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文波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田
  • 4篇台北凹陷
  • 4篇凹陷
  • 3篇流度
  • 3篇勘探
  • 3篇滚动勘探
  • 3篇稠油
  • 2篇油藏
  • 2篇油气
  • 2篇深层稠油
  • 2篇水驱特征
  • 2篇吐哈油田
  • 2篇注水
  • 2篇注水开发
  • 2篇注水开发技术
  • 2篇流度比
  • 2篇鲁克沁
  • 2篇勘探开发
  • 2篇老井
  • 2篇老井复查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吐哈...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吐哈油田勘探...

作者

  • 12篇荆文波
  • 3篇罗权生
  • 2篇宋学良
  • 2篇聂朝强
  • 2篇张娜
  • 2篇刘波
  • 2篇孔繁志
  • 2篇李道阳
  • 2篇何勇
  • 2篇孙欣华
  • 1篇白国娟
  • 1篇吴永富
  • 1篇王斌文
  • 1篇文静
  • 1篇谢军
  • 1篇朱永贤
  • 1篇李正科
  • 1篇张斌成
  • 1篇刘全洲
  • 1篇谢佃和

传媒

  • 4篇吐哈油气
  • 3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第十六届五省...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0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井复查在台北凹陷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根据李传亮等对储层的分类,台北凹陷油气层属低阻油层,其电性特征与水层及其围岩差别甚小,识别较为困难。本文从分析老井复查的应用效果入手,系统总结并归纳了台北凹陷老井复查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指出电阻率增大率、微差识别法等是单井识别油气层的基础,多井对比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是检验复查结果的关键,该套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台北凹陷的滚动勘探开发增储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并对其它相类似的油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勇荆文波杨均奇陈旋
关键词:老井复查台北凹陷滚动勘探开发
神泉油田及其周边滚动勘探开发研究与效果分析
2000年
本文从地质、物探、测井等多学科角度出发,较系统地总结了神泉油田及其周边滚动勘探开发成功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方法和技术在神泉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实例及其所取得的效果,这对本区及其它类似地区下步滚动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郑登桥何勇罗权生吴永富荆文波
关键词:神泉油田滚动勘探
台北凹陷第三系膏盐岩对油气运聚的意义
1999年
台北凹陷西部雁木西—神泉地区自下第三系始新统至渐-中新统桃树园组沉积期发育了近千米厚的膏盐岩,主要成分是硬石膏。本文从分析膏盐岩的沉积特征出发,结合成藏条件综合分析,指出膏盐岩对浅层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膏盐层十分发育的胜南及雁木西油田周边是浅层继续滚动勘探的有利地区,应该值得重视。
罗权生荆文波聂朝强
关键词:台北凹陷膏盐岩盐膏层盖层油气聚集
吐哈油田无渗透钻井液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选用BST-I和WLP-1无渗透处理剂,分析吐哈油田常用钻井液体系的配伍性并进行优选,得到无渗透钻井液配方,评价配方的降滤失、封堵裂缝和岩心伤害性能.结果表明:无渗透钻井液性能优越,能封堵1 mm以下的裂缝;可在砂床滤失仪中形成高结构强度的渗透膜,渗透膜的渗透率极低,砂床滤失量可达0 mL;对岩心伤害小,能使岩心渗透率堵塞率达90%以上,渗透率恢复值达95%以上,污染深度只有1 cm左右.
聂朝强荆文波张玉宁刘全洲张毅宁
关键词:钻井液渗透膜吐哈油田
牛东火山岩储层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EPS、Strata软件,采用电阻率、自然伽马和波阻抗分别进行了测井约束储层预测研究,分析表明EPS软件波阻抗反演适应性最好,反演结果在高产储层预测和优化钻井部署方面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有效储层解释标准,进行了精细小层对比,结合储层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9个幕次油层分布,结果表明从K1-K5油层逐渐自翼部区向构造顶部发育,油层分布范围呈逐渐减少趋势。岩相分布与油层分布综合研究表明,油层主要受岩相控制,溢流相最为有利,同时,构造对油气富集也有较大影响。
荆文波孙欣华陈昶旭覃新平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预测油层分布岩相
台北凹陷西部七克台组油气成藏有利条件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台北凹陷西部七克台组自生、自储、自盖 ,构成良好的区域性生储盖组合。上段为大套暗色泥岩 ,既是生油层 ,也是区域性盖层 ;下段集中发育储集层 ,可分为上、下 2个砂岩组 ,其中上砂岩组砂层单层厚度小 ,岩性细 ,排驱压力略高、孔喉半径略小 ,属滨湖滩坝砂和席状砂 ,含油气性优于下砂岩组 ,是今后滚动勘探的重点层系。受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双重影响 ,台北西部七克台组具备形成低幅度背斜、断块和岩性多种 (圈闭 )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火焰山构造带上盘是今后评价勘探低幅度背斜型油藏的重点领域 ;火焰山构造带下盘是继续滚动勘探断块型 (圈闭 )油藏的重点区域 ;古弧形带东斜坡和火焰山构造带北坡是突破岩性油藏的重点地区。
罗权生孔繁志马青云宋学良荆文波
关键词: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台北凹陷
鲁克沁油田深层稠油注水开发技术被引量:18
2013年
鲁克沁中区深层稠油采用常规注水开发后因油水黏度比大,平面、剖面注采矛盾严重,注入水单向突进十分严重。采用分层系开发、分层系注水、精细注水、化学调剖等开发对策,平面和剖面矛盾不断改善,水驱动用程度从2008年的17.1%提高到目前的40.9%,地层压力逐年恢复,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由于油水黏度比高,见水后流度比即大于1,而且随着含水上升,流度比上升迅速,注入水的指进、突进会更严重;水驱见效区半径为100-300m,见水前缘与水淹前缘的距离为10-30m.单井及油田水驱特征均表现为凸型,中高含水期为主要采油期。
荆文波张娜孙欣华张斌成白国娟王伟胜路磊辛丽珺
关键词:鲁克沁油田稠油注水开发流度比水驱特征
牛圈湖特低渗低流度复杂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与试验
于家义崔英怀吴美娥朱永贤李道阳文静张中劲潘有军荆文波刘长地谢军谢佃和
主要技术内容:《牛圈湖特低渗低流度复杂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与试验》坚持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一体化技术攻关模式,将地震、测井、地质和油藏有机结合起来,确定油藏的地质特征、储层分布特征,优化产能建设部署,制定合理开发技...
关键词:
关键词:特低渗井网调整
“三查”在台北凹陷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从台北凹陷“三查”(一查圈闭、二查录测井、三查工艺措施 )入手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工作流程 ,并详细地论述了在台北凹陷老井复查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实施效果。同时指出 :测井复查与成藏条件分析相结合是老井复查的发展方向。
荆文波孔繁志李国兵刘波谷江锐
关键词:滚动勘探开发老井复查圈闭工艺措施
鲁克沁超深层稠油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鲁克沁中区超深层稠油常规注水开发后由于油水黏度比大,平面、剖面注水矛盾严重,注入水单向突进现象严重.采用分层系开发、分层系注水、精细注水、化学调剖等开发技术对策,平面和剖面矛盾不断改善,水驱动用程度不断提高,从2008年...
荆文波张娜王斌文
关键词:注水开发流度比水驱特征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