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非地震数据体处理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地震数据体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非地震数据体中各非地震数据点对应的地层层速度;分别以各非地震数据点中的每一个非地震数据点作为待处理数据点,将待处理数据点的地层深度除以待处理数据点的地层层速...
- 谢会文李勇雷刚林吴超杨书江许安明李青许士朝唐雁刚董长华玛丽克吴庆宽伍校军曹立刚周露
- 文献传递
- 双层滑脱构造的物理模拟: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的启示被引量:19
- 2012年
- 为了研究双层滑脱构造变形的主控因素,设计了3类砂箱模型,对滑脱层材料、滑脱层厚度、滑脱层黏度、上覆砂层厚度、受力边界条件等主控因素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滑脱层材料产生的变形样式不同。以微玻璃珠组成的滑脱层主要产生前展型逆冲叠瓦式断裂构造,下部滑脱层起主控滑脱作用,上部滑脱层厚度、滑脱层之上砂层厚度越大越容易形成滑脱断层;挤压方向与受力边界间的夹角较大时,上部滑脱层容易先形成滑脱断层,其推覆体前缘水平位移较快。以不同黏度硅胶组成的滑脱层产生不同的分层滑脱构造变形样式,当下部滑脱层硅胶黏度为500~1 000Pa.s时,形成分层滑脱前展型叠瓦式构造;当硅胶黏度为2 000~2 500Pa.s时,靠近挤压端先形成背冲构造,然后在上部滑脱层形成叠瓦式构造,在下部滑脱层形成对冲三角带构造、冲起背斜构造。地震和钻井资料显示,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霍尔果斯—安集海褶皱冲断带具有双层滑脱变形特征;模拟结果认为,斜向受力边界、侏罗纪煤层以及古近纪泥岩层的分层滑脱作用是控制变形过程的主要因素。
- 于福生李定华赵进雍董长华
- 关键词:褶皱冲断带主控因素物理模拟准噶尔盆地
- 非地震数据体处理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地震数据体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非地震数据体中各非地震数据点对应的地层层速度;分别以各非地震数据点中的每一个非地震数据点作为待处理数据点,将待处理数据点的地层深度除以待处理数据点的地层层速...
- 谢会文李勇雷刚林吴超杨书江许安明李青许士朝唐雁刚董长华玛丽克吴庆宽伍校军曹立刚周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