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
- 作品数:26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特点与诊断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方法3例经临床及MRI证实的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分别行头颅垂体部MRI多方位薄层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I均表现为垂体柄缺如、垂体后叶异位,垂体前叶萎缩或发育不良。结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 方向军肖平朱仁勇梁长虹黄飚
- 关键词: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创伤性脑损伤的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MRS)分析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受伤程度、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5例TBI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1HMRS检查,观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患者患侧与正常侧间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及NAA/Cr、NAA/Cho、Cho/Cr值的变化,分析这些指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结果TBI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及其患者患侧脑白质较对侧同一位置常规MRI检查表现正常脑白质(nomal-appearingwhitematterNAWM)的NAA/Cho、NAA/Cr值下降更明显,而Cho/Cr值上升更明显;出现Lac水平上升患者的GCS为重度,其预后不良,NAA/Cr、NAA/Cho、Cho/Cr值变化与TBI患者GCS、GOS存在相关性;结论1HMRS对脑外伤的程度及预后预测有重要价值。
- 曹卫国李扬彬刘克李志铭肖平
- 关键词:创伤性脑外伤质子磁共振波谱
-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2例并文献回顾
- 2023年
-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RDD患者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病例1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病例2位于两侧丘脑顶部,右侧为主。两例CT均表现为稍高密度肿块,MRI表现T1呈等信号,T2呈等/低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周围伴血管源性水肿。病例1中病灶包绕左侧椎动脉,术中显示肿块侵犯了左侧椎动脉壁。两例病理显示见较多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病例2可见明显巨大组织细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细胞,即淋巴细胞“伸入”现象;两例免疫组化均显示这些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标记阳性。结论颅内原发性RDD病罕见,易误诊,发生于脑实质的病变更为罕见,相对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 于春燕肖平陈翠芬赵海燕
-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病理学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评价
-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主动脉夹层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投影(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
- 何国满谭理连李扬彬肖平江金带李树欣
- 文献传递
- 肝硬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与门静脉形态学的相关研究
- @@目前CT灌注成像己成为当前影像学的研究热点之一。CT灌注成像在脑部的应用基本成熟,在肝脏等体部实质器官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便捷获得肝硬化肝脏灌注参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门静脉形态...
- 肖平娄明武谭理连李扬彬李泳高立林焕兴
- 关键词:肝硬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门静脉
- 文献传递
- 胰腺恶性间质瘤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最多见于胃,其次为小肠、结直肠和食管。胃肠道外间质瘤很少见,发生于胰腺者更为罕见,目前国内报道胰腺间质瘤仅4例[1-4]。本文报道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肖平陈翠芬黄伟年赵勇谭理连
- 关键词:间质瘤胰腺病理学
- 骶管内脊膜囊肿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对照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骶管内脊膜囊肿的MRI的表现特点 ,并作临床对照分析。方法 本组 1 9例 ,按是否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 ,采用MRT1WI矢状面、T2 WI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 ,2例加做增强扫描。结果 1 9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 ,有症状组 1 1例 ,无症状组 8例。囊肿多呈卵圆形、囊袋形 ,T1WI呈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与脑脊液信号变化一致。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囊肿前后径分别为 1 .6~ 2 .7cm、0 .8~ 1 .6cm ,其发生于S2 、S3 分别为 8例、4例 ,出现骶骨骨质受压吸收分别为 9例、3例。结论 对于骶管内脊膜囊肿 ,MRI诊断明确 ,定位精确 ,囊肿的大小。
- 肖平方向军谭理连罗祖孝
- 关键词:骶管脊膜囊肿磁共振成像
- 彩色灌注图法在肝脏螺旋CT灌注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随着CT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以反映组织、器官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目的的CT灌注成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CT灌注成像在脑部的应用已基本成熟,在肝脏等体部实质器官也已由实验研究逐渐转向临床应用。以往获得肝脏CT灌注参数主要通过斜率法或去卷积法,运算复杂耗时;本研究的目的是以螺旋CT及Wizard工作站为工作平台.应用彩色灌注图法便捷获得肝脏的灌注参数.探讨彩色灌注图法在肝脏CT灌注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肖平娄明武谭理连李扬彬迟素清张启周王有山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诊断手法、原理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根据结果掌握临床诊断的最佳方式。方法:通过将本院近三年来62例本院的病患病例中在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的同期再次采用数字减影诊断方式进行脑动脉瘤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在排除相应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比较出两种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病患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5.2%,而数字减影诊断出来的病患仅为总体的90.3%。结论:两者对比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率高于数字减影。在以追求准确性的脑动脉瘤临床诊断中,推荐优先选择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
- 黄伟年肖平谢达宏王有山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动脉瘤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肝硬化43例,按有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分4组。采用彩色灌注图法获得各肝脏灌注参数;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对照组、单纯肝硬化组、出血组、腹水组、混合组的灌注参数分别为:肝动脉灌注量(HAP)为24.80±5.84、18.09±6.65、23.44±11.08、20.94±7.23、17.29±3.41ml.min-1.100ml-1,门静脉灌注量(PVP)为104.91±21.70、91.68±20.14、78.43±28.92、67.26±12.95、54.08±3.88ml.min-1.100ml-1,总肝灌注量(TLP)为129.90±25.19、109.76±21.22、101.86±25.11、88.20±13.04、71.37±2.89ml.min-1.100ml-1,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19.13±3.33、16.82±5.92、24.42±14.34、23.96±8.18、24.22±4.6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肝硬化组43例的TLP的平均值97.1ml.min-1.100ml-1为阈值,TLP对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发生的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83.3%。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灌注变化。TLP对于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肖平娄明武谭理连李扬彬高立黄伟年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