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顺斌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医用集成式多用途负压防逆流引流液吸容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集成式多用途负压防逆流引流液吸容器,包括收集箱、隔板、引流管、负压管、汇流管、微型负压泵、减压阀,该吸容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并且实用性强,通过一个透明的收集箱代替了传统用多个积液袋收集积液,标识...
- 白纪刚王瑞涛董顺斌牟怡平刘昌吕毅
- 文献传递
- 自身免疫性脑炎合并小细胞肺癌胰腺转移1例
- 2023年
- 患者男性,55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上腹痛5 d”,于2021年11月10日就诊于我科。患者自述有乏力,无发热、寒战、腹胀、呕吐等表现,小便偏黄1个月余,体重未见明显改变。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型自身免疫性脑炎,给予甲泼尼龙冲击联合丙种球蛋免疫治疗,规律监测病情控制可,未再诉头痛、行为异常等表现;10个月前确右肺上叶小细胞肺癌(广泛期):纵隔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序贯行6个周期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化疗、33次累及野和缩野推量放疗,经影像学评估病情稳定后定期复查。
- 钱伟琨韩亮董顺斌杨雪王铮仵正
-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转移巩膜黄染右肺上叶依托泊苷小细胞肺癌
- 一种可调节定位肝胆引流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定位肝胆引流装置,包括支架、数显器、电机、传动轴、旋转盘、卡环、引流管、第一调节阀、第一压力表、连接管、第二调节阀、第二压力表、药水袋、气囊、脚踏器、负压泵、储存袋,该可调节定位肝胆引流装置,将引流...
- 王瑞涛白纪刚董顺斌牟怡平仵正刘昌
- 肝泡型包虫病138例的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被引量:11
- 2016年
- 肝包虫病是一种牧区高发的寄生虫疾病,分为肝囊型包虫病和肝泡型包虫病。肝泡型包虫病较肝囊型包虫病发病率低,约占肝包虫病的3%~5%。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是我国肝包虫病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达5%左右,加之牧区医疗资源不足,严重威胁当地人的健康。患者在感染泡型包虫的早期,由于肝脏的代偿功能,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而被忽略,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部分患者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至晚期则常因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而导致死亡。因此,需要提高包虫病的诊断水平,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毕建斌庞青王志鑫王瑞涛周延岩刘昊琛李永寿王应明樊海宁张靖垚曲凯董顺斌刘昌
- 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手术肝囊型包虫病疗效肝包虫病
- 包虫囊肿腹腔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包虫囊肿患者发生囊肿腹腔破裂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总结其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并研究1988年-2014年间中文或英文发表的关于包虫囊肿腹腔破裂的文献,针对文中发生囊肿腹腔破裂的相关因素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纳入的包虫囊肿发生破裂的32篇文献中,国外14篇,国内18篇,共2 044例资料,按地理分布,国外1 007例,国内1 037例;囊肿破裂894例,破入腹腔385例;男性491例,女性288例,余未提供;年龄3-76岁,平均年龄39.5岁;囊肿部位多位于肝脏;破裂的囊肿平均直径多大于10cm;囊肿多由外伤致使破裂;囊型包虫破裂后365例患者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的腹膜炎体征,随着病情发展,176例患者出现全身过敏性反应,并发皮肤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患者白细胞数均会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及腹部超声或CT基本可以确诊;治疗均采用紧急手术剖腹探查,多数患者达临床治愈;术前准备时间长短与患者临床表现、及时就诊和确诊相关;紧急手术后327例患者给予阿苯达唑预防复发,复发率低。结论 包虫囊肿破裂主要发生于包虫流行区域,中青年男性常发生破裂,破裂囊肿多位于肝脏,破裂率与囊肿大小相关,破裂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腹症及全身过敏反应,及时确诊、紧急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及囊液是治疗的关键,术后应用阿苯达唑可有效预防包虫囊肿复发。
- 王瑞涛李庆万永梁欢董顺斌曲凯刘昌
- 关键词:包虫囊肿囊肿破裂诊治措施疗效评价预防措施
- 肝包虫囊肿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疗效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破裂的相关因素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8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Pub Med、ISI Web of Knowledge、CNKI、Google Scholar、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公开发表的关于肝包虫囊肿破裂文献50篇。中英文检索词:肝包虫囊肿、破裂、hydatid cyst echinococcosis、rupture。纳入27篇文献分析,包括国外9篇,国内18篇,共2 511例,其中发生肝包虫囊肿破裂731例。分析囊肿破裂的相关因素、诊治措施及疗效。结果 731例肝包虫囊肿破裂患者中,男467例,女264例;年龄11~69岁,中位年龄32岁。中国690例,土耳其25例,印度15例,非洲1例。囊肿位于肝右叶者200例,肝左叶36例,未提供者495例。发生破裂的囊肿直径>10 cm者103例,5~10 cm者8例,未提供者620例。外伤性破裂93例,自发性破裂42例,医源性破裂4例,腹内压增高2例,未提供者590例。处理以急诊手术为主,破入胆道者以胆道清洗+T管引流为主;破入腹腔者以内囊摘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腹腔灌洗为主。术后多使用阿苯达唑1.5~12.0个月。术后随访时间0.5~4.0年。随访期间复发28例,未复发404例,未提供者299例。存活447例,误诊、死亡22例,未提供者262例。结论肝包虫囊肿破裂多见于流行地区中青年男性,位于肝右叶、囊肿直径>10 cm、外伤为破裂的主要相关因素;紧急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及囊液是治疗关键,术后应用阿苯达唑可有效预防肝包虫囊肿复发。
- 王瑞涛李庆梁欢万永董顺斌曲凯刘昌
- 联合部分断流的冠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联合部分断流的冠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1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联合部分断流的冠腔分流术,其中移植血管采用自身脾静脉的6例,冠状静脉与下腔静脉直接吻合的5例.结果 本组1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死亡和近期再出血.随访5个月至11年,平均随访5年3个月,死亡2例,无再出血,无肝性脑病.结论 冠腔分流属于高选择性门腔分流术.联合部分断流的冠腔分流不仅区域性降压效果显著,且能保证门静脉的入肝血流,减少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 白纪刚董顺斌刘昌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人肝细胞癌中内质网分子伴侣GRP94的异常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内质网分子伴侣GRP94的表达及其与肝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GRP94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于光学显微镜下用半定量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及肝癌组织均有GRP94的表达。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的降低、肿瘤体积的增大及肿瘤转移而升高,但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GRP94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抑制GRP94的表达有可能会抑制肿瘤的生长。
- 白纪刚仵正董顺斌吕毅
- 关键词:肝细胞癌葡萄糖调节蛋白94
- 肝移植术后吻合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吻合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7年10月共计381例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经血管造影证实血管并发症者15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无术后并发症病人25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9%;其中,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2.9%,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0.5%,下腔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0.5%。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冷保存时间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术前血管病变及相关手术史11例(73.3%),对照组106例(4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病人与对照组相比,术中液入量增加[(8 168.0±914.2)ml和(6 458.0±157.6)ml],并经历较长的无肝期[(57.7±5.8)min和(50.8±0.7)min],且住院时间显著延长[(34.4±3.9)d和(20.1±0.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肝移植术后吻合血管并发症相对少见,主要与术前血管病变、相关手术史以及术中无肝期时间延长、液入量增加有关。一旦发生,将显著延长病人住院时间,需要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 林婷张春崔瑞霞张靖垚董顺斌王瑞涛张晓刚刘学民王博刘昌
- 关键词:肝移植血管并发症
- 大黄素抗胆囊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大黄素是一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保护多种器官组织以及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大黄素的广谱抗肿瘤效应已经得到证实,其在胆囊癌的治疗上是否具有确切疗效尚无可靠的临床试验,其抗胆囊癌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考证。该文就大黄素抗胆囊癌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王瑞涛尹涵董顺斌袁伟柳言平刘昌
- 关键词:大黄素胆囊癌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