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锋
- 作品数:47 被引量:3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快速风险评估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H7N9禽流感疫情并开展快速风险监测评估,为做好应急准备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检活禽市场禽类和外环境,并调查活禽市场档口及从业人员防护情况。对野鸟(候鸟)栖息地鸟粪进行采样和访谈工作人员。整理分析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数据和开展重症肺炎监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标本H7N9亚型及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共采集广州市12个区(县)13家活禽市场49个档口相关标本300份,均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1份砧板拭子检出H5亚型核酸阳性,阳性率为0.33%;4份标本(鸡笼、鸭笼、砧板、鸽笼)检出H9亚型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33%。近1个月未发现病、死禽(鸟)和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从业人员。21.2%(7/33)档口销售活禽未分“三间式”(售卖、屠宰、存栏);10.3%(4/39)的档口〉4d才清洁笼具;现场宰杀禽类时仅3.7%(2/54)从业人员戴口罩,40.7%(22/54)戴手套。102份鸟粪采样均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疾病监测系统近2个月未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4月3—17日全市共上报重症肺炎病例26例,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均阴性。结论根据禽类环境标本实验室检测、人群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和重症肺炎排查,以及市场相关人员防护水平等调查结果,判断广州市于4月初暂无H7N9禽流感疫情,但由于活禽市场对禽流感防控措施和从业人员防范意识不足,仍存在出现病例的风险。
- 袁俊狄飚马晓薇刘建平陈艺韵李魁彪刘于飞肖新才蔡文锋刘艳慧杨智聪王鸣
- 关键词:风险评估
- 广州市2012—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广州市2012—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1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62起,发病64194例,罹患率为0.03%,年平均罹患率呈上升趋势(χ^(2)=253868.11,P<0.0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共3209起,占98.3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排名前5的病种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登革热、水痘和手足口病。广州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均罹患率分别为0.13%、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502.08,P<0.001);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共发生460起,占14.10%。结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需重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在疫情高峰期加强学校的传染病防治。
- 黄蕾蕾王大虎黄晓彤代伯峰殷尚辉吴琦琳蔡文锋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
- 广州市居民新发传染病认知需求调查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新发传染病认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政府的相关健康教育和促进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样本量公式计算,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曾经拨打12320热线的电话号码中抽取1000名受访者,了解其对新发传染病认知的需求情况。结果完成有效问卷801份。仅有19.98%的受访者表示不关心新发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居住时间"、"文化程度"、"获取信息途径数量"是受访人员是否关心新发传染病的影响因素(P均<0.05)。获取途径前5项为:电视、APP推送、公众号、微博、朋友圈。结论广州市居民对新发传染病有认知需求。应针对人群特点,选取相适宜的健康传播途径开展宣传与干预。
- 刘维斯马晓薇蔡文锋陈嘉敏攸小瑾
-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健康教育信息传播
- 广州市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2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以及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病例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探讨2种疾病的流行特征、相关指标异同的原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种传染病在广州市流行期间确诊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分类、活动史、接触史、家庭成员接触及发病情况,对2种疾病的时间特征、职业特征、年龄特征以及其他关键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发病数、构成比(%)、均数、中位数、粗病死率等。结果SARS纳入研究1072例,报告重症353例,发生率为30.13%;报告死亡43例,病死率为4.01%;平均年龄38岁;医务人员病例占26.31%;从首次报告到持续零报间隔129 d。COVID-19纳入研究346例,报告重症病例58例,发生率为16.76%;报告死亡1例,病死率为0.29%;平均年龄46岁,未发生医务人员院感事件;从首次报告到持续零报间隔35 d。结论广州市对COVID-19的防控效果优于SARS,应急响应的措施值得评价和总结。
- 李雪秋蔡文锋黄丽芬陈纯刘于飞张周斌袁俊李铁钢王鸣
- 关键词: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防控效果
- 无人机喷洒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对白纹伊蚊杀灭效果现场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应用无人机对白纹伊蚊成蚊及幼虫进行药物喷洒处置,观察施药前后白纹伊蚊成蚊及幼虫致死数量的变化,计算蚊虫杀灭率,评估采用无人机喷洒常用杀虫剂防制白纹伊蚊的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无人机喷洒药物24 h成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三组不同药物浓度试验组在施药6、12、24 h对成蚊杀灭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药物浓度组施药6、12、24 h不同时间点之间相比较,三组药物浓度对成蚊杀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无人机喷洒药物24 h幼虫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三组不同药物浓度试验组在施药6、12、24 h对幼虫杀灭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5%浓度与6.0%浓度在3个时间点对幼虫的杀灭率均有差异,而1.5%与3.0%药物浓度、3.0%与6.0%药物浓度则无差异。施药6、12、24 h不同时间点之间相比较,三组药物浓度对幼虫杀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洒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可有效杀灭白纹伊蚊,这为登革热疫情暴发时针对环境复杂、人员喷洒无法深入作业的外环境进行蚊媒杀灭应急处置提供了新的有效技术手段,可有效提升现场蚊媒灭杀的效果和效率。
- 张嘉鹏李晓宁凌远理刘青连许南瑜蔡文锋孙超丰夏芳芳潘捷云罗雷
- 关键词:白纹伊蚊灭蚊效果
- 广州市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市2009年5月~7月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特点,评估防控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个案调查结合口岸检疫情况调查的方法。结果广州市2009年5月18日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输入性病例。5月~7月共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173例,其中输入性病例76例(43.9%)。输入性病例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龄为6个月~71岁,平均23.4岁,中位数为21岁,29岁以下占72.4%。病例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1例(27.6%)、澳大利亚16例(21.1%)。入境交通工具为飞机54例(71.1%)、火车15例(19.7%)。有72.4%(55/76)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发现;23.7%(18/76)自行就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中有46例为散发病例,输入性暴发疫情14起,涉及30例。79.2%(42/53)的病例病前7 d内到过疫区或来自疫区。临床表现以发热(≥37.3℃)(94.3%)、咳嗽(58.5%)、咽痛(49.1%)为主,11.3%的病例出现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期广州市各口岸共查验入境人数816 431人,其中84.4%的人来自甲型H1N1流感发生国家和地区,共检出964人(0.1%)发热(≥37.3℃)并全部送医院诊治,286人留验,101 834人送往指定的医学观察点留观。结论广州市2009年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病例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临床症状较轻,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少数有消化道症状;输入性病例中超过半数由出入境检疫发现。
- 沈纪川刘于飞毛新武李海麟谢朝军袁俊蔡文锋刘建平王鸣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方法
- 广州市锥蝽侵害及叮咬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并分析广州市锥蝽分布情况、被锥蝽叮咬的散在案例的具体状况以及美洲锥虫病感染状况。方法在广州各区对锥蝽进行调查,采集虫体,对采集到的疑似昆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对被锥蝽叮咬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用快速检测试剂和ELISA方法检测美洲锥虫病抗体。结果在广州11个区中,有10个区采集到锥蝽,共184只,其中成虫135只(雌∶雄为56∶79),若虫49只;经形态学鉴定,均为红带锥蝽;此次调查中,发现11个区均有被叮咬者,共46人(男∶女为26∶20),农村地区有27例;被叮咬者中出现较为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者为5人,占10.9%;被叮咬者中对锥蝽的知晓率为23.9%。叮咬大多为偶发,均为锥蝽自行飞入房中进行;对被叮咬者血清检测美洲锥虫病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锥蝽在广州分布广泛,叮咬事件时有发生,需进行环境改造,加强卫生管理,清除其孳生地;群众对于锥蝽有关知识了解不足,需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主动防护意识;对于可疑的美洲锥虫病携带者进行筛查是防止美洲锥虫病入侵中国的重要措施。
- 徐建敏陈守义魏跃红蔡文锋刘维斯李大鹏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建设现况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最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 魏跃红吴德平蔡文锋许信红
- 关键词:疾控机构
- 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使用者埃博拉认知现状与需求的调查
- 2020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埃博拉事件的认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政府的相关新发传染病风险沟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曾经拨打12320热线的电话号码中抽取1000名受访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电话调查。结果完成有效问卷801份,应答率为80.1%。曾听说埃博拉事件的受访者占67.92%(544/803)。仅19.98%的受访者表示不关心全球传染病事件。"文化程度"、"月收入"、"获取信息途径数量"是受访人员是否关心埃博拉事件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其中"文化程度是本科及以上"、"月收入5000元以上"、"获取信息途径数量3条"分别是"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以下"、"月收入4999元以下""获取信息途径数量1条以下"的受访者的2.241、1.542、3.091倍(G文化程度=17.578,G月收入=4.242,G获取途径=31.276,P<0.05)。获取途径前5项为:电视、APP推送、公众号、微博、朋友圈。结论拨打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的居民对埃博拉事件有认知需求。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以互联网+为主,应针对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结合其需求,以互联网+手段为基础,选取相适宜的健康传播途径开展宣传与干预。
- 刘维斯马晓薇蔡文锋陈嘉敏攸小瑾
- 关键词:埃博拉互联网
- 大气污染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广州市大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2019年AHC发病数据和同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10、一氧化碳、臭氧(O3)和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以及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因素资料,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2017—2019年广州市累计报告AHC病例47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3与AHC发病呈正相关(RR=1.002,95%CI:1.000~1.004);日平均O3达到366μg/m^(3)时,AHC的RR值最大,为1.404。结论大气污染的各类因素对AHC发病影响各有差异,O3是影响AHC发病的主要大气污染因素。
- 陈纯李意兰蒋琴琴施洁李美霞陆剑云景钦隆蔡文锋
- 关键词:气象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