵驱...
王晓晴耿斐于丽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咪唑类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修饰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新型两亲分子而受到关注。聚集行为研究表明,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类似,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能在水中聚集形成胶束,但其表面活性明显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
于丽刘永辉焦静静耿斐王晓晴
关键词:碳纳米管
咪唑类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修饰碳纳米管(英文)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新型两亲分子而受到关注。聚集行为研究表明,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类似,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能在水中聚集形成胶束,但其表面活性明显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目前,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以及具有良好电催化性质的碳纳...
于丽刘永辉焦静静耿斐王晓晴
关键词:碳纳米管
文献传递
HLB值方法用于稠油降黏体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稠油为研究对象。将已知HLB值的表面活性剂Span 60与Tween 60复配成溶液,将溶液加入稠油中,形成乳状液后,测定其黏度η,作η与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HLB值的标准曲线。根据该曲线,可得到稠油最佳降黏效果时的HLB值为8.50,并能确定研制开发的天然混合羧酸盐(SDC)、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SB)、改性混合羧酸盐(FBB)以及市售的环烷酸的HLB值。对于孤岛采油厂稠油,根据其乳状液的HLB值及降黏后的黏度η数值,筛选得到廉价的稠油降黏体系配方为:w(SDC)0.45%+w(环烷酸)0.55%。
耿斐王韶颖于丽郑利强李干佐陈辉宋岱锋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复配稠油HLB值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