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海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地壳
  • 5篇地质
  • 5篇区域地壳
  • 4篇工程地质
  • 3篇地壳稳定性
  • 3篇专家系统
  • 2篇地质灾害
  • 2篇灾害
  • 2篇区域地壳稳定...
  • 2篇稳定性
  • 2篇安全岛
  • 1篇地块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空区
  • 1篇地质工程
  • 1篇地质问题
  • 1篇地质灾害类型
  • 1篇电站
  • 1篇电站施工

机构

  • 10篇地质矿产部
  • 1篇北京市地质研...

作者

  • 11篇胡海涛
  • 4篇殷跃平
  • 4篇刘传正
  • 2篇康宏达
  • 1篇周平根
  • 1篇王连捷
  • 1篇彭华

传媒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质论评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全国第三次工...
  • 1篇第四届全国工...

年份

  • 1篇200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期中工程地质问题被引量:4
1995年
针对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期中出现的与地质有关的问题,如地下发电厂房过墙开裂,2#压力管道上斜段突水、突泥塌方和边坡破坏等.我们进行了现场考查和工程地质咨询,提出了工程整治对策.
胡海涛刘传正王连捷彭华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电站施工期
论地质灾害与防治被引量:18
1997年
文章在论述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成立七年多来,地质灾害勘察、监测和防治工作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地质灾害的涵义、类型划分与发育分布规律;提出了防治理论深化研究的设想,监测、预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途径;地质灾害防治的工程技术,除将其单项技术分为11类外,还提出了几类不同灾种综合配套治理的方案模式。最后讨论了地质灾害监测、区划、管理和政策、法规。这些工作的实现。
胡海涛周平根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工程灾害防治崩塌地面沉降
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防治建议被引量:18
1993年
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类和成因分类系统,并根据13类常见的地质灾害组合类型进行了区划,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高原、山地、内陆盆地、平原及滨海地区地质灾害的地带性和地区性分布规律,以小比例尺图显示了中国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该图共划分为11个地质灾害区。在此基础上初步论述了1949—1990年间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受灾地区和受灾损失。最后,根据当前形势,提出了减灾、防灾的对策意见和建议。
胡海涛
关键词:地质灾害类型工程地质
地质灾害系统的初步探讨
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大敌。但长期以来,人类对付自然灾害多是采取被动防御的方针,极少主动地去保护环境。古代中国人立足于阴阳哲学、风水术等营造了各种具有自然协调美的园林,西方文明也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但真正开始对灾害研...
刘传正胡海涛
文献传递
重大工程区域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
殷跃平胡海涛康宏达
该课题包括三方面:专家系统及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及技术方法,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的建立,CRUSTAB专家系统的应用。主要成果:开发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该系统共...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壳稳定性专家系统模式识别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安全岛”理论及方法被引量:29
1996年
阐述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安全岛”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在重大工程选址中研究它的重要作用。该课题从60年代至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研究发展阶段,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学科领域。文章探讨了区域地壳稳定“安全岛”理论和评价方法,归纳为三种评价方法:主要指标分级评价法;分区评价法;区域稳定(CRUSTAB)专家系统及风险度评价法。最后提出相对稳定地块──安全岛”的识别标志以及从地表构造、深部构造和地震活动图象三方面与“地震空区”的主要区别。
胡海涛殷跃平
关键词:区域地壳稳定性安全岛专家系统建筑
区域地壳稳定研究中的“地震空区”问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作者等在广东核电站区域地壳稳定研究中,曾在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地区选择出地震活动相对低弱的地带—"安全岛"作为工程建设的场址。可是,大量的工程实践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唐山那样的地表仅有小规模断裂,新构造...
胡海涛殷跃平
文献传递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后顾与前瞻被引量:14
1993年
文章回顾了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历史,划分了其发展阶段,阐述了不同学派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在活动地区选出并评价相对稳定地块(“安全岛”)作为重大工程场址将是未来的主流。
胡海涛刘传正
关键词:地壳稳定性区域工程地质地块
工程选址的“安全岛”多级逼近与优选理论被引量:19
1993年
在回顾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历史,分析其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经过论证活动构造区的特点及强震区大坝建筑的经验,结合当前工程建设要求和全球活动构造学研究现状,作者初步建立了重大工程选址的“安全岛”多级逼近与优选理论体系和工作步骤,讨论了其自然哲学和板块构造学基础,进一步发展了由李四光(1965,1967)提出,胡海涛(1979,1984,1988)坚持并发展起来的“安全岛”理论。多级逼近与优选的大意是,根据边界断裂的规模、活动方式或强度与地块内部性状的基本一致性,从大到小逐级确定出一系列地块,并在每级的若干地块中优选出相对稳定者即“安全岛”。提出了用稳定度(Δf)概念描述“安全岛”的稳定程度,并用模式识别方式进行量化表达。为反映“安全岛”的地质地震历史状态,提出据安全期概念建立“安全岛”的工程分类,即分为永久稳定的、相对稳定的和暂时稳定的三类。
刘传正胡海涛
关键词:安全岛安全期稳定度
质量兴业──加强工程勘察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997年
胡海涛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环境影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