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霞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心动图等4种方法诊断房间隔缺损的价值
- 1997年
-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1986年以来先后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右心超声造影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诊断单纯性房缺135例,均由手术证实。现将此4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检对象房缺135例中,男66例,女69例,
- 黄向阳单风仙蒋玉霞袁奇吕世勤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
- 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三维超声心动图10例分析
- 1997年
-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3DE图像再建技术,对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10例正常人(NS)进行左心功能研究,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照。结果:3DE、2DE两种方法所测左室容量(LVV)、射血分数(EF),在NS组二者无差别(P>0.05),在DCM组,均有差别(P<0.01)。3DE、2DE对NP组与DCM组的LVV与EF测值,两组差别显著(P<0.01)。NS组低节段收缩率(<10%)占总面积的8.48%,而DCM组占50.59%(P<0.01)。结论:在左室形状有变化的病理心脏,3DE对心功能参数的测定具有相当好的准确性,明显优于2DE。
- 黄向阳单风仙蒋玉霞袁奇吕世勤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心肌病
- 食道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耳解剖学和血栓形成的关系
- 1999年
- 目的研究各类心脏病左心耳面积与血栓形成之间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利用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386名患者左房内径、左心耳面积、云雾状回声对比(SEC)、血栓形成情况。结果窦性心率组与房颤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房颤患者风湿性心脏病组与其对照组之间左房内径、左心耳面积、SEC存在差异,血栓形成差异却无显著性。结论左心耳面积大小与患者心律、左房内径、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房颤状态下左房、左心耳增大者易倾向血栓形成。
- 袁奇蒋玉霞单凤仙黄向阳吕世勤
- 关键词:TEE左心耳血栓形成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4.89士8.5)岁。术前由超声心动图检查严格筛选,确定VSD类型、形态,精确测量缺损大小、残缘距主动脉瓣、三尖瓣根距离,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术后即刻观察封堵效果。结果62例VSD患者进入导管室,其中4例经X线左室造影后放弃手术,5例封堵失败,53例在TTE和DSA监测下成功封闭VSD(其中2例行二次封堵成功)。成功病例术前TTE测VSD3~17(5.88±2.25)mm,X线左室造影测VSD2~17(5.17±2.63)mm,两者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r=0.909),都与封堵器大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TTE在VSD封堵术前适应证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术中及术后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袁奇黄向阳杨冬妹单凤仙王玉婷蒋玉霞李卫虹
- 关键词:心间隔缺损超声心动描记术
- 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 1991年
- 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IHSS)并非少见,但往往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78~1989年5月超声心动检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113例,其中IHSS51例,现就其中38例有较完整临床资料者初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20~74(平均42.5)岁,病程1月~15年不等。症状:以阵发性心悸、胸闷为最常见。其中心悸26例,胸闷14例,头昏9例、黑矇3例、
- 吕世勤蒋玉霞单凤仙袁奇黄向阳罗淮
- 关键词:心肌病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
- 新生儿心脏多发性肿瘤的超声探讨
- 1999年
- 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相当罕见。我院超声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婴,日龄15天,系G_1P_1足月顺产。门诊拟头颅血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
- 单凤仙黄向阳袁奇蒋玉霞王薇
- 关键词:超声波新生儿心脏肿瘤多发性肿瘤
- 超声心动图对右室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 1998年
- 袁奇吕世勤单风仙蒋玉霞黄向阳
- 关键词:心肌病右室心肌病超声心动图
- TEE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1996年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是近年来心脏超声诊断领域中一大进展。它不仅给临床常规应用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像不佳的病例提供了新的探测途径,而且对各类心脏病的明确诊断、药物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我院自1990年在省内率先开展TEE检查,得益非浅。现将5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0~1995年共行TEE检查734例。病例选择包括:①TTE检查显像困难者,如肺气肿、肥胖、胸廓畸形等。②TTE难以显示的部位,如左心耳、冠状动脉、左右肺静脉等。③TTE检查所获信息有限者。使用仪器为美国ATL超9型多功能彩色显像仪。TEE探头单平面,频率5.0MHz。检查方法按照操作常规,掌握适应证,了解并发症及处理原则,95%病例均安全、顺利完成检查。
- 袁奇吕世勤单凤仙蒋玉霞黄向阳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超声心动图
- 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诊断
- 1991年
- 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IHSS)过去确诊有赖于左心室造影及主动脉-左心室连续测压。我院1978年~1989年用二维超声心动诊断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113例,其中图象清晰、临床资料完整的IHSS38例,现就其超声心动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女各19例,年龄8月~74(平均42.5)岁,均有较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及X线资料。临床诊断室间隔缺损4例,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病7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缺血性心脏病9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
- 吕世勤蒋玉霞袁奇单风仙黄向阳罗淮
- 关键词: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梗阻性
- 左位上腔静脉畸形的超声诊断(附9例报告)被引量:1
- 1992年
- 左位上腔静脉(永存左上腔)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于心内其他畸形。引流入冠状静脉窦的左上腔静脉,二维超声心动图配以声学造影可提供可靠诊断依据,现报告9例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2月~58岁。6例因早搏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上腔静脉畸形。1例经超声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并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并经手术证实。1例临床诊断法乐氏四联症,经超声心动图证明为法乐氏五联症并左上腔静脉畸形。1例因声音撕哑,X线发现纵膈增宽,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前纵膈肿瘤合并左上静脉畸形。
- 单凤仙蒋玉霞袁奇黄向阳罗淮吕世勤
- 关键词:畸形超声检查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