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忠义
作品数:
9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冯永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董孟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牛西午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张卫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苏彩虹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9篇
农业科学
主题
5篇
棉花
5篇
旱地
4篇
旱地棉
3篇
水分
3篇
土壤
3篇
土壤水
3篇
土壤水分
3篇
棉田
3篇
旱地棉田
2篇
栽培
2篇
喷灌
2篇
喷灌技术
2篇
微喷
2篇
微喷灌技术
2篇
纤维品质
2篇
小麦
2篇
棉花纤维
2篇
棉花纤维品质
1篇
地温
1篇
休闲期
机构
6篇
山西省农业科...
4篇
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9篇
董忠义
6篇
冯永平
4篇
董孟雄
3篇
牛西午
2篇
苏彩虹
2篇
张卫民
1篇
雷雪梅
1篇
王娇娟
1篇
李燕娥
1篇
范志杰
传媒
4篇
干旱地区农业...
2篇
山西农业科学
1篇
中国棉花
1篇
水土保持通报
1篇
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
1篇
1999
2篇
1998
3篇
1996
1篇
1995
2篇
1991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旱地棉田休闲期覆盖垄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为寻求解决旱地棉花产量极不稳定,干旱年份减产严重的现状,在常规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休闲期一元或二元覆盖,并实行起垄种植。试验证明,冬春覆盖可使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育期内高于播时覆盖和露地,提高棉花出苗期的根际地温。冬季二元覆盖可相对提高棉花的耐旱性,增加单株成铃,增产皮棉13.34%~23.06%;春季盖膜可使棉花成铃高峰提前,铃重提高,春雨较多时可增产45.87%。因此,依年型选择冬季或春季覆盖,是旱地棉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苏彩虹
董忠义
冯永平
范志杰
雷雪梅
董孟雄
关键词:
棉花
垄沟种植
土壤水分
旱地棉田全程全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96年
旱地棉田全程全覆盖栽培方法,以蕾期全覆盖产量最高,每公顷皮棉产量为948kg,较单一地膜覆盖增产36.34%。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铃重提高0.31g;棉株发育中期地温降低,土壤水分提高。秋、春季全覆盖因棉株生育前期地温过低,而使生育进程推迟,故而减产。
李燕娥
董忠义
任平合
张建诚
关键词:
旱地
棉田
地温
土壤水分
栽培
不同生态因子与棉花纤维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1
1991年
棉花纤维品质与生态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棉花铃期>20℃有效积温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子,土壤水分(降雨)对棉花纤维长度有重要作用。纤维强力、细度和成熟度与铃期>20℃有效积温呈高显著相关,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
董忠义
张卫民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生态因子
微喷灌技术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简报
1998年
研究采用的微喷灌技术是以深井直接供水或机动车拉水作水源,地面铺设毛管与三通支管相接,每根毛管长100m,直径2.5cm。毛管上每隔30cm打两个直径0.4mm~0.58mm的微孔,两孔呈30°分布。每5根毛管与1根三通支管连接成一组,每组设备可喷灌面...
牛西午
冯永平
董孟雄
董忠义
王礼
张万元
关键词:
微喷灌技术
气象因子与棉花纤维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3
1991年
棉花纤维品质与生态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态因素的诸因子中,棉花铃期>20℃有效积温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子;天然降雨(土壤水分)在棉纤维伸长期对纤维长度有重要作用。纤维强力、细度和成熟度与铃期>20℃有效积温呈高显著相关。纤维各品质性状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
张卫民
董忠义
关键词:
气象因子
棉花
纤维品质
旱地棉花高产稳产抗逆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96年
通过对播前不同底墒与棉花生育、生理及产量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旱地棉花应根据播前2m土壤含水量决择当年棉花栽培体系。播前2m土壤含水量平均在13%以上,则采取覆盖争早体系;如果播前2m含水量在11%以下,则采取晚发栽培体系。同时研究了底墒与覆盖、品种、播期、密度。
董忠义
冯永平
苏彩虹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旱地
高产稳产技术
“简易微喷灌技术”及其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999年
以塑管渗灌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简易微喷灌技术,除具有渗灌的优点外,还具有可移动、投资小、简便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小麦越冬期即使补水量不大,也可使土壤水分有明显的增加,到翌年春,50~80cm土层含水量补水田高于对照2.57%。小麦返青期补水0~30cm土层平均比对照高3.39%。1997-1998年在特殊干旱条件下,不同补水时期的增产效应为抽穗期>拔节期>返青期。补水量在450m3/hm2以内,随补水量的增加,增产幅度增大。地膜覆盖加补水产量增加366.0~1324.5kg/hm2,增产率为25.0%~90.4%。裸地麦田补水产量可增加315.0~701.6kg/hm2,增产率为22.5%~50.2%,产投比为1.2~1.6。实践证明该技术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牛西午
冯永平
董孟雄
董忠义
关键词:
旱地
节水
小麦
旱地棉田冬、春覆盖保水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95年
经3年试验表明,冬季覆盖棉花播前两米土体贮水量比露地增加37.2mm,相当于每公顷灌底水375.0m3;春季覆盖两米土体贮水比露地增加24.5mm,相当于灌水247.5m3。冬、春覆盖其水分效应可以持续到盛花期,对棉花早发早育、缓解伏旱、提高成铃率、增加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尽覆盖、春覆盖比常规播时覆盖分别增产24.6%和20.3%,比露地分别增产66.5%和60.6%。
冯永平
董忠义
苏彩虹
关键词:
棉花
旱地
旱塬麦田渗灌补水技术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12
1998年
旱地干旱年型下,在关键时期采用地下渗灌补水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渗灌、不同渗水量及埋管深度与土壤水分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表明,小麦孕穗期,冬渗土壤水分经下渗后积聚在100cm~150cm土层,比对照高3.41个百分点;而春渗多积聚在20cm~50cm土层,比对照高2.25个百分点。由于根系密集层与水分积聚层基本吻合,因此有利于小麦抽穗时期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春渗小麦比对照增产33.7%。不同渗水量试验,以每公顷渗水300m3的土壤水分变化较为明显,比对照增产27.3%;渗灌埋管深度由浅到深,水分下渗规律也呈同样趋势,根据小麦发育需水规律,以埋深20cm较为理想。
冯永平
董忠义
董孟雄
王娇娟
牛西午
关键词:
小麦
渗灌
土壤水分
麦田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