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维燕

作品数:19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近红外
  • 12篇近红外光
  • 12篇近红外光谱
  • 12篇光谱
  • 12篇红外
  • 12篇红外光
  • 12篇红外光谱
  • 9篇稻谷
  • 9篇定标模型
  • 4篇近红外光谱技...
  • 4篇光谱技术
  • 4篇储藏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含量
  • 3篇稻米
  • 3篇脂肪酸值
  • 3篇酸值
  • 3篇挥发性
  • 2篇电子鼻
  • 2篇营养

机构

  • 17篇国家粮食局科...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聚光科技(杭...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19篇范维燕
  • 15篇林家永
  • 5篇崔丽静
  • 4篇邢邯
  • 3篇张玉荣
  • 3篇周显青
  • 2篇陆晖
  • 2篇李福君
  • 2篇谭洪卓
  • 2篇吴玉凯
  • 2篇窦发德
  • 1篇顾振新
  • 1篇杜传林
  • 1篇王旭
  • 1篇张永清
  • 1篇赵晋铭
  • 1篇薛雅琳
  • 1篇温朝晖
  • 1篇曹阳
  • 1篇张颖

传媒

  • 3篇粮食储藏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粮食与食品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农产品质量与...
  • 1篇第一届中国粮...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粳稻储藏食用品质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技术研究
2011年
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研究建立了粳稻储藏品尝评分值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在建立定标模型的过程中,探讨了不同光谱散射、数学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是建立粳稻储藏品尝评分值定标模型的最佳回归方法,所建立颗粒状和粉末状样品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9274和O.9230,定标标准偏差(SEC)分别为2.3479和2.5391。定标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林家永范维燕崔丽静陆晖
关键词:稻谷定标模型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玉米挥发性成分被引量:19
2011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对不同玉米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对不同玉米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分析玉米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50 min,萃取温度80℃,样品量30 g。实验所用的两个样品四单19和浚单795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82种,其中四单19玉米中检测出64种,浚单795玉米中检出55种。玉米中的挥发性成分有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烃类、有机酸类以及杂环类化合物等。不同品种之间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四单19中主要是醛类,占56.23%,其次是烃类、酮类、杂环类和醇类,分别为9.50%、8.81%、5.25%和3.74%;浚单795中主要是醛类和烃类,分别占20.69%、20.02%,其次是杂环类、醇类和酮类,分别为5.78%、5.34%和2.99%。有机酸和酯类含量在两个品种中的含量都很低。
崔丽静林家永周显青张玉荣范维燕吴胜芳
关键词:玉米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用于粮食储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电子鼻是一种新颖的仿生系统,通过模拟人的嗅觉来分析、识别挥发性气味,具有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等特点,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电子鼻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分析程序,综述电子鼻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判别品质、霉变、虫蚀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粮食品质判定方面的发展前景。
周显青崔丽静林家永范维燕张玉荣
关键词:电子鼻粮食储藏霉变挥发性物质
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测定稻谷糊化特性的研究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建立了糙米粉糊化特性值,包括初始糊化温度(PT)、峰值黏度(PV)、最低黏度(HS)、最终粘度(FV)、衰减值(BD)和回生值(ST)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在...
林家永范维燕
关键词:稻谷RVA定标模型
文献传递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稻谷水分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储藏时间的稻谷样品144份,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研究了稻谷水分含量快速测定方法,在建立定标模型的过程中,探讨了光谱散射处理、数学(导数)处理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偏最小二乘法是建立稻谷水分含量测定定标模型的最适合数学方法,所建立的定标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0.9999,定标标准偏差(SECV)为0.04;55份样品外部检验的相关系数(r)为0.996,检验标准差(SEP)为0.072,标准方法与NIRS方法测定的水分含量之间的T检验值为1.685(P<0.05),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3,说明所建立的稻谷水分含量测定的NIRS数学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可应用于稻谷品质分析的快速检测。
范维燕邢邯林家永窦发德吴玉凯
关键词:稻谷水分含量定标模型
便携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快速测定小麦蛋白质的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收集中国小麦各个主产区不同品种样品104份,研究采用国产便携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快速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用化学计量方法建立了小麦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在建模过程中,分别探讨光谱散射和数学导数处理等优化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光谱预处理最佳条件为:Savitzky-Golay平滑、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基线校正、均值中心化、主因子数为12。所建模型的定标标准偏差(SEC)和定标相关系数(RC)分别为0.177和0.988;外部验证的标准偏差(SEP)和相关系数(RP)分别为0.188和0.961。标准方法测定值与NIRS方法预测值之间的T检验结果为T=0.304(P<0.05),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定标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可应用于优质小麦收购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
王旭张凤清林家永范维燕叶华俊陈智锋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含量定标模型
稻谷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技术研究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建立了稻谷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在建立校正模型的过程中,探讨了不同波段的校正效果及光谱散射处理、数学(导数)处理等优化处理对校正模型的影...
林家永范维燕
关键词:稻谷蛋白质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稻谷储藏品质快速测定中的应用
范维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定标模型稻谷质构特性
稻谷脂肪酸值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技术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建立稻谷脂肪酸值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预测准确性评价;在建立定标模型的过程中,探讨光谱散射处理、数学(导数)处理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偏最小二乘法是建立稻谷脂肪酸值测定定标模型的最佳回归方法,所建立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961,定标标准偏差(SEC)为1.9205;内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9474,内部交互验证标准偏差(SECV)为2.2511。外部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951,外部验证标准偏差(SEP)为1.934。标准方法与NIRS测定方法测定的稻谷脂肪酸值含量之间的t检验值为1.403,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1),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27,说明所建立的稻谷脂肪酸值的NIRS数学模型预测准确性较好,可用于稻谷脂肪酸值的快速预测。
范维燕林家永邢邯窦发德吴玉凯
关键词:稻谷脂肪酸值定标模型
安全心理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7年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普遍性的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心理学特点、实验室危险事故的因素和易致人为失误的心理原因(疲劳、时间、睡眠、社会心理、事故前心理等),提出实验室安全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实验室违章违规操作行为的各种措施,如安全行为的强化、完善监督检查的机制、科学用人安排工作、必要的心理训练、尽可能采用防错容错措施、安全培训弥补遗忘缺陷、安全文化宣传等,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谭洪卓张涛李福君范维燕邹海杰曹阳
关键词:安全心理学实验室安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