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与诊断
- 2005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诊断。方法共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42例,术后随访2~ 21月。结果下肢静脉血栓完全恢复25例,部分恢复12例,肺栓塞4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早期预防和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董斌
- 骨关节肿瘤的临床特点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关节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60例骨关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类型、病灶部位等,并分析骨关节肿瘤发生的相关致病因素。结果 160例骨关节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122例(76.3%),多数为青年人;恶性肿瘤29例(18.1%),多数为未成年人;瘤样病变9例(5.6%),多数为中年人。根据肿瘤病灶部位划分,发生于股骨72例(45.0%),胫骨43例(26.9%),手骨17例(10.6%),肱骨8例(5.0%),腓骨4例(2.5%),骶骨16例(10.0%)。结论掌握骨关节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致病因素,提高骨关节肿瘤的临床诊断率。
- 董斌庞婷婷
- 关键词:骨关节肿瘤瘤样病变致病因素
- 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表达及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相关因素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表达情况不符合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协会(American 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Association,MSIS)诊断标准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菏泽市立医院因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而进行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或手术治疗前进行血清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按照MSIS诊断标准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进行诊断。依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是否符合MSIS诊断标准将其分成符合组以及不符合组,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血清学指标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清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符合MSIS诊断标准者共32例(64.00%)、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者18例(36.00%)。两组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以及免疫状态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217、7.797,P值均<0.05),病原体类型无明显差异(χ^(2)=2.097,P>0.05)。两组患者常见病原菌不同免疫状态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χ^(2)分别为1.821、0.613,P值均>0.05)。Logistic回归表明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以及免疫B级是导致患者实验室指标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466、0.580,P值均<0.05)。结论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以及免疫状态良好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红细胞沉降率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进行疾病诊断时需要对患者实验室指标实施全面分析,减少漏诊。
- 冯涛刘国庆董斌
-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 肩关节镜对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肩关节镜手术应用于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为(59.86±6.32)分,与对照组(59.90±6.2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2,P>0.05)。经随访,研究组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4.58±1.07)分,高于对照组的(81.17±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80,P<0.05)。结论对肩袖撕裂患者应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 于川东董斌
- 关键词:肩关节镜肩袖撕裂手术
- 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探查联合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UKA治疗。采用AK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胫股角度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评估膝关节活动度,采用Barthe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AK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胫股角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 董斌
-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 超声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陈永志姚树新吴爱风董斌许超刘振
- 超声波髋关节检查主要的技术特点,是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在股骨粗隆处获取髋关节的冠状面标准图像。标准图像的获得是测量和诊断的关键,要求在标准图像上必须见到平直的髂骨,圆弧形的骨性髋臼顶及软骨性髋臼顶,并测量以髂骨声影为基线,同...
- 关键词:
- 关键词:超声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张力带在矫正肘内翻术中的应用
- 2004年
- 董斌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治疗的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治疗的相关因素与疗效。方法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采用局麻或腰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关节清理术。手术包括刨削清理增生肥厚的炎性组织,修平退变剥脱的软骨创面,去除不稳定骨赘,切除和修整破损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髁间窝成型,解除伸膝障碍和ACL磨损。术后指导其综合康复训练并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结果随诊51例,平均13个月(2~24个月)。优18例,良24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86.5%,Lyshoml评分由术前的39例,提高到术后的78分,平均提高39分。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和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能有效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严重关节面软骨破坏者效果不理想,以行人工膝关节置换为好。
- 董斌
- 关键词:关节镜康复训练
- 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143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并发症组(n=57)和无并发症组(n=86)。比较两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效能。结果同无并发症组相比,并发症组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3级比例、糖尿病比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比例和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3级比例、手术时间>150 min和术中出血量>200 ml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患者ECOG评分≥3分(OR=3.73)、糖尿病(OR=2.61)、慢性阻塞性肺病(OR=2.55)、术前ASA分级≥3级(OR=4.31)和术中出血量≥200 ml(OR=2.44)是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其鉴别术后早期并发症是否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7,敏感性为52.6%,特异性为94.2%。结论ECOG评分≥3分、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ASA分级≥3级和术中出血量≥200 ml是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董斌肖珍云魏言欣梁云扬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
- 关节镜下自体与异体骨-髌腱-骨移植修复前交叉韧带11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自体及异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术后一般情况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山东菏泽市立医院和青岛市立医院收治的117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ACL移植重建手术,其中自体BPTB移植重建60例,同种异体BPTB移植重建57例,术后随访12 -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膝关节的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结果 两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热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自体组术后有14例患者出现髌前疼痛,其发生率为23.33%,显著高于异体组(4/57,7.02%).两组对比膝关节Lysholm和IKDC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BPTB移植后髌前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异体组,且手术时间长,而异体BPTB移植术后发热时间相对更长;异体与自体BPTB移植物重建ACL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短期临床疗效相近,均为重建ACL的良好移植物.
- 董斌庞婷婷张其亮
-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