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尚武
- 作品数:93 被引量:2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盘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盘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碳纤维预制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温石墨化处理、碳/碳复合材料在粉料包埋中进行反应熔体浸渗处理。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工...
- 徐永东张立同成来飞曾庆丰董宁范尚武刘小瀛王东付志强涂建勇
- 三维针刺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演变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以三维针刺碳毡作为预制体,采用树脂浸渍-热解工艺制备C/C多孔体,然后采用反应熔体浸渍法(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RMI)对C/C多孔体分别浸渗Si和Si-Mo合金制备C/SiC复合材料。首先研究了C/C多孔体制备过程中的显微结构演变。结果表明,浸渍过程中树脂主要填充在纤维束内小孔隙中;热解后裂纹增多,生成网格状C/C亚结构单元;高温热处理使C/C复合材料裂纹进一步扩展,石墨化度提高,束内闭气孔打开,从而为RMI渗Si提供通道。然后对C/C多孔体分别渗Si和Si-Mo合金所得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纯Si浸渗得到的复合材料残余Si较多,束内纤维受损严重;而浸渗Si-Mo合金可以减少残余Si含量,束内纤维受损轻微,仍保持着完整的C/C亚结构单元。
- 姜娟徐永东蔡艳芝范尚武董本兴张立同
-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
- 一种C/C-SiC刹车材料表面耐磨Si-SiC涂层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C/C‑SiC刹车材料表面耐磨Si‑SiC涂层制备方法,特征包括:1)浆料的制备;2)在C/C刹车材料表面涂刷浆料;3)C/C刹车材料表面耐磨Si‑SiC涂层预制体的热处理;4)C/C刹车材料表面耐磨Si‑...
- 范尚武 栾承华马旭李伟成来飞张立同
- 一种富含Si<Sub>3</Sub>N<Sub>4</Sub>纳米线的SiHfBCN陶瓷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Si<Sub>3</Sub>N<Sub>4</Sub>纳米线的SiHfBCN陶瓷及制备方法,采用先驱体共混法将聚硼硅氮烷(PBSZ)和聚铪氧烷(PHO)按照一定体积比例混合,加入一定含量的镍系催化剂的饱...
- 范晓孟张敏叶昉薛继梅范尚武成来飞
- 三维针刺C/SiC刹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CVI)结合反应熔体浸渗法(RMI)制备了三维针刺C/SiC刹车材料,利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C/SiC刹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摩擦表面和磨屑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干态刹车条件下,当初始刹车速度相同时,摩擦系数随着刹车压力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刹车压力相同时,摩擦系数随着初始刹车速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湿态摩擦性能衰减小(衰减约8%)、恢复快;静态摩擦系数高(为0.56-0.61),摩擦系数随着初始刹车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当刹车压力相同时,磨损率随着初始刹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初始刹车速度大于20 m/s时,刹车压力的增大使磨损率显著增加。
- 杨尚杰范尚武张立同成来飞
- 关键词:刹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 一种C/SiC-ZrB<Sub>2</Sub>-Zr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C/SiC-ZrB<Sub>2</Sub>-Zr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真空压力浸渍法将B<Sub>4</Sub>C和C有机先驱体引入C/SiC复合材料中,固化后在热处理将C有机前驱体裂解并打...
- 王一光皮慧龙范尚武成来飞张立同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导热高致密SiC<Sub>f</Sub>/SiC核燃料包壳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C<Sub>f</Sub>/SiC核燃料包壳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SiC纤维预制体制备:在SiC纤维编织体表面包裹一层SiC短纤维网胎,采用针刺技术将SiC短纤维引入SiC纤维编织体,使SiC...
- 陈博范尚武杨少博马玉洁寇思捷
- 树脂浸渍热解次数对C/SiC刹车材料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三维针刺碳纤维预制体,通过树脂浸渍热解工艺制备C/C多孔体,然后结合反应熔体浸渗法(RMI)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树脂浸渍次数对C/C多孔体及C/SiC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 董建范尚武姜娟蔡艳芝张立同成来飞田广来
-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
- 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对粉料填充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将Si粉(粒度≤0.044mm)和聚乙烯醇水溶液(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5%)按一定比例混匀,过筛造粒后,振动装料,研究了振动频率(14~50Hz)和振动时间(10~230s)对粉料填充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振动频率对粉料的填充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当振动频率≤29Hz时,粉料不产生“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且振动一定时间后,粉料填充密度会趋于恒定,并且随振动频率的增加,振实速度加快;当振动频率在29~50Hz时,粉料产生“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导致粉料填充不均匀,并且随频率的增大,“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加剧。
- 范尚武徐永东张立同成来飞
- 关键词:振动频率填充密度粉料SI粉造粒
- 氮化烧结制备Si_3N_4-SiC复相陶瓷被引量:5
- 2006年
- 以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以冷等静压方法成型制备氮化烧结Si3N4-SiC复相陶瓷,研究了结合剂对坯体强度和生成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坯体强度随酚醛树脂含量增加而提高,最高强度达到23MPa,实现坯体可直接机械加工。经过氮化烧结,生成材料物相中含有SiC,含量达到7.1%~15.7%,并观察到细小的等轴颗粒αSi3N4、棒状晶粒βSi3N4以及少量针状和晶须状Si3N4。SiC颗粒与Si3N4结合在一起,被Si3N4包裹。Si3N4-SiC复相材料的生成机理:300~600℃,酚醛树脂发生裂解,形成单质C,残碳率为50%;1000~1100℃,C开始与Si发生固相反应,形成SiC;1100℃后,Si开始发生氮化反应,生成Si3N4。
- 陈超徐永东张立同成来飞范尚武刘小瀛夏卿
- 关键词:SI3N4-SIC酚醛树脂复相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