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维勇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海洋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血细胞
  • 2篇中华鲟
  • 2篇水族
  • 2篇水族馆
  • 2篇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福利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细胞组
  • 1篇细胞组成
  • 1篇显微结构
  • 1篇公民
  • 1篇公民责任
  • 1篇海洋科技
  • 1篇超微
  • 1篇超微结构
  • 1篇春天

机构

  • 4篇北京海洋馆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4篇胡维勇
  • 2篇杜浩
  • 2篇危起伟
  • 2篇王彦鹏
  • 2篇张艳珍
  • 1篇刘志刚
  • 1篇张晓雁
  • 1篇杨道明
  • 1篇栾钢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海洋世界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关于水族馆行业发展的思考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行业公民责任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加快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行业共识,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大量培养行业一线专业人才,加大动物福利措施的推进与研究。
胡维勇
关键词:水族馆公民责任动物福利
水族馆养殖中华鲟血细胞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
2019年
血细胞是临床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北京海洋馆养殖的40尾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外周血细胞组成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超过30龄、18龄、16龄、15龄、11龄、7龄和4龄共7个龄组,并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腺快速发育前后以及处于疾病前后血细胞指标变化,希望应用于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外周血红细胞总数(RBC)平均为(5.56±1.19)×10^11/L,18龄和11龄与其他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超过30龄组血细胞比积(HCT)和血红蛋白(HB)值显著高于其他龄组(P<0.05);2)白细胞总数(WBC)平均为(16.53±4.94)×10^9/L,18龄与4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白细胞分类计数(DLC)中各类型白细胞平均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大淋巴细胞(LLYM)5.26%±3.95%、小淋巴细胞(SLYM)77.74%±11.73%、嗜中性粒细胞(NEU)9.40%±7.98%、嗜酸性粒细胞(EOS)1.90%±2.06%和单核细胞(MON)5.50%±4.00%,超过30龄和4龄间显著差异,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性腺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后,红细胞总数、血细胞比积和白细胞总数较发育前均显著增加(P<0.05),血红蛋白值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5)疾病中华鲟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P<0.05)并伴随红细胞各指标降低,白细胞数增加幅度达90%,分类计数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变化(P<0.05)。中华鲟快速发育阶段及疾病状态的血细胞组成不同,血细胞密度的变化以及分类计数的差异可及时判断中华鲟健康状况,结果对中华鲟的健康评价与保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艳珍杜浩王彦鹏栾钢杨道明胡维勇危起伟
关键词:中华鲟
共迎海洋科普的春天
2004年
古往今来人类面对大海总会心潮澎湃。地球生命,因海洋而繁衍,因海洋而美丽,人类因海洋而走向文明与辉煌。
胡维勇
关键词:海洋科技
中华鲟外周血细胞组成及形态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北京海洋馆养殖的40尾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介于4—30龄以上,包括野生、子一代和子二代共7个龄组)外周血细胞组成、大小、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周血细胞中可区分出以下六类细胞。形态结果:红细胞卵圆形,胞质内可见少量线粒体;淋巴细胞多圆形,有明显伪足样或指状胞凸,核质比大,可明显分为大淋巴和小淋巴;嗜中性粒细胞核型多样,胞质细胞器丰富,含有大小不等的特殊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多为规则圆形,表面大量细小指状突起,胞质细胞器丰富,含有大量个体较大的嗜酸性颗粒;单核细胞变形现象多,胞质内大量空泡,核型多样;血栓细胞形状多样,胞质内大量小的空泡,散布或成团出现,常见直接分裂现象。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红细胞、血栓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各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外周血红细胞总数(RBC)平均为(5.56±1.19)×108/m L,18龄和11龄与其他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总数(WBC)平均为(16.53±4.94)×106/m L,18龄与4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细胞总数(15.53±15.82)×106/m L。白细胞分类计数(DLC)中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26±3.95)%、(77.74±11.73)%、(9.40±7.98)%、(1.90±2.06)%、(5.50±4.00)%,>30龄和4龄间显著差异,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为中华鲟血细胞进化地位低,免疫系统为淋巴细胞系为主,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结果对中华鲟的健康评价与保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艳珍王彦鹏危起伟杜浩刘志刚胡维勇张晓雁
关键词:中华鲟血细胞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