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蕾

作品数:32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淋巴
  • 4篇血清
  • 4篇血小板
  • 4篇基因
  • 3篇单核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狼疮
  • 3篇类风湿
  • 3篇基因型
  • 3篇关节炎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3篇风湿
  • 3篇干扰素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26篇丽水市中心医...
  • 4篇贵阳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和县人民医院
  • 1篇松阳县人民医...

作者

  • 32篇胡晓蕾
  • 9篇赵志钢
  • 5篇张晓梅
  • 5篇周灵玲
  • 5篇尧银光
  • 5篇蒋红梅
  • 4篇逯惠敏
  • 3篇付琳
  • 3篇刘素霞
  • 3篇武蓉珍
  • 3篇蒋卫平
  • 3篇黄建胜
  • 2篇刘莲
  • 2篇陈东红
  • 2篇丁文杰
  • 2篇丁卉
  • 1篇曾春来
  • 1篇朱晚林
  • 1篇纪建松
  • 1篇裴立红

传媒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标本部分凝集对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标本部分凝集对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寻求处理部分凝集标本的实用方法。方法对比分析同一患者(累计55例)8 h内部分凝集与正常合格标本PT,FIB,APTT,TT检测结果的差异,将其差异百分比与生物学变异及检测不精密度比较以确定其临床意义。结果部分凝集标本较正常合格标本PT,FIB,APTT,TT明显降低(P<0.01),PT均值接近正常参考范围低限,FIB,APTT均值低于正常参考范围,TT尚正常;部分聚集标本与正常合格标本相比,约75%的患者PT差异百分比<10%;约67%患者FIB差异百分比<15%;约44%患者APTT差异百分比<10%;82%患者TT差异百分比<10%。结论 FIB,APTT同时降低提示标本内可能有小凝块存在,标本部分凝集造成的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偏差可能不影响临床决策,在重抽复查困难且结果不超出临床决定水平的患者可不复查。
周灵玲胡晓蕾尧银光丁文杰
关键词:凝血常规生物学变异
阿米卡星对血小板功能和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阿米卡星对血小板活化、聚集功能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集志愿者静脉血制得富血小板血浆和乏血小板血浆,用不同浓度阿米卡星(终浓度分别为20, 100, 200, 500, 1000, 20...
胡晓蕾吴柳映刘胜勇武蓉珍
纤维蛋白原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用凝血酶原衍生法(PT-Der)、Von 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观察两者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分别用PT-Der法和Von Clauss法检测328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当Fg含量在2.00 g/L~4.00 g/L范围内时,PT-Der法和Von Clauss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良好(r=0.957);而当Fg<2 g/L或Fg>4 g/L时,两种方法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也降低。结论:Fg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时,可用PT-Der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对于超出范围者,须用Von Clauss法再次检测。
张晓梅胡晓蕾陈东红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传染性细胞增多症患儿为IM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作对比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CD8+T细胞和总T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CD4+T细胞、B细胞、NK细胞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免疫系统表现为CD8+T细胞大量增殖,其它免疫细胞相对减少的免疫紊乱,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灵玲胡晓蕾刘素霞陈东红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采血即时用血液混匀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血即时用血液混匀器,包括三角支架,所述三角之间有两组,所述三角支架之间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均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有两组,所述圆盘之间呈轮辐状固定有六组挡板,相邻所述挡板之间形成一个放置区,所述三角支架...
胡晓蕾
流式细胞术在细针穿刺诊断淋巴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结细针穿刺标本中各类细胞表型在淋巴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52例临床或细胞形态学提示淋巴瘤可能患者的细针穿刺标本。结果:52例标本中检出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1例,有35份(85.4%)B淋巴细胞比率超过70%,5例T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结细针穿刺标本的分析是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并可确定其亚型。
张晓梅徐冬梅胡晓蕾吴大炘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淋巴瘤免疫分型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hs-CRP、SAA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根据患儿治疗1个月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及Cox回归分析血清hs-CRP、SAA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98例患儿规范化治疗1个月内预后不良15例,占15.31%;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hs-CRP、SAA、PC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SAA、PCT水平均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预后情况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6、0.386、0.619,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SAA、PCT水平异常升高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 血清hs-CRP、SAA与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预后有关,且血清hs-CRP、SAA水平异常升高可增加患儿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张亚丽蓝菊红吕卓超李洋丽胡晓蕾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临床预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FN-γ/IL4分泌模式的探讨
2011年
目的观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紊乱过程中患者血清IFN-γ/IL4分泌模式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36例SLE患者和32例健康人血清中IL-4和IFN-γ的水平,并结合补体C3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LE病人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其IFN-γ/IL-4值呈两极化分布特点,以0.76为界,分为高值组(n=19,1.93±1.14)和低值组(n=17,0.53±0.09)(两组间比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值组该比值显著降低(P〈0.01),IL-4显著升高(P〈0.01),高值组该比值和IFN-γ显著升高(P均〈0.01);SLE患者病情活动期血清补体C3含量显著低于非活动期(P〈0.01),IL-4、IFN-γ和IFN-γI/L-4在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LE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模式复杂,不同患者可能分别表现为Th1或Th2优势,而与疾病的活动性无关。
蒋红梅胡晓蕾逯惠敏刘莲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其比值PGⅠ/PGⅡ的影响。方法采集丽水市中心医院1 147名体检者的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GⅠ、PGⅡ、H.pylori Ig G抗体水平和PGⅠ/PGⅡ值,分析PG水平及其比值PGⅠ/PGⅡ与H.pylori Ig G抗体的关系。结果 349名体检者H.pylori Ig G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30.43%,H.pylori Ig G抗体阳性组的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GⅡ水平〉27μg/L(OR=14.31,95%CI:11.24-18.51)和PGⅠ/PGⅡ值〈3(OR=6.34,95%CI:4.57-7.91)是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GⅡ、PGⅠ/PGⅡ值的改变与H.pylori感染有关,H.pylori Ig G抗体阳性者PGⅡ升高、PGⅠ/PGⅡ比值降低。
刘思宇胡晓蕾郑建方赵志钢
关键词:胃疾病胃肿瘤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
浙江省丽水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和CD_8^+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检测浙江省丽水市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阳性率,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性临床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4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S患者35例,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分为活动组(BASDAI>4)21例和稳定组(BASDAI≤4)14例,另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PD-1阳性率,分析AS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PD-1阳性率与疾病活动性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CD_4^+T淋巴细胞PD-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和稳定组(P<0.05);稳定组和活动组CD_8^+T淋巴细胞PD-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AS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PD-1阳性率与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CD_8^+呈负相关(P<0.05),与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BAS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P<0.05),与C反应蛋白(CRP)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AS患者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PD-1阳性率与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CD_8^+、BASDAI、ESR、CRP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浙江省丽水市AS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PD-1表达增加,CD_4^+T淋巴细胞PD-1阳性率在AS活动期明显增加,与疾病的炎性反应指标相关,可能在AS的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胡晓蕾赵志钢骆方军朱涛辉
关键词: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