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剑飞
作品数:
3
被引量:25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卫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苏颋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蒋怡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叶俊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增多症
2篇
醛固酮
2篇
醛固酮增多
2篇
醛固酮增多症
1篇
岩下窦
1篇
依普利酮
1篇
原发性
1篇
原发性醛固酮...
1篇
筛查试验
1篇
特发性
1篇
特发性醛固酮...
1篇
螺内酯
1篇
静脉
1篇
静脉采血
1篇
采血
机构
3篇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3篇
王卫庆
3篇
蔡剑飞
2篇
宁光
2篇
蒋怡然
2篇
苏颋为
1篇
卞留贯
1篇
周薇薇
1篇
孙青芳
1篇
方文强
1篇
徐媛媛
1篇
叶俊娜
1篇
张华
传媒
3篇
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3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醛固酮/肾素比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回顾分析瑞金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评估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瑞金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卧位及立位ARR测定的590例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为原醛症的患者357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33例。分析瑞金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行随机及立位ARR测定的100例怀疑原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为原醛症的患者29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71例。综合分析卧位、立位及随机ARRROC曲线,以确定合适的切点用于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结果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卧位及立位ARR测定的590例患者卧位ARR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0.805~0.867),立位ARR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0.843~0.899),两曲线下面积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行立位及随机ARR测定的100例患者立位及随机ARR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0.928—0.995)及0.944(0.893—0.994),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立位ARR切点为400(Pg·ml-1)/(ng·ml-1·h-1)时,诊断原醛症患者的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64.2%。结论立位ARR比卧位ARR更适应作为原醛症的筛查指标,随机ARR与立位ARR在原醛症诊断中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本研究认为,在严格控制患者药物、体位、检测时间条件下,ARR切点400(pg·ml-1)/(ng·ml-1·h。)是原醛症筛查试验比较合适的切点。
徐媛媛
蒋怡然
苏颋为
蔡剑飞
叶俊娜
宁光
王卫庆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筛查试验
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诊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估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测定ACTH、垂体MRI动态增强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BIPSS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87例,行BIPSS、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垂体影像学评估。结果78例病理明确诊断为垂体ACTH瘤,9例为胸腺类癌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MRI动态增强和BIPSS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2.1%、79.5%和92.3%,特异性分别为100%、44.4%和10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9%、77.0%和93.1%。库欣病患者BIPSS分侧定位符合率为83.9%,而垂体MRl分侧定位符合率为64.5%。结论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中,BIPSS比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MRI动态增强诊断符合率更高。与垂体MRI检查相比,BIPSS分侧定位更为可信。
周薇薇
王卫庆
张华
苏颋为
蔡剑飞
蒋怡然
方文强
孙青芳
卞留贯
宁光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病因。目前治疗首选以螺内酯为主的药物治疗;当药物无法控制血压或患者无法耐受不良反应时,可选择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或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症状。近期该病治疗手段进展迅速,多种螺内酯替代药物包括醛固酮合酶抑制剂、依普利酮等相继出现。本文就目前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蔡剑飞
王卫庆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依普利酮
螺内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