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华清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螺旋电感
  • 3篇品质因数
  • 2篇电路
  • 1篇性能比较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散射参数
  • 1篇射频接收
  • 1篇射频接收机
  • 1篇射频接收前端
  • 1篇数对
  • 1篇数字电路
  • 1篇片上螺旋电感
  • 1篇微波集成
  • 1篇微波集成电路
  • 1篇系统集成
  • 1篇系统集成研究
  • 1篇校准
  • 1篇校准方法
  • 1篇接收前端
  • 1篇集成电路

机构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肖华清
  • 5篇熊祥正
  • 4篇廖成
  • 1篇王倡献

传媒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电子器件
  • 1篇微电子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平面绕型对RFIC螺旋电感电性能的影响
2007年
基于RF集成电路硅衬底螺旋电感(SIOS)的典型物理模型,用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对中空平面四边形、八边形和圆形螺旋电感的电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在内半径相同的情况下,圆形螺旋电感最大品质因数Q分别比四边形和八边形增加约0.90和0.80倍;在最大品质因数频率点,圆形螺旋电感端口反射系数分别比四边形和八边形减小约32.5%和26.6%,金属材料用量分别比四边形和八边形减少约30%和20%;当Q>5时,圆形螺旋电感的工作带宽分别比四边形和八边形增大约60%和30%.
肖华清熊祥正廖成
关键词:RFIC螺旋电感品质因数散射参数
一种90°分布式MEMS移相器的设计
2009年
RFMEMS移相器具有传统移相器所无法比拟的体积小、损耗小、成本低、频带宽、易于集成等突出优点。通过在共面波导信号线上贴敷低介电常数的薄层绝缘介质,使得MEMS金属桥与共面波导信号线在"关"态下形成MIM电容的方法,实现了提高"关""开"两种状态下的电容比,从而提高了单位长度上的相移量。在Ka波段下,建立90°分布式MEMS移相器的等效电路,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优化,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
王倡献熊祥正肖华清
关键词:MEMS
层数对MMIC差分对称圆形螺旋电感的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基于有限元数值求解Maxwell方程的通用全波电磁(EM)场仿真器HFSS(High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结合硅衬底螺旋电感(SIOS)的紧凑集总模型,对差分对称圆形单层双层螺旋电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在品质因数(QF)、自谐振频率(SRF)和3 dB带宽(BW)方面明显优于后者,而且前者最大品质因数处的电感值也符合nH量级要求。采用文中参数,前者较后者QF提高56.5%,SRF提高196.8%,BW提高5倍以上,但后者的电感值能达到前者3倍以上。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肖华清熊祥正廖成
关键词:MMIC螺旋电感品质因数
GHz波段nH量级两种平面圆形螺旋电感性能比较
2007年
以硅衬底螺旋电感(SIOS)的紧凑集总模型为基础,借助任意三维无源器件全波电磁(EM)场仿真器HFSS(HighFrequencyStructureSimulator),对差分对称圆形、普通平面圆形两种螺旋电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品质因数(QF)和3dB带宽(BW)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电感值L后者明显优于后者,自激振荡频率(SRF)两者基本相当.采用文中参数,前者较后者QF提高146.1%,SRF提高31.9%,但后者L值能达到前者3倍以上.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肖华清熊祥正廖成
关键词:螺旋电感品质因数
射频接收前端关键元器件及系统集成研究
射频微波领域坚实宽广、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推动射频接收机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防、太空探测等方面发挥其越来越独特的作用。射频接收机正向着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多功能、高性能、多模式方向高速发展,制作...
肖华清
关键词:射频接收机片上螺旋电感数字电路
微波集成六端口系统优化设计和校准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设计了工作于1.7~2.3GHz的新型CMOS六端口系统.根据多个功率点数据,用曲线插值的方法得到电压与功率的关系.并采用CMOS MIC技术测试反射系数.此六端口系统的各测量端口的最大功率差约为8dB;q点(q4,q5和q6)幅值均大于1,在2GHz处相位分布最佳,相位差为97°,133°和130°.元件公差为10%时,系统的性能无明显变化.与矢量网络仪相对照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反射系数最大相位和幅值误差分别为3°和0.7dB.
熊祥正廖成肖华清
关键词:CMOS微波集成电路校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