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蔺扬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通透性
  • 3篇屏障通透性
  • 2篇血肿
  • 2篇血肿瘤
  • 2篇血肿瘤屏障
  • 2篇肿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脑屏障通透...
  • 1篇人脑
  • 1篇人脑胶质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转运
  • 1篇细菌外毒素
  • 1篇脑胶质瘤
  • 1篇脑屏障
  • 1篇基因
  • 1篇胶质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蔺扬
  • 2篇薛一雪
  • 1篇马腾
  • 1篇刘丽波
  • 1篇葛菲菲
  • 1篇马珺
  • 1篇王萍

传媒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iR-200c调控RhoA基因表达介导RMP7增加血肿瘤屏障通透性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miR-200c调控Ras基因家族成员A(RhoA)表达介导RMP7增加血肿瘤屏障(BTB)通透性的机制。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RMP7作用BTB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ECs)miR-200c的表达;应用miR-200c模拟物和miR-200c抑制物分别转染GECs(ECs和U87脑胶质瘤细胞共培养的细胞),测量跨内皮阻抗值(TEER)、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渗漏量,分析BTB通透性;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A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GECs中RhoA表达和分布;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00c转录后水平调控RhoA机制。结果 RMP7作用GECs后,使GECs内源性miR-200c表达显著降低;miR-200c模拟物和miR-200c抑制物成功转染到GECs中;miR-200c模拟物显著抑制RMP7诱导TEER值的降低、HRP的升高;miR-200c模拟物显著减少RhoA的表达,促使RhoA在GECs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布减少;miR-200c模拟物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RhoA基因表达。miR-200c抑制物与miR-200c模拟物实验结果相反。结论 miR-200c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RhoA表达,介导RMP7增加血肿瘤屏障通透性机制。
马腾刘丽波蔺扬马珺薛一雪
关键词:MIR-200C血肿瘤屏障
人脑胶质瘤白喉毒素受体表达水平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的探讨
人脑胶质瘤是一种恶性度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术后的化疗是目前治疗胶质瘤必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胶质瘤毛细血管形成的血肿瘤屏障的存在,选择性地转运化疗药物到达脑肿瘤组织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经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蔺扬
关键词:脑胶质瘤蛋白表达病理级别
文献传递
CRM197对豚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白喉毒素的无毒突变体CRM197对豚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给予豚鼠不同浓度的CRM197后,采用伊文氏兰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给予示踪剂伊文氏兰和荧光素钠后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中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等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给予CRM197浓度的增加,血脑屏障对伊文氏兰的通透性逐渐增大,其中100,300,500μg/kgCRM197剂量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予300μg/kgCRM197后30min,未见有伊文氏兰-白蛋白渗漏到脑血管外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的CRM197作用后30min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无明显改变,随着CRM197浓度的增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吞饮小泡的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未见紧密连接明显开放。结论CRM197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其机制主要与胞吞转运增加有关,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不受影响。
王萍蔺扬葛菲菲薛一雪
关键词:血脑屏障通透性
白喉毒素截短体DT270-326对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其侵袭性强,预后差。血肿瘤屏障(blood-tumor barrier, BTB)是脑胶质微血管内皮细胞(glioma microvascularendothelial ...
蔺扬
关键词:血肿瘤屏障细菌外毒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