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良
- 作品数:29 被引量:127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市售不同厂家生产的藿胆丸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快速鉴别市售不同厂家生产的藿胆丸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法。采集7个厂家的藿胆丸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用判别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聚类分析中,当类间距离为0.64时,K厂家和G厂家样品首先聚为一类,当类间距离为1.84时,其他5个厂家样品自成一类;所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错判例数为0,判别分析准确率为100%。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准确、无损地对不同厂家生产的藿胆丸制剂进行定性分析。
- 蔡佳良姬生国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藿胆丸聚类分析
- GC测定藿胆丸中百秋李醇的方法学考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考察藿胆丸中百秋李醇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百秋李醇含量为指标,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剂与提取方法,再以溶剂体积、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L_9(3~4)正交试验,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百秋李醇含量。结果:藿胆丸中百秋李醇的提取方法为石油醚体积:150 mL,水浴温度:85℃,提取时间:45 min;气相色谱法测定百秋李醇含量,在0.235~3.52 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可用于测定藿胆丸中的百秋李醇的含量。
- 蔡佳良姬生国
- 关键词:藿胆丸百秋李醇正交设计气相色谱法
- 野山参性状鉴别特征及本草溯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梳理当代野山参定义的演变过程,描述野山参和移山参典型的性状鉴别要点,为野山参的研究及其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法、归纳法搜集并整理野山参含义演变的框架,通过实物对照和文献资料,提取野山参的性状鉴别要点和常见的移山参性状鉴别要点。结果:野山参称谓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随着野生人参产量的日渐稀少,野山参不再特指野生人参,而是指人工繁育的林下山参。野山参和各种移山参虽然都生长在森林中,但由于生长环境不同,野山参和移山参的各个部位仍存在区别,仔细观察可以鉴别。结论:通过厘清野山参含义演变的清晰脉络,揭示了野山参和各种移山参的性状特征差异,为野山参及其鉴别研究提供了参考。
- 蔡佳良
- 关键词:野山参性状鉴别
- 不同生长年限的巴戟天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建立巴戟天RP-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生长年限来源的巴戟天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技术进行分离分析,采用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的线性梯度洗脱,洗脱时间为85 min,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记录不同生长年限巴戟天的RP-HPLC指纹图谱。结果: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不同生长年限采集的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结论: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不同采集年限的巴戟天药材的质量;不同年限采集的巴戟天药材中化学组成相似,但相对比例有明显差异。
- 郭念欣李颖春蔡佳良姬生国
- 关键词:巴戟天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
- 中等职业学校《药用植物学》课程信息化导学方法的思考
- 2021年
- 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研究中。文章通过梳理文献,找出适合中职学校《药用植物学》课程的五种信息化技术,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微课、慕课、虚拟仿真软件、植物识别App、雨课堂等信息化技术可作为辅助手段介入到中职学校《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教学中。这些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解决传统教学困境,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蔡佳良郑佳
-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信息化中职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藿胆丸中百秋李醇含量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藿胆丸中百秋李醇含量。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47批藿胆丸的百秋李醇含量,同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标准归一化法+一阶导数法+Norris derivative filter法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百秋李醇的定量模型。结果该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校正均方差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955 09,0.031 5和0.045 10,验证集样品的预测均方差与平均回收率为0.034 3和100.76%。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对藿胆丸中百秋李醇含量进行测定。
- 姬生国蔡佳良郑伟龙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藿胆丸百秋李醇气相色谱法
- 不同灭菌方法对保济丸及厚朴有效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优选最佳灭菌方法,提高保济丸制剂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含量,为改进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包括微波灭菌-A法和微波灭菌-B法、加湿微波灭菌-A法和加湿微波灭菌-B法、湿热蒸气灭菌法、Co-60灭菌法)和未灭菌处理的厚朴药材和保济丸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微波灭菌-A法下保济丸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量最大,微波灭菌法下厚朴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量最大。结论为提高保济丸制剂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含量,可采用微波灭菌-A法。
- 王东蔡佳良郭丽冰胡婉姬生国
- 关键词:保济丸灭菌高效液相色谱厚朴
- 近红外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学对岭南药材及其制剂在线质量控制的研究
- 姬生国王东白雁谢彩侠龚海燕郭念欣蔡佳良
- 该成果主要以岭南药材及其制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试验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中国药典》的质量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利用化学计量学手段,建立一整套的关于岭南道地药材(广藿香、广金钱草、巴戟天、广陈皮、高良姜、枇杷叶、陈皮...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材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方法用冷浸法测定139批广藿香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集并用多元散射校正法、一阶导数法、Savitzky-Golay平滑法预处理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定量模型。结果本实验建立的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达到0.989 58,校正均方差为0.590,预测均方差为0.623,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975 18。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对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
- 蔡佳良黄洁燕邓婉婷姬生国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广藿香浸出物
- 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的定量模型
- 2012年
- 目的建立广藿香百秋李醇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广藿香百秋李醇含量。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02批广藿香的百秋李醇含量,采集并用一阶导和标准归一化预处理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百秋李醇的定量模型。结果本实验建立的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达到0.991 10,校正均方差为0.012 9,预测均方差为0.012 8,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033 1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对广藿香百秋李醇含量进行测定。
- 蔡佳良姬生国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广藿香百秋李醇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