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菲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血脂
  • 1篇血脂代谢
  • 1篇血脂代谢紊乱
  • 1篇血脂水平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脂代谢
  • 1篇脂代谢紊乱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糖耐量
  • 1篇糖耐量异常
  • 1篇糖尿病周围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中医
  • 1篇中医疗法

机构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3篇薛菲
  • 2篇陈晓雯
  • 1篇何勇
  • 1篇刘怀珍
  • 1篇孟海雷
  • 1篇杨春青
  • 1篇李廷振
  • 1篇李居一
  • 1篇李玲
  • 1篇陈瑜瑜
  • 1篇吴守峰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新中医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7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整作用。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饮食控制,并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等)的基础上加服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痹颗粒,3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DA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对改善DP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显著疗效。
陈晓雯薛菲李廷振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
复方健胰胶囊干预糖耐量异常临床研究
2011年
糖耐量减低(IGT)是指血糖水平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是糖尿病发病前的“亚健康状态”,大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前经历此阶段。在该阶段就已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缺陷,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因此,干预控制IGT就是控制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笔者以复方健胰胶囊对IGT患者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杨春青陈晓雯薛菲陈瑜瑜何勇李玲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中医疗法
健脾消脂汤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健脾消脂汤对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消脂汤,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1%,对照组为55.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FPG、P2hBG、HbA1c、IR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IRI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TG、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HDL-C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脂汤能改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并并显著改善整体证候。
刘怀珍李居一薛菲孟海雷吴守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